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洪强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三唑酮预处理对花期大豆干旱胁迫及复水后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为探明三唑酮预处理对增强大豆抗旱性的影响,以南农99-6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三唑酮预处理对花期干旱条件和复水后大豆叶片抗氧化系统、内源激素、光合性能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唑酮预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大豆叶片的SOD、POD酶活性及GSH含量,但降低了AsA含量;同时三唑酮预处理降低了胁迫期间和复水以后叶片H2O2、MDA含量和O2-的产生速率以及EL的值,但对正常水分条件下影响不显著;此外三唑酮预处理显著提高了干旱胁迫下及复水后大豆叶片Pn、Ci、Gs、Tr的值和IAA的含量,但降低了GA和ABA的含量。干旱条件下,三唑酮预处理显著提高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增加了单株产量。
- 吴园园田一丹刘丽欣邢兴华江洪强邢邯江海东周琴
- 关键词:干旱三唑酮大豆生理特性
- 模拟酸雨对不同基因型大豆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以南农1138-2和科丰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pH酸雨处理对大豆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酸雨(pH≥3.5)处理,除对南农1138-2的POD活性影响显著外,对2个品种的活性氧水平,抗氧化酶、非酶系统和MDA含量影响均不显著,且在苗期和开花期均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南农1138-2略有减产,但科丰1号增产显著;强酸雨(pH2.5)胁迫后,活性氧水平升高,活性氧产生与清除的代谢系统平衡被破坏,丙二醛含量增加,膜脂过氧化加剧,且随处理次数增加伤害程度加重,产量降低显著,其中科丰1号产量降幅较大,受害程度大于南农1138-2。综合分析表明,中度酸雨处理,科丰1号较南农1138-2有更好的耐酸雨性,而强酸雨胁迫下,科丰1号的受伤害程度较南农1138-2严重。
- 刘丽欣田一丹吴园园邢兴华江洪强周琴邢邯江海东
- 关键词:模拟酸雨大豆活性氧水平抗氧化酶抗氧化剂
- 外源α-萘乙酸对花期长期干旱大豆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5年
- 以不同耐旱型品种‘南农99-6’和‘科丰1号’大豆为材料,2012年在南京农业大学牌楼试验站进行为期110 d的盆栽试验,研究大豆花期叶面喷施α-萘乙酸(NAA)对长期干旱条件下大豆植株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大豆地上部干物质量,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活性氧(ROS)水平显著升高,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还原型抗坏血酸(As 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As A/DHA(双脱氢抗坏血酸)和GSH/GSSG(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显著升高,其中‘科丰1号’大豆的抗氧化能力更高,从而维持较低的ROS水平和MDA含量.NAA可显著提高叶片中的APX、POD、CAT、MDHAR活性及As A/DHA、GSH/GSSG比值,其中‘科丰1号’大豆叶片的脱氢抗坏血栓还原酶(DHAR)活性和As A含量极显著增加.
- 江洪强邢兴华周琴江海东
- 关键词:大豆干旱Α-萘乙酸抗氧化系统
- α-萘乙酸对花后干旱胁迫大豆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人类优质蛋白质和食用油的重要来源,由于其根系不发达且需水量大,在豆类作物中其对干旱胁迫更为敏感。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使得干旱频发,干旱胁迫已然成为限制大豆产量与品质的极其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南农...
- 江洪强
- 关键词:大豆干旱胁迫Α-萘乙酸生长发育生理特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