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
-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能研究——基于元宇宙社交网络社区
- 2023年
- 元宇宙社交网络社区作为元宇宙数字世界社交活动的载体,集成了沉浸式情景建构功能、高度的人机交互功能以及确定性意识协作功能,构建了开放、多元、自由和真实的多维社交场景,实现了人的生命和意识的飞跃,延伸了人的价值观的物理存在,拥有了价值观交换体系,具有明显的宣传教育属性。运用元宇宙社交网络社区架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能,是回应广泛而深刻的数字技术变革、传统传播方式日渐式微以及数字生存条件下思想多元多变多冲击环境中跃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的必然选择。以新形势为牵引,需要遵循元宇宙社交网络社区七层价值链的规律,依据元宇宙社交的网络协议簇,形成虚拟和真实空间的价值共享机制,进而提出运用元宇宙社交网络社区架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能的策划。在靶向精灌中提供动力支撑、在改进治理技术中筑牢法治保障、在增强虚实互动中创设新型表达、在促进人机结合中丰富人文内涵,以此构建带有价值倾向性的元宇宙社交社区架构,形成虚实世界价值观层次的有效共振。
- 王充王充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技术架构
- 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视角下的高校育人模式建构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是推进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化、基层团组织活力化、育人工作标准化的一种新颖的工具,建立一套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高校育人新模式是推行此项工作的核心。因此,就"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内涵、意义、实施现状展开论述,并提出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的新模式。
- 王充
- 关键词:育人
- 基于高校理论学习社团推动青年学生学习党的创新性理论的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 2020年
- 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发挥着高校党团组织联系青年学生的作用。在全党全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如何发挥好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的宣传、研究、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青年学生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创新性理论,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解决并完善的问题。为有效解决此问题,以东北农业大学理论学习社团30年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分析理论学习社团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发展路径和发展趋势。
- 王充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基于高校志愿服务类社团的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志愿服务精神与劳动精神的内在意蕴和价值取向具有统一性和同源性。本文基于志愿服务类社团在劳动教育中的功能性作用,在分析志愿服务类社团育人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剖析了在志愿服务类社团活动中融入劳动精神培育仍存在的一些瓶颈性问题和关键点,提出了高校在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过程中,应重视帮助大学生树立劳动思想、加强劳动素质、激发劳动热情、提升劳动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实施路径,从而促进社团育人和劳动精神培育相互融合。
- 王充于兴业高天琦
- 关键词:大学生
- 经济类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组织研究
- 2015年
- 在高校就业引导教育中有必要在遵循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既可以拓展就业面,又可以鼓励学生离开生活成本高、压力大的"北上广"等地。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教育中应及时了解大学生就业心态变化,并开展具有合理性、针对性和教育性的指导工作;明确就业形势和就业对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类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指导作用。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需要政府、地方、学校的共同努力。
- 王充周涵刘佰旭李晓萌
- 关键词:基层就业
- 论大学生学生干部的思想引领作用被引量:2
- 2014年
- 在学生中,学生干部更容易感染和影响大学生,发挥学生干部的引领感化作用对于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效率。高校应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完善学生干部培养机制,提升思想引领发动者素质;创新学生干部素质培养过程,加强育人的质量与水平;探索学生干部思想引领实施,拓宽思想引领覆盖面,使学生干部的思想引领向更高层次发展,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成为卓越的一代。
- 王充
-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干部
- 基于高校体育类社团的大学生体育精神培育路径探索被引量:7
- 2022年
- 体育精神培育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柱和灵魂,成为坚定信心、奋力拼搏、提高国家体育综合实力的迫切需要。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出发,将体育精神培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大学生体育类社团作为体育精神培育的载体切入,分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大学生体育类社团建设和大学生体育精神培育的路径,为高校学生体育类社团建设发展及体育教学、体育精神培育提供参考。
- 王充孙海鸥于兴业
- 关键词:体育精神
- 关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 2016年
- 高等学校学生干部有助于发挥引领作用,在培养过程中要坚持严格的准入机制,利用“一育两创”的培养模式,以日常培育为基础,以创新创业为两翼的模式,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从而达到强大的思想引领作用。
- 王充孙雪纯
-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
- 全员育人的构建与思考
- 2014年
- 新时期"全员育人"是高校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高校教学、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调配各类教育资源积极的参与育人工作中。要达到全员教育力量的整合,应将加强队伍建设,形成专与兼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明确职责范围,提升全员育人的水平和质量;强化育人本领,调适教育工作的方向和目的高效的全员育人模式引入全员育人教育中,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创新构建育人保障机制,实现全员育人的理想效果。
- 汪志君王充
- 关键词:全员育人
- 探索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起点——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人的本质认识方向
- 2024年
- 构建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是找出合理的理论起点。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人的本质认识方向,通过借鉴资本主义商业体育的理论起点,到分析社会主义体育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起点,最后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一方面,资本主义体育发展建设以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为理论阐释点,它同样蕴含着“人的发展”的各种规定,由此引发了在一定制度下面向“人的发展”的体育发展成果的探析;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则确定了“人的价值”的理论主线。借鉴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重视与教育匹配的社会关系,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体育的“人的价值”的初心维度的重要论述,可以得到结论,“遵循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是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起点。
- 王充王琳张禹
- 关键词:体育强国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