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志伟
- 作品数:12 被引量:13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基于属性聚类与概率模拟的裂缝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 川东南地区茅口组一段为一套发育基质孔隙的碳酸盐岩大面积含气储层,资源规模大,是四川盆地增储上产重点领域。对地区高产井进行系统分析,明确缝网系统发育能够改善储层性能,是油气富集高产的关键。为落实茅一段甜点区,本文以裂缝预测...
- 江馀缪志伟苏建龙肖伟
- 关键词:川东南属性聚类甜点
- 川东北元坝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超深层礁滩岩性气藏中裂缝特征被引量:6
- 2014年
- 为明确川东北元坝长兴组礁滩储层裂缝特征,通过对多口井长兴组储层裂缝特征的精细刻画和构造、生烃、成岩、孔隙等演化作用的动静态研究指出,裂缝纵向上主要发育于长兴组二段,平面分布非均质性较强,各井区差异性较大,构造相对高部位的裂缝较发育;裂缝类型可细化为3大类、11小类,主要发育3期裂缝,同时建立了典型裂缝标准识别图版及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裂缝形成主要受构造、埋藏及溶蚀等作用控制。缝-孔动态配置则表现为裂缝与有效孔隙网状交错配置形成有效储集空间或构建网状立体输导体系,其中第二、第三期缝-孔配置较第一期更好,对储层储渗性能和产能有积极贡献作用。认为元坝长兴组西北部为油气有利富集区。
- 范小军彭俊李吉选陈丹李凤邓金花黄勇缪志伟
- 关键词:礁滩储层长兴组
-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茅口组台缘浅滩相储层物理模型被引量:3
- 2021年
-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元坝7井在茅口组钻遇台缘浅滩储层并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油气勘探新领域的重大突破。为进一步落实台缘浅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其识别方法,根据该区地质地震综合解释成果,构建了与野外实际地层参数相近的三维台缘浅滩储层物理模型。按照实际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流程对模型进行了实验室物理模型数据采集与处理,得到了与实际野外地震响应特征相符的物理模拟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其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台缘浅滩储层基于大时窗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不能准确刻画沉积微相的变化,而依据地质模型精细解释层位和聚焦储层,能够更好的刻画地震相带;储层发育程度影响地震振幅,储层沉积厚度大、物性好,波峰能量强;振幅类属性能够直观的识别浅滩储层发育程度,而频率属性对储层边界识别能力强。
- 秦贞超缪志伟魏建新狄帮让
- 关键词:地震响应特征地震物理模型茅口组四川盆地
- 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勘探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00
- 2020年
- 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勘探近年来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天然气整体探明率仍然较低。为了进一步明确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前景,对先期在常规天然气领域发现的普光、元坝、安岳、龙岗等大型礁滩气田(藏)与该盆地南部丁山、东溪深层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勘探突破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于常规天然气领域的深层-超深层礁滩气藏来讲,大型高能相带是控制规模性礁滩储层发育的基础,储层原始孔隙度高,早成岩期大气淡水溶蚀、白云岩化、不整合岩溶、"孔缝耦合"则主要控制次生孔隙的发育,热液流体对储层的贡献具有双面性,烃类早期充注等保持性成岩作用则使得早期孔隙得以保存至今,大型天然气成藏多具有"近源富集、相态转化、动态调整"的特点,持续保存是关键;②对于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的深层-超深层页岩气藏来讲,页岩气普遍具有"高地层压力、高孔隙度、高含气量"的"超压富气"特征,"石英抗压保孔"和"储层流体超压"是深层优质页岩高孔隙度发育的关键,晚期构造作用较弱是深层页岩气持续保持"高地层压力、高含气量"的主要原因。结论认为,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地质目标识别与"甜点"预测以及高温高压工程工艺等核心技术的进步,是深层-超深层天然气高效勘探的前提和保障。
- 郭旭升胡东风黄仁春魏志红段金宝魏祥峰范小军缪志伟
- 关键词:四川盆地古生界页岩气成藏机理勘探前景
- 元坝地区长兴组超深层礁滩储层地震预测被引量:5
- 2015年
- 礁滩储层非均质性强,地震识别困难,采用波阻抗反演以及常规地震属性等储层预测方法预测难度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根据近年来在元坝(以下简称YB)地区储层预测方面的实践,形成了一套以数值建模为基础,以波形分类及地震属性切片为指导,以相控储层精细预测及叠前流体检测技术为核心的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精细预测方法,并在YB地区的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落实了YB地区长兴组台缘礁滩勘探目标,已完钻的井钻遇礁滩储层综合成功率达92.3%,表明该技术方法的有效性,并为其他礁滩储层发育区的高效勘探提供了技术参考。
- 陈祖庆屈大鹏缪志伟
- 关键词:生物礁滩地震相
-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河道识别及刻画
- 河流相储层是陆相盆地重要的储层类型及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场所。通常利用地震属性分析、分频解释及地层切片等技术实现河道砂体的识别及刻画。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河道砂体储层整体特征表现为厚度薄、规模小、多期叠置且岩性致密,利...
