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阳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环境中氨基脲消解规律及对斑点叉尾鮰残留评估被引量:5
- 2013年
- 为研究环境中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在池塘和鱼体中的蓄积消解规律,采用全池泼洒呋喃西林的给药方式,采集环境(水样和底泥)和斑点叉尾鮰组织(皮肤和肌肉)样品,采样工作持续1年,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ESI/MS/MS)法对样品中SEM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体中SEM初始阶段具有较高的消除速率,随后消除速率趋于平缓,并维持较长时间,底泥中SEM浓度随时间呈非线性下降;实验前5d,鱼皮中SEM出现了短暂蓄积后随时间呈线性下降,肌肉中SEM消除规律与水体中相似;水体、肌肉和鱼皮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7、2.09、2.42d,水环境与斑点叉尾鮰组织中SEM浓度值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至实验结束时,水体中和鱼体内氨基脲最终降至低于检出限(0.5μg·kg-1),底泥中氨基脲仍高于检出限;斑点叉尾鮰体内氨基脲含量与水环境密切相关,但鱼体中SEM并未出现明显富集。
- 索纹纹刘永涛艾晓辉杨秋红吕思阳沈丹怡
- 关键词:养殖环境斑点叉尾鮰氨基脲蓄积
- 喹烯酮在草鱼血浆中蛋白结合率的测定被引量:6
- 2014年
- 为了研究喹烯酮(Quinocetone,QCT)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血浆蛋白的结合情况,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法测定透析袋两侧溶液中喹烯酮的质量浓度,计算QCT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血浆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净化。采用ACQUITY UPLC BHE C18分离柱,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为0.3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20 nm。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5~3.0μg/mL,相关指数r2≥0.998。添加水平为0.05、0.1、0.2μg/mL时,平均回收率75%~90%,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5%。结果显示:QCT在质量浓度为0.05、0.2、1μg/mL时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1.40±0.80)%、(79.60±0.80)%、(80.54±0.30)%,达到平衡的时间为36 h。喹烯酮的血浆蛋白结合无浓度依赖性,且具有高强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 赵凤刘永涛胥宁杨秋红吕思阳艾晓辉
- 关键词:喹烯酮血浆蛋白结合率
- 市售氯硝柳胺在斑点叉尾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研究氯硝柳胺在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lus)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在静水条件下经安全性试验确定安全浓度后,直接对水族箱泼洒25%氯硝柳胺乙醇胺盐(NES)粉剂后采集斑点叉尾皮肤、肌肉和水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ESI/MS/MS)测定样品中氯硝柳胺的浓度,结果表明,静水条件下25%氯硝柳胺乙醇胺对斑点叉尾的安全浓度为0.113 mg/kg;养殖水环境中氯硝柳胺能快速消解,实验第2天即低于1μg/L,并呈无规律性持续较长时间;用药24 h内,氯硝柳胺在鱼体肌肉和鱼皮中具有较强的蓄积能力,但48 h后,其在鱼皮和肌肉中呈现快速消除至较低浓度,但后期消除缓慢,并会持续一定时间;氯硝柳胺(NIC)在斑点叉尾肌肉和鱼皮中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0.66和9.24 d,显著大于在水体中的消除半衷期。
- 索纹纹刘永涛艾晓辉吕思阳杨秋红余少梅
- 关键词:氯硝柳胺消解
- 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在斑点叉尾体内及养殖环境中的消解规律被引量:6
- 2013年
- 研究了以全池泼洒的投药方式,孔雀石绿(MG)(池塘中MG的理论浓度为1 mg/L)及其主要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LMG)在斑点叉尾(Ietalurus punetaus)肌肉和皮肤以及养殖水体和底泥中的残留消除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分析MG及其代谢物LMG在斑点叉尾体内及环境中的浓度水平。结果显示:肌肉、皮肤中MG于用药后第1天最高浓度分别为:(42.77±5.26)μg/kg和(6.36±0.11)μg/kg,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57.76 d、31.51 d;皮肤和肌肉中LMG分别在用药后第3天和第1天达到最高(502.27±20.43)μg/kg和(125.26±12.76)μg/kg,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33.01 d、38.51 d。这表明MG在斑点叉尾体内会迅速转化为LMG,且LMG残留在皮肤中的浓度大于肌肉中的浓度。养殖环境底泥中同时存在MG和LMG,以LMG为主,并且LMG呈现蓄积的趋势,在第360天出现最高浓度(5.92±1.23)μg/kg;水体中MG最高浓度出现在第1天,为(46.44±7.39)μg/L,随后急剧降至1μg/L左右,水体中几乎不存在LMG。
- 杨秋红刘永涛艾晓辉王群宋怿索纹纹吕思阳
- 关键词:养殖环境
- 甲苯咪唑在团头鲂体内主要代谢物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为了确定甲苯咪唑在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体内主要代谢产物,实验用1 mg/L甲苯咪唑水溶液浸泡团头鲂,分别在浸泡后1、2、4、8、12和24 h,分别采集肝脏、肌肉、胆汁和血液,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HPLC-MS-MS)定量和标准品比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甲苯咪唑(MBZ)在团头鲂体内所占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羟基甲苯咪唑(MBZ-OH)和氨基甲苯咪唑(MBZ-NH4)逐渐升高。MBZ-OH和MBZ-NH4百分比都占到总残留的10%以上,二者为主要代谢产物,应作为残留检测的主要监控目标。
- 胥宁刘永涛艾晓辉赵凤杨秋红吕思阳
- 关键词:甲苯咪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