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苗苗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砒砂岩
  • 2篇复配
  • 1篇数对
  • 1篇速效
  • 1篇速效氮
  • 1篇土壤结构
  • 1篇土壤速效氮
  • 1篇土壤性质
  • 1篇作物
  • 1篇作物种植
  • 1篇铵态氮
  • 1篇硝态氮

机构

  • 2篇国土资源部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陕西省土地工...

作者

  • 2篇王欢元
  • 2篇柴苗苗
  • 1篇罗林涛
  • 1篇韩霁昌
  • 1篇马增辉

传媒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部大开发(...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速效氮垂直运移规律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2018年
以毛乌素沙地区域的"两害"砒砂岩与沙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1∶1、1∶2和1∶5三种比例进行复配成土,并种植适宜该地气候环境的作物——马铃薯。在马铃薯收获期于各小区垄上、垄下采集不同剖面深度土壤,并测定其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三种复配土垄上下土壤剖面0~140cm铵态氮的分布均较为均匀,均处于0.50mg·kg^(-1)左右,且规律基本一致;混合比例对垄上下硝态氮剖面分布均产生明显影响,垄上0~60cm土层内、垄下0~20cm土层内,表现为1∶1>1∶2>1∶5,其余土层内1∶5复配土始终具有较高的硝态氮含量;1∶1和1∶2复配土壤垄上、垄下硝态氮积累峰值均出现在0~20cm土壤剖面处,140cm深度仍有一定的积累,1∶5复配土壤出现在120~140cm土壤剖面处,且各复配土壤垄下硝态氮淋洗均深于垄上;同一土层深度,三种复配土壤垄下硝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垄上,且1∶5复配土壤垄上、下差异尤为显著。
柴苗苗柴苗苗
关键词:砒砂岩铵态氮硝态氮
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及作物种植季数对复配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探讨砒砂岩与沙不同混合比例及作物种植季数对复配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为促进毛乌素沙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2011年,在陕西省富平县采用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将砒砂岩与沙按不同体积比(1∶1,1∶2,1∶5)混合后,分别于第1季作物(玉米、大豆、马铃薯)和第2季作物(小麦、马铃薯)收获后,对土壤质地、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机质含量及作物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砒砂岩与沙不同混合比例及作物种植季数对测定指标的影响。【结果】1)随拌沙比例和作物种植季数的增加,复配土壤耕层砂粒比例增加粉粒和黏粒比例减少;随作物种植季数的增加,复配土壤耕层质地趋于砂质化,粉粒和黏粒向土壤下层运移;2)砒砂岩与沙1∶1复配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明显高于砒砂岩与沙1∶2和1∶5复配土壤;随着作物种植季数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增大趋势,而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3)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和作物种类对复配土壤作物产量影响明显,总体上表现为1∶2和1∶5复配土壤的作物产量较高。【结论】复配土壤耕层质地随作物种植季数的增加趋于砂质化;砒砂岩与沙1∶1复配土壤具有较高的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质含量,且随作物种植季数的增加而增大;玉米、大豆和冬小麦适宜在砒砂岩与沙1∶2复配土壤上种植,马铃薯适宜在砒砂岩与沙1∶5复配土壤上种植。
柴苗苗韩霁昌罗林涛王欢元马增辉
关键词:砒砂岩土壤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