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秀文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样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儿童
  • 2篇1型糖尿病
  • 1篇代谢
  • 1篇豆状核
  • 1篇豆状核变性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胰岛素依赖
  • 1篇胰岛素依赖型
  • 1篇增殖
  • 1篇增殖作用
  • 1篇障碍性
  • 1篇障碍性疾病
  • 1篇症状

机构

  • 4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李堂
  • 4篇解秀文
  • 2篇陈志红
  • 2篇田飞
  • 1篇阎丽华
  • 1篇徐爱晶
  • 1篇张颖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80例治疗效果的随访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解秀文李堂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随访研究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儿童神经精神症状体内蓄积
胰腺局部基因选择性表达对β细胞再生增殖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时胰岛β细胞受到免疫性破坏。通过基因传导调控β细胞的再生及增殖可能成为重建自身胰岛素分泌功能,而成为防治糖尿病的新途径。目前已经有多种基因经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对β细胞有再生或增殖作用,但这些基因全身应用后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该文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基因在胰腺选择性表达后对胰岛β细胞的再生及增殖作用进行综述。
解秀文李堂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0
腺病毒介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对链脲佐菌素诱发1型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SD大鼠1型糖尿病(T1DM)的预防保护作用,比较肌肉注射、腹腔注射及胰腺被膜下注射3种不同注射途径的效果。方法4~6周龄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腺病毒空载体对照组(C组)、肌肉注射含有IGF-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rIGF-1)组(D组)、腹腔注射Ad-rIGF-1组(E组)、胰腺被膜下注射Ad-rIGF-1组(F组),每组各15只。A组、B组不做任何处理,C组注射含空载体(Ad-eGFP)的重组腺病毒液0.1mL,D组、E组、F组注射含Ad-rIGF-1的重组腺病毒液0.1mL。1周后,A组、D组、E组及F组腹腔注射STZ50mg.kg-1诱发糖尿病,每周测定体质量、血糖。5周后,处死大鼠,取其胰腺做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胰腺炎症浸润程度和IGF-1局部表达程度;取下腔静脉血,测定IGF-1和胰岛素水平。结果D组、E组、F组与A组比较,糖尿病发病率低,平均血糖水平低,但血糖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C组。胰腺切片HE染色显示D组、E组、F组胰腺炎症浸润程度较A组轻,但明显重于B组、C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D组、E组、F组IGF-1胰岛局部高表达,与A组、B组、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D组、E组、F组血清胰岛素水平相对较A组高,且与B组、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之间血清IGF-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GF-1基因对STZ诱导的SD大鼠T1DM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与IGF-1注射途径无明显相关。
解秀文田飞陈志红李堂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腺病毒链脲佐菌素1型糖尿病
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疗效初步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 mellitus,T1DM)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12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案(诺和灵30R,2/3量早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1/3量晚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的T1DM患儿,改用3+1治疗方案(3餐前0-15分钟诺和锐皮下注射,睡前来的时皮下注射)治疗后HbA1c水平、低血糖发生和胰岛素用量变化。结果:12例T1DM患儿改用3+1方案治疗时HbA1c基础值为9.51±0.71%,治疗后3个月时为9.12±0.82%,6个月时为8.61±0.87%、9个月时为8.71±0.68%、12个月时为8.65±0.79%。换用3+1方案治疗后第6、9、12个月时HbA1c值较基础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胰岛素用量由1.1±0.8U/kg降至1.0±0.5U/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方案治疗期间,6例次发生过严重低血糖,改用3+1治疗方案后,无1例发生严重低血糖。轻中度低血糖的发生次数由2.2±0.1次/周降至1.3±0.1次/周,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传统治疗方案治疗的T1DM患儿,改用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联合治疗后在不增加胰岛素用量的前提下,获得较好血糖控制,低血糖的发生频率明显降低,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阎丽华陈志红张颖解秀文徐爱晶田飞李堂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1型糖尿病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