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燮
- 作品数:33 被引量:814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我国老年人居家跌倒风险自评量表的初步研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制适用于我国社区老年人的跌倒风险自评量表,为跌倒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适合国情和方便实用的评估工具。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参考国内外现有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初步筛选出符合国内老年人特点的跌倒风险因素,形成初步量表条目,应用Delphi专家函询法进行指标筛选及重要性评分。结果:三轮专家函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96.55%和86.21%;有效修改建议率分别为75.86%、42.86%和24.00%。三轮函询的Cr均为0.894。从第一轮到第三轮专家函询,一级指标的Kendall’W增加到0.322(P<0.001);二级指标的Kendall’W增加到0.411(P<0.001)。最终确定5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专家对各项指标意见趋于一致。结论:本研究研制的老年人居家跌倒风险自评量表专家意见协调系数高。进一步研究将对该量表的条目进行分析及筛选,并在社区老年人中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
- 王志灼谷莉周谋望杨延砚戴宏乐刘小燮
-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风险德尔菲法
- 2016年度全国脊髓损伤康复医疗质量控制调查报告被引量:32
- 2018年
- 目的:调查我国脊髓损伤康复医疗质量控制情况,了解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现状。方法:对2016年度国家康复医学质控中心全国质控哨点医院的脊髓损伤康复治疗10项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医院共117家,2016年度脊髓损伤康复住院患者6831人次,男女比例为3.15∶1。脊髓损伤高发年龄为46—60岁,占34.75%。脊髓损伤常见损伤原因为跌落/跌倒和交通事故,分别占33.60%和32.85%。损伤部位:四肢瘫患者占40.33%,截瘫患者占58.44%。损伤程度: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占32.97%,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占63.54%。对不同类型级别医院进行比较,委属委管医院年住院患者中位数是75人次,三级公立医院30人次,二级公立14人次,民营综合8人次;平均住院日:委属委管医院脊髓损伤康复患者23.74天,三级公立医院33.36天,二级公立医院61.21天,民营综合医院76.19天。按照不同地区比较,东部地区医院年住院患者中位数35人次,中部地区37人次,西部地区21人次;东部地区医院患者平均住院日38.42天,中部地区32.29天,西部地区44.7天。2016年脊髓损伤康复患者医嘱转院和医嘱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比例为6.31%。结论:各地区、各级医疗机构脊髓损伤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及资源分布不均,转诊不顺畅,应争取尽快建立康复医学专业医联体,完善三级康复医疗网络。
- 张娜周谋望刘楠刘小燮张元鸣飞
-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
- 脊髓损伤后脑的结构改变与功能重塑被引量:8
- 2021年
-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灾难性疾病,WHO估计每年约有25万至50万人发生脊髓损伤,我国脊髓损伤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1—2]。人们进行了大量脊髓损伤相关研究,20年来,全球针对脊髓损伤康复的相关研究也呈逐年增长[3],既往研究者所关注的仍然主要是脊髓,尤其是损伤局部所发生的改变。
- 刘小燮周谋望
- 关键词:脊髓损伤灾难性疾病发病率
- 一种智能鞋垫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鞋垫,所述鞋垫本体的上部中心位置设置压力传感器一,所述鞋垫本体的下部中心位置设置压力传感器二,所述压力传感器一和压力传感器二均通过电性数据线连接FPC线体接收装置,所述FPC线体接收装置利用无线传...
