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珂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哲学
  • 1篇单向度
  • 1篇道德经
  • 1篇帝国主义论
  • 1篇新唯物主义
  • 1篇信任
  • 1篇休谟
  • 1篇叙事
  • 1篇以弱胜强
  • 1篇异化
  • 1篇语境
  • 1篇语境分析
  • 1篇原子论
  • 1篇哲学批判
  • 1篇政治哲学
  • 1篇萨特
  • 1篇释读
  • 1篇偶然
  • 1篇偶然性
  • 1篇谱系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京政治学院

作者

  • 7篇刘珂
  • 1篇朱彦振

传媒

  • 3篇武陵学刊
  • 1篇南海学刊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西部学刊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无产阶级革命的双重危机及当代启示——纪念《帝国主义论》发表100周年
2016年
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提出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垄断"等命题,阐明了帝国主义背景下阶级矛盾激化的现状,分析了无产阶级内部存在的"放弃阶级斗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双重危机,揭示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指明了方向。随着社会实践的推进,"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如何认识《帝国主义论》的伟大意义,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继承和发展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思想为我们完成"十三五"计划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刘珂
关键词:《帝国主义论》无产阶级革命政治哲学
《单向度的人》的现象学批判
2014年
《单向度的人》除了表现出对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尖锐的外在批判外,更重要的乃是其所展现出的内在批判。这一内在批判反映在马尔库塞的现象学方法之三个层面的运用上,一是对批判之元方法意义上的批判,二是对高度发达工业社会所采纳的"在世—存在"之观察视角,三是对技术控制的现象学还原。这种现象学方法的分析有助于理解马尔库塞"批判"哲学的意义及其对"此在"本身的揭示。
刘珂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信任”理念的嬗变——休谟、马克思、吉登斯的信任谱系被引量:6
2016年
信任理念历经嬗变由传统信任走向现代信任。早在启蒙时代,休谟就以"社会化理性"为基础规划出基于"符号系统"的传统信任模型;马克思则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问题的批判中揭示出现代性背景下传统信任理念的失败;吉登斯为重建社会信任,在马克思社会批判基础上,以现象学方法重构现代意义上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现代信任理念。于是,从休谟到马克思再到吉登斯就在哲学意义上展现了一部信任理念的发展史。
刘珂
关键词:异化
存在主义的启蒙叙事——对萨特《苍蝇》的启蒙释读被引量:1
2016年
在二战中法国被德国占领的特殊背景下,萨特借助戏剧《苍蝇》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政治批判,完成了对近代理性的清算,以存在主义的方法将启蒙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领域。借助介入文学的创作形式和与读者的共谋互动,萨特颠覆了俄瑞斯忒斯弑母的传统叙事,以此为基础萨特对启蒙的主体、客体进行了重构,希望唤醒人们对当下境遇的觉察,并进而反抗法西斯的暴政。理想层面的自由追求和现实层面的政治目的,成为《苍蝇》这部作品的两条重要线索,共同编织着存在主义启蒙观对内在自由的召唤。
刘珂
关键词:存在主义启蒙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定位问题及语境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度被认为是马克思完成两个转变的重要作品,而今天的研究者则大多否认了这一看法。这两种观点究竟哪一种更加科学,需要重新回到文本来判断。事实上,列宁从来没有断言马克思在《导言》中完成了两个转变,但是他的表达却暗示了《导言》所包含的革命实践的政治倾向,正是这一倾向导致了人们的误解和争论。因此反思1914年的列宁和1844年的马克思思想的关联,解决两种定位的误差,对重估《导言》的理论价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刘珂朱彦振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新唯物主义”萌芽
2016年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为数不多的以古希腊自然哲学史为主题的研究作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已经呈现了其新唯物主义思想的端倪。《博士论文》重点探讨了古希腊的两位哲学家自然哲学的的差异,通过对特殊问题的考察,探寻希腊哲学走向暗淡命运的普遍性原因,借此达到挽救德国古典哲学的现实性目的。在澄清前人对伊壁鸠鲁误解的基础上,批判了唯心史观,从形而上学、知识论及伦理学这三个角度阐明了伊壁鸠鲁对古希腊唯物主义的创新与超越,在内容和方法上展现出新唯物主义的萌芽。
刘珂
关键词:感性直观唯心史观原子论偶然性
卮言句式析解下的“以弱胜强”——《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兵法思想解读
2015年
在《道德经》中,第六十七章以层层递进的句式结构,推演出哀兵必胜的结论,是对"以弱胜强"的具体阐释。句式分析法,扬弃掉单向度的线性理解模式,将多重句式统合为多维整体性的解读结构,开启了由形式至内容的解读之道。"以弱胜强"是借助弱来引导对立态势的形成,并以情感意义上的"哀"来实现强弱对比的逆转,而"哀"只有在动态成"势"的战略视角下,才成为"以弱胜强"的构成性要素。
刘珂
关键词:《道德经》卮言句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