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汉兵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军械士官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针
  • 1篇性细胞
  • 1篇再灌注
  • 1篇灶性
  • 1篇粘附分子
  • 1篇皮素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细胞间
  • 1篇细胞间粘附分...
  • 1篇脑缺血
  • 1篇脑缺血再灌注
  • 1篇脑缺血再灌注...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素
  • 1篇内皮素-1
  • 1篇可溶性细胞
  • 1篇可溶性细胞间...
  • 1篇可溶性细胞间...
  • 1篇灌注

机构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武汉军械士官...

作者

  • 1篇毛庆菊
  • 1篇陈邦国
  • 1篇孔立红
  • 1篇孙苓献
  • 1篇王汉兵

传媒

  • 1篇针刺研究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内皮素-1的影响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外周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再灌注24 h后摘除眼球采血,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电针对大鼠外周血中sICAM-1、ET-1含量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外周血中sICAM-1、ET-1的含量增高(模型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P<0.01);电针可降低大鼠外周血中sICAM-1、ET-1的含量(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对脑缺血损害有效防治作用是通过改善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实现的。
毛庆菊王汉兵陈邦国孔立红孙苓献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电针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内皮素-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