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淑芬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化石
  • 1篇早寒武世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中奥陶世
  • 1篇微古植物
  • 1篇微古植物群
  • 1篇化石群
  • 1篇高于庄组
  • 1篇古植物
  • 1篇古植物群
  • 1篇寒武世
  • 1篇奥陶世
  • 1篇白云鄂博
  • 1篇白云鄂博群
  • 1篇长城系
  • 1篇MA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4篇孙淑芬
  • 1篇牛绍武
  • 1篇刘永顺
  • 1篇张鹏远

传媒

  • 2篇地质通报
  • 1篇“十五”重要...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6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华北宽城长城系常州沟组(1800 Ma)多细胞藻类化石群的新发现
<正>多细胞生物(后生植物和后生动物)的出现是前寒武纪生命演化史上继单细胞真核生物出现之后的又一个重大事件。因此,最古老的多细胞生物的发现也是认识地球生命早期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华北燕山地区的长城系中,继以大量叶状碳质...
朱士兴孙淑芬黄学光
文献传递
多门类化石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群中的发现与宽沟群的建立被引量:5
2016年
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稀有-稀土铁矿床,关于其时代归属尚存分歧。在都拉哈拉组(H3)与尖山组(H5)发现丰富的早寒武世微古植物化石,在尖山组(H5)硅质岩中发现早寒武世小壳化石,在哈拉霍疙特组(H8)确认了奥陶纪床板珊瑚的存在(包括块状群体与丛状群体),并首次发现大型古钵海绵化石与遗迹化石,在比鲁特组(H10)鲍玛序列中发现遗迹化石。初步确认,内蒙古商都地区三足化石(腕足类、头足类与腹足类)的层位可能为呼吉尔图组(或哈拉霍疙特组)。多门类化石的发现与确认,为重新认识白云鄂博超大型稀有-稀土铁矿床含矿地层时代提供了确凿的古生物化石证据,也为重新认识白云鄂博超大型稀有-稀土铁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地层学与大地构造学意义。根据多门类古生物化石组合与时代,将原白云鄂博群下部(H1-5)重新厘定为狭义的白云鄂博群,时代为早寒武世;原白云鄂博群上部(H6-15)重新命名为宽沟群,时代为早—中奥陶世,其间的假整合可能就是吉—黑地区的兴凯运动面。重新厘定的白云鄂博群与宽沟群一并划归天山-兴安地层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分区,它是天山-兴安古生代海槽的一部分,并为海槽最南端的一个加里东褶皱带。
牛绍武张鹏远孙淑芬刘永顺
关键词:白云鄂博群早寒武世化石
华北长城系中的多细胞藻类化石——Laminarites
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研究中,作者多年来积累了大量资料,尤其是,近年来在这方面研究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华北宽城地区常州沟组首次发现的碳质压型化石及其多细胞组织。为进一步证实在长城系早期存在多细胞生物的客观性,我们又从另外...
孙淑芬朱士兴黄学光
文献传递
河北宽城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微古植物群
2015年
通过对河北宽城地区高于庄组微古植物进行系统采样,利用化学浸解法,获得了大量微古植物信息,在80件样品中发现微古植物个体5000余粒,共鉴定出41属108种(含1个新属,9个新种,38个未定种),其中包括丰富的多细胞植物化石及其碎片。根据微古植物化石的分布和特征,划分出4个化石组合。与下伏长城系微古植物相比,高于庄组微古植物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微古植物的发现为地球早期生物演化、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生物成矿和成油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刘欢孙淑芬朱士兴
关键词:微古植物群高于庄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