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朝礼

作品数:21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航天
  • 9篇航天器
  • 6篇无线
  • 5篇振动测量
  • 5篇挠性
  • 3篇数据接收
  • 3篇太阳翼
  • 3篇网络
  • 3篇空间站
  • 3篇航天器姿态
  • 3篇仿真
  • 2篇代码
  • 2篇寻优
  • 2篇遥测
  • 2篇噪声
  • 2篇噪声污染
  • 2篇增益
  • 2篇振动测量系统
  • 2篇失稳
  • 2篇时间同步

机构

  • 21篇北京控制工程...
  • 2篇空间智能控制...
  • 1篇中国空间技术...

作者

  • 21篇郭朝礼
  • 18篇张锦江
  • 14篇郎燕
  • 10篇张国琪
  • 8篇蔡彪
  • 8篇蒋金哲
  • 8篇梁鹤
  • 8篇王妍
  • 5篇李公军
  • 5篇罗谷清
  • 5篇刘启海
  • 4篇雷拥军
  • 4篇冯帅
  • 4篇程迎坤
  • 3篇于丹
  • 3篇高莉
  • 3篇宋晓光
  • 3篇宋明超
  • 2篇牛和明
  • 2篇范松涛

传媒

  • 3篇空间控制技术...
  • 1篇航空学报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飞行控制的自主任务规划地面验证体系及方法
一种用于飞行控制的自主任务规划地面验证体系及方法,属于航天器飞行控制领域。其中,自主任务规划地面验证体系包括遥测数据接收与解析系统、目标任务接收与处理系统、自主任务规划智能计算系统、执行指令和注入文件序列输出系统、自主任...
王妍袁利蔡彪于丹张锦江蒋金哲冯帅宋明超郭朝礼程迎坤
一种自适应增益梯度投影辨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增益梯度投影辨识方法,标准的梯度投影辨识方法采取固定增益,存在对时变参数辨识效果不理想、难以兼顾辨识动态响应特性与抗测量噪声污染的问题。通过对标准的梯度投影辨识方法的增益进行实时动态优化调整,在每一步...
张国琪李公军郎燕郭朝礼张锦江罗谷清刘启海雷拥军
一种用于飞行控制的自主任务规划地面验证体系及方法
一种用于飞行控制的自主任务规划地面验证体系及方法,属于航天器飞行控制领域。其中,自主任务规划地面验证体系包括遥测数据接收与解析系统、目标任务接收与处理系统、自主任务规划智能计算系统、执行指令和注入文件序列输出系统、自主任...
王妍袁利蔡彪于丹张锦江蒋金哲冯帅宋明超郭朝礼程迎坤
一种自适应增益梯度投影辨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增益梯度投影辨识方法,标准的梯度投影辨识方法采取固定增益,存在对时变参数辨识效果不理想、难以兼顾辨识动态响应特性与抗测量噪声污染的问题。通过对标准的梯度投影辨识方法的增益进行实时动态优化调整,在每一步...
张国琪李公军郎燕郭朝礼张锦江罗谷清刘启海雷拥军
文献传递
一种卫星无线通信网络的智能自主校时方法及系统
一种卫星无线通信网络的智能自主校时方法及系统,属于空间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卫星无线通信网络设计,能适应无线时延大、通信时延不对称、时延波动大的无线通信特性,通过自主学习无线时延特征,自主寻优完成校时,既保证了无线通信...
郭朝礼郎燕张锦江王妍张迎发蔡彪蒋金哲冯帅牛剑
文献传递
空间站太阳翼振动测量中的动态杂光快速仿真方法
2023年
针对空间站柔性太阳翼振动测量相机的动态杂光快速分析需求,基于全轨道周期下日月地3种环境光源与相机光轴夹角关系、大面积柔性阵面的动态振动位移的模拟,并从点光源和面光源两类光源特性、直接入射和经太阳翼阵面一次反射后再入射两类杂光干扰途径出发,给出了大幅降低运算量的动态杂光判别算法,提升了杂光轨迹随被测对象动态变化时的仿真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均可满足大型柔性太阳翼振动测量相机的杂光分析需求.
郎燕张国琪张锦江张锦江郭朝礼刘启海
关键词:空间站振动测量
一种卫星无线通信网络的智能自主校时方法及系统
一种卫星无线通信网络的智能自主校时方法及系统,属于空间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卫星无线通信网络设计,能适应无线时延大、通信时延不对称、时延波动大的无线通信特性,通过自主学习无线时延特征,自主寻优完成校时,既保证了无线通信...
郭朝礼郎燕张锦江王妍张迎发蔡彪蒋金哲冯帅牛剑
文献传递
空间站太阳翼振动测量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
2024年
基于中国空间站太阳翼挠性振动测量和动力学参数辨识需求,中国首次在轨成功应用了无线加速度计传感器网络。首先介绍了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设计,然后针对挠性辨识多源数据融合需求,提出基于无线时延自主寻优补偿的应答式TCP/IP校时策略和基于无线基准节点的广播式UDP校时策略。针对无线节点通信链路可能被太阳翼阵面遮挡而造成的测量中断问题,提出基于中继代传的自主无线网络拓扑动态管理策略,实现了振动测量数据的高可靠传输。总结了天和舱、问天舱无线加速度计传感器网络在轨应用情况,通过飞行实测数据证明实现了TCP/IP模式下校时精度优于20 ms、UDP模式下校时精度优于70 ms的时间同步能力;以太阳翼180°转角下的主动激振工况实测数据评估了无线网络的高可靠采集能力,满足太阳翼模态辨识要求。最后基于空间站太阳翼振动测量飞行试验情况,对未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在轨广泛应用提出了几点启示。
郎燕梁鹤牛和明张国琪张锦江张锦江李林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网络拓扑空间站振动测量
一种面向挠性航天器模态参数在轨辨识激励信号设计方法
一种面向挠性航天器模态参数在轨辨识激励信号设计方法,包括脉冲激励信号设计、喷气激励信号设计、CMG激励信号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开环激励的方式,在保证航天器姿态不失稳及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各阶主要模态被激...
张国琪李公军郎燕张锦江罗谷清雷拥军郭朝礼刘启海龙也梁鹤
文献传递
一种航天器自主任务规划验证部署一体式智能计算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自主任务规划验证部署一体式智能计算系统,包括:高性能移动工作站单元以及高性能异构计算单元;其中,所述高性能移动工作站单元将编译后的目标代码下装到高性能异构计算单元,编译后的目标代码在高性能异构计算单...
王妍蔡彪蒋金哲张锦江范松涛程迎坤郭朝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