- 刘小燮周谋望谢欲晓刘楠杨延砚毛智
- 文献传递
- 我国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重点病种康复评定开展情况调查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调查目前我国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重点病种康复评定开展情况,为进一步制定住院重点病种康复评定规范奠定基础。方法:制定康复医学科住院重点病种康复评定开展情况调查表,通过各省级康复医学质控中心发放至各地有代表性的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填写,对各省上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计算每个康复评定方法在全国开展的比例,定义为开展此项康复评定的医院数量占调查医院总数的比例,同时比较全国不同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开展比例上的差异。结果:纳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计354家三级综合医院,6个住院重点病种相关康复评定开展比例如下:①脑卒中相关评定: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92.7%、洼田饮水试验84.5%、认知功能障碍筛查81.1%、Fugl-Meyer评定法67.8%、Frenchay构音障碍评估59.9%、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57.9%、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3.1%、上田敏偏瘫上下肢功能评价39.3%等;②脊髓损伤相关评定: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75.7%、压疮Braden评分70.3%、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评定43.8%、脊髓损伤后残存自主神经功能评定28.5%等;③脑外伤相关评定:格拉斯哥昏迷量表83.6%、RLA认知功能水平量表41.0%、残疾分级量表28.2%等;④脊柱关节退行性疾病相关评定:JOA腰背痛评分50.3%、Harris髋关节评分47.7%、HSS膝关节评分46.3%、颈椎功能障碍指数37.6%、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35.0%、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33.3%等;⑤骨折与运动损伤术后相关评定:HSS膝关节评分52.8%、Harris髋关节评分51.1%、HSS肘关节评定39.0%、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29.4%、膝关节Lysholm评分28.2%;⑥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相关评定:Harris髋关节评分58.2%、HSS膝关节评分56.8%、膝关节Lysholm评分31.6%;⑦通用康复评定:Bobath三级平衡检查83.1%、改良Barthel指数81.4%、Berg平衡量表78.5%、疼痛评定(VA
- 张娜周谋望杨延砚刘京宇张元鸣飞刘小燮
- 关键词:康复医学科康复评定
- 多病共存慢性病患者内脏康复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随着慢性病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增加,多病共存现象日益普遍。内脏康复是以运动为主的一种综合性干预手段,可以改善慢性病患者的脏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目前多病共存慢性病患者的内脏康复尚处于探索阶段。多病共存慢性病患者行内脏康复前需进行一系列评估,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模式构建以功能学分类为基础的内脏康复评估体系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多病共存慢性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制订需更加关注安全性、有效性和依从性,而最低限度标准化运动处方可能作为个性化运动处方的替代方案。
- 李丹肖卫忠韩庆烽刘小璇刘小燮杨振华
- 关键词:慢性病
- 2023年度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 2025年
- 目的从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服务结构、环节、结果指标等方面,分析2022年全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及康复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现状。方法本报告数据源自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2023年度调查共纳入全国7250家医疗机构的康复医疗质量相关数据,覆盖全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康复医院,以及中医、中西医结合综合医院。经过数据清洗,最终纳入3153家配置康复医学科病房的医院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在2023年度纳入调查的7250家综合医院中,仅3277家设置康复医学病房。综合医院中,56.46%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医师数、77.67%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康复治疗师数、51.18%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护士数未达到国家要求。尽管较2021年有所改善,但人才缺口依然显著。此外,综合医院骨科、神经内科病房、重症医学科病房的早期康复介入率分别为13.98%、20.82%和21.36%。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出院患者平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善率为77.69%,康复医院出院患者ADL改善率为66.78%。结论康复医学科病房配置及设施规模不足,康复服务人力资源短缺,康复服务与临床服务的融入欠缺,康复服务的效果与效率尚有提升空间等。建议扩大康复服务规模、完善学科建设;提高康复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将康复服务融入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临床康复指南和技术规范;构建康复医学信息平台等。
