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欣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花粉
  • 2篇2N花粉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提取
  • 1篇电泳
  • 1篇电泳技术
  • 1篇杨树
  • 1篇银杏
  • 1篇双向电泳
  • 1篇双向电泳技术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行为
  • 1篇孢子
  • 1篇小孢子
  • 1篇小孢子母细胞
  • 1篇毛白杨
  • 1篇母细胞
  • 1篇减数
  • 1篇减数分裂
  • 1篇白杨

机构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保定学院

作者

  • 3篇陈欣
  • 2篇康向阳
  • 2篇张平冬
  • 2篇杨倩
  • 1篇邓高松
  • 1篇王亚茹
  • 1篇李云
  • 1篇杨妮娜
  • 1篇孙宇涵
  • 1篇崔彬彬
  • 1篇苗少波
  • 1篇李允菲

传媒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胡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与花粉变异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醋酸洋红染色法研究了胡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花芽外部形态、花药颜色变化及其与减数分裂进程的关系,染色体行为和花粉变异。结果表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花芽外部形态以及花药颜色密切相关;减数分裂偶线期和中期Ⅰ可以看见单价体,后期Ⅰ、末期Ⅰ以及后期Ⅱ均可见落后染色体;减数分裂末期Ⅰ和末期Ⅱ核仁数目存在着动态变化,这种现象可能与杨属植物古多倍性起源有关;不同基因型间花粉粒直径的差异显著;除基因型HY17和HY31之外,其他基因型均可产生天然2n花粉,其频率在0.49%~4.37%之间变化,天然2n花粉的发生可能与后期Ⅱ纺锤体定位异常有关;低频率的连体花粉广泛存在于不同基因型的胡杨花粉中,这预示着胡杨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的胞质分裂存在异常。
陈欣杨倩张平冬康向阳
关键词: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2N花粉
杨树2n花粉形态判别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在研究胡杨和毛白杨不同无性系间花粉粒形态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形态判别标准条件下2n花粉发生频率调查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胡杨花粉粒的平均直径为29.7μm,比毛白杨花粉粒的平均直径32.4μm略小。胡杨或毛白杨无性系对花粉粒直径影响显著。通过调查四分体时期四分体、三分体以及二分体的比例,可估算2n花粉的理论频率。胡杨和毛白杨各无性系2n花粉的理论频率与以2n花粉粒直径大于花粉粒平均直径的1.28倍为标准时统计的2n花粉实际频率差异不显著,而与以2n花粉粒直径大于37.0μm为标准时统计的2n花粉实际频率差异极显著。这说明以37.0μm作为判别胡杨或毛白杨2n花粉形态判别标准会导致较大的误差。而以各无性系花粉粒平均直径的1.28倍作为2n花粉形态判别标准更加科学合理。
杨倩陈欣张平冬康向阳
关键词:毛白杨2N花粉
银杏小孢子叶球蛋白提取和双向电泳体系优化(Ⅱ)被引量:4
2011年
以银杏小孢子叶球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的提取的方法、蛋白质裂解液组成、pH值范围以及不同质量浓度SDS-PAGE凝胶对双向电泳的影响。结果表明:TCA/丙酮/酚法比TCA/丙酮法更适合于银杏小孢子叶球蛋白的提取;含有硫脲的蛋白质裂解液Ⅱ,可显著提高蛋白质的溶解性,在2-DE图谱上可分辨出748个蛋白质点,比用蛋白质裂解液Ⅰ提取的蛋白点数多620个。采用pH3-10的胶条分离时,蛋白点集中在pH=4~8,使用pH=4~7的胶条,图谱胶点重叠少,也较清晰,更利于低丰度蛋白的检出。用TCA/丙酮/酚提取蛋白,并以蛋白质裂解液Ⅱ溶解蛋白,采用pH=4~7线性17 cm的IPG胶条1,2%SDS-PAGE凝胶进行双向凝胶电泳,银杏小孢子叶球蛋白质能得到较好的分离,图谱清晰。
杨妮娜崔彬彬孙宇涵李允菲王亚茹陈欣李云邓高松苗少波
关键词:银杏双向电泳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