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博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甲基-L-精氨酸和过氧化氢酶对溶藻弧菌在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内存活的影响
- 本文研究了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在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内的存活情况,同时也研究了甲基-L-精氨酸(NMMA)和过氧化氢酶对溶藻弧菌在头肾巨噬细胞内存活的影响以及对巨噬细胞产生的反应性氮中间物(RNI)和反应性氧中间物(ROI...
- 陈文博
- 关键词:过氧化氢酶溶藻弧菌大黄鱼
- 间接ELISA法研究嗜水气单胞菌对鳗鲡表皮黏液的黏附特性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间接ELISA法研究菌浓度、孵育时间、温度、pH、阳离子及碳源等因子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黏附鳗鲡(Anguilla anguilla)表皮黏液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良后的间接ELISA法的检测灵敏度约为9.92×104 CFU, 细菌的黏附量随菌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并符合饱和黏附动力学方程: y=0.135ln(x)-0.936(R2= 0.986); 嗜水气单胞菌黏附鳗鲡表皮黏液的最佳条件为: 温度20-28℃, pH 6.2-6.6, NaCl、MgCl2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 g/L和3 g/L, 孵育时间为150 min。碳源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作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葡萄糖和麦芽糖能显著提高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量(P〈0. 05), 果糖则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量(P〈0. 05)。以上结果说明, 嗜水气单胞菌对鳗鲡表皮黏液具有较强的黏附作用, 且其黏附作用具有可控性。
- 林桂芳鄢庆枇陈文博苏永全覃映雪
-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间接ELISA鳗鲡
- γ-干扰素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在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巨噬细胞胞内存活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大肠杆菌重组γ-干扰素(rIFN-gamma)单独和联合处理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头肾巨噬细胞的方法,进行了重组γ-干扰素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在巨噬细胞内存活研究。结果表明,溶藻弧菌感染巨噬细胞后暴露于-干扰素的细胞内细菌存活数量[(1380±80)CFU/mL]明显降低。然而,在24h,γ-干扰素及脂多糖联合处理组巨噬细胞内溶藻弧菌的存活数量[(463±32)CFU/mL]比暴露于含有或者不含有脂多糖,NG-单甲基-L-精氨酸(NMMA)和过氧化氢酶的-干扰素处理组少。采用γ-干扰素,γ-干扰素和脂多糖,γ-干扰素、脂多糖和NMMA,γ-干扰素、脂多糖和过氧化氢酶四种方式处理24h能提高巨噬细胞过氧化氢的释放,而不能提高NO2的产物。另外,经过-干扰素处理能够明显降低巨噬细胞对溶藻弧菌的的吞噬作用,但不影响对溶藻弧菌的杀伤作用。本文数据表明,过氧化氢的释放和细胞吞噬作用能明显减少溶藻弧菌在巨噬细胞内存活的数量。
- 林桂芳陈文博苏永全覃映雪徐晓津马英鄢庆枇
- 关键词:溶藻弧菌Γ-干扰素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