- 刘京宇杨延砚张元鸣飞刘小燮张娜张之良周谋望
- 关键词:康复医学
- 康复病历的内容结构与数据标准研究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阐明康复病历(包括电子病历)在康复医学临床实践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解析康复病历的结构、核心内容及数据标准,构建适用于康复医学的标准化病历数据架构和核心数据集,并探讨康复数据在绩效评估和支付结算中的应用。方法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的核心分类《国际疾病分类》(ICD-10/ICD-11)、《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 Beta-3),构建了康复病历的数据架构、核心内容和数据标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康复病案首页数据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和病例组合指数(Case Mix)等康复医疗统计和支付方式中的应用。结果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康复病历标准框架,涵盖患者基本信息、康复诊断、功能评估、康复治疗处方、阶段性评估及出院总结等关键架构。分析ICD-10/ICD-11、ICF和ICHI Beta-3等工具在病案术语、编码和评估领域的系统应用方法和数据标准。构建规范化的康复病历数据结构和数据标准可以显著提升基于病案首页的康复医疗数据报送质量,从而提升康复服务质量控制水平,有效地支持优化康复医保支付机制,并有助于建立基于DRG和DIP等康复医疗绩效评估与康复支付方法体系。结论康复病历的结构化和数据标准化是康复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系统地应用WHO-FICs分类标准,对标国家相关规范,构建标准化的康复病历架构与核心数据集,基于ICF方法标准化康复医疗流程,并开发基于ICD-11和ICF的康复评估工具、辅助诊断和治疗系统以及辅助术语、编码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康复病历质量,实现康复病历数据与其他医疗数据的互操作性和共享,从而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 杨亚茹邱卓英邱卓英王忠彦张萌吴士勇张萌刘小燮杨延砚曾斌刘小燮谢欲晓杨延砚郑洁皎曾斌周谋望杨剑谢欲晓许光旭辛晓佳郑洁皎张鸣生田益凡
- 关键词:国际疾病分类
- 康复电子病历数据标准化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康复领域电子病历的数据标准体系,聚焦康复电子病历的术语与编码标准、数据结构与重点内容。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健康信息互操作性标准(HL7)等相关组织发布的电子病历标准架构,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框架,基于《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并依据《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构建康复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和内容以及数据标准。结果康复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应严格遵守电子病历结构,分为临床文档、文档段、数据组和数据元四个层次,包含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干预信息和费用信息4大内容领域。康复电子病历在传统临床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与康复治疗相关的内容。WHO-FICs参考分类的应用为康复电子病历疾病和健康功能描述以及康复干预提供诊断标准、功能描述工具、编码工具和术语词表索引工具。研究详细说明了康复电子病历在4个主要类别的数据结构和内容范畴,细化了电子病历中康复内容的填报颗粒度,为康复电子病历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填报指导。结论康复电子病历的标准化对于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康复电子病历的发展必须以国家和国际标准为基础,在通用的电子病历数据结构和标准下,构建纳入疾病诊断、功能描述和评定以及康复干预等核心数据的康复电子病历数据体系,提升康复电子病历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 田益凡荀芳叶海燕刘叶张赢心杨亚茹王忠彦张萌张萌杨延砚刘小燮周谋望杨延砚许光旭曾斌周谋望叶祥明谢欲晓许光旭王一吉郑洁皎张鸣生
- 关键词:康复电子病历数据标准
- 康复门诊病历数据标准化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结构和标准,为提升康复门诊医疗质量、制定医保支付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依据《门(急)诊诊疗信息页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框架,确定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框架和数据内容,探讨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标准。结果构建了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框架,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过程信息、诊疗信息以及费用信息4项内容。通过应用WHO-FICs的参考分类ICD-10/ICD-11、ICF和ICHI Beta-3可以标准化制定康复门诊病历的诊断标准和术语,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功能描述和评估以及康复干预的编码,以提升康复门诊病历数据的上报质量,进而提升康复质量控制水平。结论康复门诊病历结构化和数据标准化是实现康复数据共享的基础。WHO-FICs分类标准用于康复门诊病历的疾病诊断、功能描述和评定以及干预等领域的术语和编码以及评估,为实现康复门诊数据的共享与互联互通以及优化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叶秦晴叶海燕田益凡张赢心杨亚茹王忠彦张萌张萌杨延砚刘小燮周谋望杨延砚许光旭曾斌周谋望叶祥明谢欲晓许光旭王一吉郑洁皎张鸣生
- 关键词:数据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