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清海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冬至
  • 1篇性能比较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园艺
  • 1篇园艺专业
  • 1篇实践教学
  • 1篇气孔特征
  • 1篇温度
  • 1篇苗生长
  • 1篇教学
  • 1篇光合色素
  • 1篇光照
  • 1篇光照强度
  • 1篇光质
  • 1篇和光
  • 1篇不同光质

机构

  • 3篇安徽科技学院

作者

  • 3篇陆晓民
  • 3篇李慧敏
  • 3篇高清海
  • 2篇隋益虎
  • 2篇张雪平

传媒

  • 1篇北方园艺
  • 1篇草业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光质对黄秋葵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和气孔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0
2016年
以黄秋葵品种‘五福’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不同光质对黄秋葵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和气孔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荧光灯(CK)处理相比,蓝光(B)、紫光(P)、红光(R)和蓝红复合光(BR)处理下的黄秋葵幼苗的鲜质量、干质量及其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以BR处理为最高;在黄秋葵幼苗叶片气孔特征方面,其上表皮的气孔密度以BR和R处理下最大,而下表皮的气孔密度仅BR处理下最大;上、下表皮的气孔长轴长度,以BR处理下最大,B处理次之;上表皮的气孔短轴长度及气孔弧长均在BR处理下最大,而下表皮的气孔短轴长度、气孔弧长以B处理下最大,BR处理次之。可见,BR处理能显著促进黄秋葵幼苗的生长,幼苗生长快速健壮,并提高了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气孔发育相对较好,因此可采用BR作为黄秋葵育苗的人工光源。
李慧敏陆晓民高清海赵诗浩
关键词:光质光合色素气孔特征
园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被引量:7
2013年
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园艺实践教学主要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领导不够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缓慢;农科大学学生的"大学精神"正在消失;实践教学基地投入不足;实践操作环节2学期制不适宜以及实践操作过程受教师教学观念和对师生双方评价方法的影响等。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重新对园艺实践操作教学中的影响因素与条件、实践操作教师的技能与素质、实践操作教学内容的筛选、时间安排及具体实施方法、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方法进行专门性探索与研究。力争通过长期、系统的过程控制,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与约束机制,切实提高园艺实践教学的质量。
隋益虎陆晓民张雪平高清海李慧敏
关键词:园艺专业实践教学
不同设施覆盖类型冬至前后的温度和光照性能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以安徽凤阳当地典型的设施类型为试验对象,研究比较了单层覆盖的温室和大棚、2层覆盖的温室+拱棚和大棚+拱棚等不同设施覆盖类型在冬至前后对气温、土温和光照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冬至前后,温室+拱棚保持日最低气温在5℃以上,最低土温可达9.2℃;大棚+拱棚气温在0~5℃,最低土温6.3℃;温室气温有时在0℃以下,最低土温7.5℃;大棚气温则常在0℃以下,有时达-4.75℃,最低土温达3.95℃。在观测的天数范围内,单层覆盖的温室和大棚、2层覆盖的温室+拱棚和大棚+拱棚日平均最高光照强度分别为25.8和25.6、12.1和7.2klx。建议在淮河流域进行喜温作物的冬季生产适宜采用温室+拱棚类型,其它覆盖类型需再增加保温或加温措施。
隋益虎张雪平李慧敏陆晓民高清海
关键词:冬至温度光照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