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宏雷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体
  • 1篇摄影测量
  • 1篇数字技术
  • 1篇博物
  • 1篇博物馆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电...
  • 1篇中国地质博物...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1篇陈晓雯
  • 1篇耿竹南
  • 1篇卢立伍
  • 1篇杨良锋
  • 1篇曹希平
  • 1篇孙韬
  • 1篇赵宏雷

传媒

  • 1篇地球学报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地质标本数字化实践研究新进展、问题与展望被引量:10
2017年
地质标本作为地质历史和地学研究的见证物,是地质生产、研究与教学的核心材料和基础资源,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服务之基,更是博物馆数字化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回顾总结中国地质博物馆十多年的数字化实践,以及横向对比国内外博物馆领域的数字化工作基础上,并结合测绘、光谱等领域的最新进展,进一步明确了数字标本的概念,数字标本的来源不局限于对现有标本的数字化,可超越传统标本尺度空间的限制,直接到标本采集点面向地质体进行无损采集,从而极大地开展标本采集、典藏、研究与科学传播工作。利用环拍-摄影测量法、矩阵拍摄法、拼接拍摄法等方法,对地质体进行大尺度的数字采集、后期加工形成数字地质体,因其具有地质体野外产出的空间关系、纹理特征、质地色泽等视觉特征,等同于在虚拟空间中再现了野外地质体,实现了地质体的数字化典藏,随着数字地质体的量的积累,孤立的地质体连成片,理论上讲可以实现典藏地壳。数字地质体不仅具有对已有地质体的数字化保护意义,而且具有科研、科普价值。自主研制的地质标本三维影像获取系统基本上解决了地质标本三维数字化存在的表面纹理信息清晰度低、高光材质及透明材质效果差、后期人工干预工作繁琐与艰巨这三个关键问题。最后,指出了当前数字标本正经历着由三维到多维的蝉变,综合分析了现代信息提取技术获取蕴藏在实体地质标本中专业信息的可行性,展望了多维数字标本实现的技术手段及其应用前景。
杨良锋孙韬赵宏雷卢立伍王伟曹希平陈晓雯耿竹南
关键词:数字技术摄影测量地质体博物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