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2篇2型糖尿病患...
  • 2篇病患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心血管疾病关...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控制
  • 1篇血糖控制水平
  • 1篇药性分析
  • 1篇原菌分布
  • 1篇脂肪
  • 1篇身体成分
  • 1篇瘦体重

机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宝坻区...

作者

  • 3篇李代清
  • 3篇刘宇翔
  • 2篇王姗姗
  • 1篇刘尚莹
  • 1篇孟玲玲
  • 1篇张敏
  • 1篇李玉珠
  • 1篇朱楠楠
  • 1篇程康

传媒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并且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睡眠障碍影响心血管疾病患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586例,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根据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PSQI评分≥7分,n=240)和非睡眠障碍组(PSQI评分<7分,n=346)。采用糖基化终末产物检测仪(DiagnOpyics)根据荧光光谱测量系统测量AGEs。以心血管疾病是否患病(是=1,否=0)为因变量,分别以PSQI评分、AGEs水平为自变量,校正心血管疾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PSQI评分和AGEs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并行PSQI评分与AGEs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睡眠障碍组心血管疾病比例、AGEs和PSQI评分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均P<0.05)。PSQI评分与心血管疾病患病呈正相关(rs=0.180,P<0.05),与AGEs水平呈正相关(r=0.549,P<0.001);AGEs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患病呈正相关(rs=0.265,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GEs水平随着PSQI评分升高而升高(β=0.504)。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QI评分高(OR=1.063,95%CI:1.019~1.109)、AGEs水平高(OR=2.144,95%CI:1.430~3.214)是2型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睡眠障碍是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AGEs可能参与介导了这一过程。
王姗姗孟玲玲李玉珠张敏朱楠楠刘宇翔李代清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
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相关因素,为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50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有126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25.1%;共分离出13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04株占79.4%;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未检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住院天数、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入院空腹血糖水平、入院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尿病病程是发生T2DM合并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和相关因素具有一定的特点,临床医务人员应给予密切的监控和有效的干预,以达到提高感染防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刘宇翔李代清程康刘尚莹
关键词: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的T2DM患者身体成分差异,并分析身体成分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448例T2DM患者行横断面研究,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仪测定其身体成分。HbA1c≤7%为血糖控制佳组,HbA1c水平>7%为血糖控制不佳组,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糖控制水平与身体成分的关系。结果血糖控制不佳组总瘦体重、躯干瘦体重及四肢瘦体重低于血糖控制佳组[(47. 46±7. 75)vs(51. 84±10. 33)kg,(23. 30±3. 91)vs(25. 47±5. 00)kg,(24. 13±3. 81)vs(26. 32±5. 45)kg,P<0. 01],脂肪含量及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内脏脂肪含量与HbA1c呈正相关(r=0. 136,P<0. 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脏脂肪含量、总脂肪含量、总瘦体重含量、躯干及四肢瘦体重含量是HbA1c的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可能与瘦体重含量有关。
朱楠楠刘宇翔王姗姗耿瑞娜刘英李代清
关键词:血糖控制水平脂肪瘦体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