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平
- 作品数:17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合金钢、无缝钢管及其制作方法、钻井隔水管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金钢、无缝钢管及其制作方法、钻井隔水管,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合金钢包括:Fe、C、Si、Mn、Cr、Mo、Ni、Nb、P、S和Al;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为:0.06%≤C≤0.12%,0.20%≤S...
- 黄电源田研谢凯意王建华卓钊周正平昝启飞郭胜
- 文献传递
- 80ksi钢级抗硫化氢应力腐蚀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 80ksi钢级抗硫化氢应力腐蚀无缝管及其制造方法,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18~0.24%,Si=0.20~0.50%,Mn=0.80~1.20%,P≤0.020%,S≤0.010%,B=0.001~0.005%...
- 王建华吴光辉李端正周旋邹喜洋张国胜赵映辉卓钊周正平
- 一种大口径薄壁X60N钢级管线用管的生产方法
- 一种大口径薄壁X60N钢级管线用管的生产方法,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组成为C=0.18~0.22,Si=0.33~0.43,Mn=1.35~1.65,V=0.08~0.10,Nb=0.030~0.050,Al=0.015~...
- 王建华赵映辉卓钊李端正邹喜洋周正平郭胜周旋张锤贵程向龙
- 芯棒限动速度对荒管尺寸精度影响的有限元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针对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荒管尺寸精度控制问题,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SuperForm开展三维模拟,研究芯棒限动速度与荒管尺寸精度及芯棒轴向力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芯棒速度是影响孔型内金属不均匀变形和机架间张/推力的重要因素,提高芯棒速度,荒管尺寸精度和机架间张/推力水平明显改善,但增大了芯棒轴向力。实际生产中,选择芯棒速度时,要综合考虑芯棒轴向力与荒管尺寸精度。
- 周正平
- 关键词:荒管连轧尺寸精度
- 双金属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备管坯:取方管作为外层方管,取圆管作为内层圆管;装配:将外层方管套在内层圆管外周,将芯棒插入内层圆管内,将抽气管插入外层方管R角与内层圆管之间的间隙内,得到装配管...
- 赵映辉何航宋光鑫张敏赵健明朱林肖松良李飞卓钊周正平沈枫林
- 管线用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线用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管线用无缝钢管包含:C:0.06%~0.12%,Si:0.10%~0.45%,Mn:1.35%~1.65%,Cr:0.12%~0.25%,Mo:0.15%~0.25%,...
- 王建华谢凯意宋光鑫邹喜洋卓钊周正平昝启飞李端正郭胜夏文斌
- 文献传递
- N80Q油管皮下孔洞和表面裂纹产生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为找出Φ88.90 mm×6.45 mm规格N80Q平端不加厚油管外表面纵向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该油管外表面缺陷的宏观形貌、微观形貌以及电子能谱照片。试验结果表明:该油管皮下孔洞和表面裂纹缺陷分别是由坯料内的非金属夹杂物和外表面缺陷(表面网状裂纹或皮下裂纹)所产生。
- 周正平
- 关键词:非金属夹杂物
- Φ180 mm PQF连轧管机组125 mm孔型的设计与开发被引量:4
- 2018年
- 为扩大产品规格范围,在Φ180 mm PQF连轧管机组原有孔型的基础上,设计开发125 mm新孔型。以生产Φ73 mm×4.0 mm无缝钢管为例,介绍产品的穿孔、连轧、定(减)径机125 mm孔型的设计与开发,描述125 mm新孔型的设计思路、开发过程及试生产情况。生产结果表明:125 mm孔型设计合理,且产品表面质量良好、壁厚精度高;125 mm孔型的成功开发,使Φ180 mm PQF连轧管机组的产品规格范围下限由Φ114 mm×4.0mm扩展至Φ73 mm×4.0 mm。
- 卓钊昝启飞王芳波黄电源周正平
- 关键词:无缝钢管PQF连轧管机
- 无缝钢管的组织变化对其淬透性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机测定高强韧性钢种HG05调质态无缝钢管的静态CCT曲线,制定钢的临界淬火冷却速度,并取样分析HG05热成形无缝钢管的外中内层均为贝氏体和铁素体组织,铁素体组织变化较大,中间层铁素体尺寸最大,平均约为10μm;内层铁素体体积分数最多,约为12.4%。以调质态钢临界淬火冷却速度对热成形钢管外中内层进行热模拟淬火,得到未完全淬透组织。调质组织均匀,加热奥氏体形核核心少,热模拟加热后奥氏体晶粒大,临界淬火冷却速度为20℃/s,而热成形组织的临界淬火冷却速度要大。
- 李东远吴光辉周正平周勇宋述鹏吴润
- 关键词:无缝钢管金相组织淬透性
- 试验夹具及拉伸试验机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试验夹具及拉伸试验机。试验夹具包括用于夹持样件的夹持部,夹持部具有固定端和两个夹持端,夹持端上设有相连通的至少两个夹持槽,沿夹持部的中心线方向,自固定端至夹持端,至少两个夹持槽的内径逐渐减小。本实用新...
- 昝启飞周正平郭胜王建华卓钊杨宝齐李端正周旋蒋炎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