- 张玉玺蒲勇缪志伟盛秋红孙均
- 关键词:四川盆地致密气藏
- 川北地区茅口组台缘滩相储层预测技术
- YB7井在茅口组三段取得重大突破后,明确了川北地区茅三段发育台地边缘高能滩相储层。台缘滩相储层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较强,地震反射特征复杂,预测难度大。本文针对YB地区茅三段高能滩储层特征,以相控思路为核心,开...
- 苏建龙蒲勇缪志伟
- 关键词:茅口组
- 文献传递
- 联合分析技术在超深层滩相储层勘探中的应用——以四川盆地YB地区吴家坪组为例被引量:5
- 2016年
- YB地区吴家坪组气藏仅1口井(YB29井)获低产工业气流,酸化后获超100×104m3高产工业气流,其余井均为干层。与上覆长兴组储层相比,总体勘探效果明显变差,储层硅质、泥质含量较重,其储层性能、成藏的控制因素和影响作用认识不清。为理清彼此间的关系、明确影响吴家坪组勘探效果的主控因素,文中开展了地质、测井、地震的联合分析。首先,从地质上对储层宏观分布规律及微观特征进行分析,再利用"高泥质含量对应高伽马,高硅质含量对应低密度、低速度、中高声波且声波频繁跳跃"的测井响应特征,摸索出一套剔除泥质、硅质影响的储层物探精细刻画技术。综合研究表明,吴家坪组有效储层仅在局部古地貌高点区发育,整体上薄而分散,物性及储集空间类型差,非均质性强,油气富集程度低,是吴家坪组整体勘探效果较长兴组变差的主控因素。
- 范小军潘磊周卓铸何志勇李旭文缪志伟
- 关键词:滩相勘探四川盆地
-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TL地区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向高难度领域推进,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越来越难以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川东南T L地区茅口组是四川盆地的重点勘探层系之一,但其白云岩储层普遍较致密、非均质强、厚度薄,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远低于极限分辨率,储层刻画难度大,针对这一难点,利用叠后频谱恢复提高分辨率技术,开展提高分辨率处理,提频后地震资料频宽拓宽一倍,最大有效频率拓宽至120 Hz,分辨率大幅提升,为研究区薄层储层描述识别等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
- 缪志伟
- 关键词:薄储层
- 四川盆地北部地区巴中1HF井侏罗系河道砂岩油气勘探突破及意义被引量:6
- 2023年
- 2023年1月,四川盆地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北地区)巴中1HF井首次在侏罗系河道砂岩获得超百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实现了川北地区侏罗系河道砂岩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支撑该地区油气的深化勘探,基于巴中1HF井的最新勘探成果,分析了川北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的沉积特征、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开展了油气藏特征与油气源对比分析,攻关形成了针对多期纵向叠置、横向迁移、储层薄、非均质性强的河道砂岩油气勘探关键技术,明确了川北地区凉高山组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巴中地区凉二段发育多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岩厚度约25 m,平均孔隙度为5.6%,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长石/岩屑粒内溶孔为主,孔喉结构好,优质储层发育受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控制;(2)凉二段油气藏为高含油凝析气藏/挥发性油藏,油气主要来自凉一段和凉二段的半深湖相泥页岩;(3)凉二段上部及凉三段河道砂体叠置连片发育,源储匹配好,具有近源成藏、超压富油气的聚集特征;(4)针对多期纵向叠置、横向迁移、储层薄、非均质性强的河道砂岩,形成的以“高频层序地层切片、分频、相带控制的波形指示反演”储层预测技术实现了对窄细河道砂岩“甜点”目标精细描述,形成的“密切割+复合暂堵+高强度加砂+渗吸增油”的压裂关键技术实现了河道砂岩储层的规模改造。结论认为,巴中1HF井凉高山组油气勘探的突破进一步揭示了四川盆地侏罗系油气勘探的巨大潜力,对于加快四川盆地侏罗系河道砂岩油气勘探开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胡东风李真祥魏志红段金宝缪志伟潘磊黎承银段华
- 关键词:四川盆地侏罗系河道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