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进

作品数:11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汉代
  • 2篇新区
  • 2篇铜镜
  • 1篇地道战
  • 1篇东周
  • 1篇燕文化
  • 1篇遗存
  • 1篇遗迹
  • 1篇遗址
  • 1篇遗址发掘
  • 1篇遗址发掘简报
  • 1篇战国
  • 1篇中华龙文化
  • 1篇陶寺文化
  • 1篇图像
  • 1篇图像研究
  • 1篇文化遗存
  • 1篇文字
  • 1篇文字瓦当
  • 1篇夏商

机构

  • 9篇河北大学

作者

  • 9篇李进
  • 1篇汤艳杰
  • 1篇洪猛
  • 1篇宋永林

传媒

  • 1篇理论观察
  • 1篇黄河.黄土....
  • 1篇考古
  • 1篇邯郸职业技术...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湖北职业技术...
  • 1篇濮阳职业技术...
  • 1篇晋城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陈列与管理被引量:1
2018年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冉庄村,作为新建博物馆,已成为该地区博物馆的代表之一,按照陈列顺序依次对该馆的陈列内容、陈列设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同时对其管理进行一些探讨,尤其对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便于从整体上对该纪念馆进行把握,以了解其当前的真实状况。
李进孙亚玲
关键词:陈列
汉文字瓦当与铜镜的关系
2018年
一、文字瓦当与铜镜的产生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构件材料之一,出现于西周时期,而文字瓦当,学术界一般认为出现于西汉时期[1]。文字瓦当由素面瓦当和纹饰瓦当发展而来,它的出现与汉字的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成为唯一正统思想。汉儒希望用天道人情去教化臣民,实质上是在以宗教神权维护汉王朝的统治。文字瓦当中'汉并天下''延年益寿'瓦当。
李进
关键词:文字瓦当
雄安新区汉代模型明器研究
2018年
雄安新区出土的汉代模型明器是当地地主庄园经济在随葬制度上的一种体现,它的出现与汉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密切相关。该地区汉代模型明器受到一些东周燕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汉代举孝廉制度、"事死如事生"观念的影响,其产生的思想根源是原始社会的灵魂不灭观念。
李进
关键词:汉代明器
关于田野考古发掘的认识——以陶寺文化早期城址发掘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考古遗迹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科学的发掘也是对它的一种保护。以陶寺文化早期城址发掘为例,对田野考古发掘前需要的准备工作、如何布置探方、区分地层和编号、遗迹清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常见遗迹的清理方法以及发掘资料的整理等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于对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田野考古工作。
李进
关键词:遗迹
河北肃宁县后白寺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3
2020年
后白寺遗址位于河北省肃宁县梁村镇后白寺村西1500米,小白河东支与中支交汇处(图一)。遗址横跨小白河两岸,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2015~2016年,为配合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北段建设,在对沿线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该遗址。2017年3~11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和肃宁县文物保管所等联合对遗址进行了发掘。
魏曙光(发掘)洪猛(发掘)洪猛李海文(发掘)张海文(发掘/绘图)李帅(发掘)陈冀(发掘)王忠刚(发掘)李雅波(发掘/绘图)李进(发掘)汤艳杰(发掘)李进
关键词:夏商时期
米脂官庄汉画像石门吏图像研究
2018年
陕北米脂官庄出土大批汉画像石,其中门吏图像较多,带有丰富的本地特色以及中原文化元素。通过对其分类、图像内容、门吏组合关系、门吏图像布局位置研究,弄清汉画像石的具体内涵,汉代的物质与思想文化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李进
关键词:汉代
雄安新区东周汉代考古学文化遗存考察研究
2019年
雄安新区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发现的东周汉代考古学文化遗存丰富。以这批材料与文献资料,对雄安地区燕文化和汉文化进行了一些探讨,形成了一些认识:雄安附近的古南易水周边区域可能为临易故城所在地;燕南长城凸显了雄安在东周时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汉代雄安地区"事死如事生"观念浓厚,地主庄园经济较为发达。
李进
关键词:燕文化汉文化
2017年中华龙文化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8年
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2017年,学界对龙文化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龙文化的考古学研究、龙文化内涵及其现代转型发展、龙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异质龙文化辨析、龙文化与儒学、中国古代诗词典籍中的龙等几个方面。2017年中华龙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可拓展的空间依然很大,不仅仍需从各个角度深入展开研究,更要加强龙文化研究阵地建设。
宋永林李进
关键词:龙文化
馆藏战国汉代铜镜研究
2018年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的战国、汉代铜镜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文章对馆藏的战国、汉代铜镜进行了分类,对铜镜图案布局及其含义进行了解读,对其中的有铭铜镜进行了分析,认为战国铜镜的图案布局以及纹饰方面对汉代铜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汉代铜镜也有自己的特点;包括阴阳五行学说在内的道家思想以及融合了道家、法家思想的新儒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国、汉代铜镜的纹饰和布局。
李进
关键词:铜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