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耀坤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繁殖
  • 2篇繁殖性
  • 2篇繁殖性状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基因
  • 1篇候选基因
  • 1篇白猪
  • 1篇OPN
  • 1篇PCR-RF...
  • 1篇ESR基因
  • 1篇FSHΒ
  • 1篇FSHΒ基因
  • 1篇长白猪
  • 1篇大白
  • 1篇大白猪

机构

  • 2篇天津市畜牧兽...

作者

  • 2篇穆淑琴
  • 2篇李千军
  • 2篇王立刚
  • 2篇马墉
  • 2篇张春华
  • 2篇赵宏志
  • 2篇李耀坤

传媒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白猪和长白猪EPOR基因第4内含子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2011年
本研究以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研究对象,以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基因作为产仔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方法来检测EPOR基因第4内含子C\T突变多态性,研究此位点多态性与猪繁殖性状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在长白猪和大白猪中存在AA、AB和BB共3种基因型,在2个群体中处于中度多态。利用SAS 8.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将不同基因型与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和初生重(WB)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长白猪初产母猪BB基因型个体的WB显著高于AB、AA基因型个体(P<0.05);经产母猪BB基因型个体的TNB显著高于AB基因型个体(P<0.05);B等位基因对初产母猪TNB、NBA和WB均表现为正效应。大白猪初产母猪BB基因型个体的TNB、NBA和WB都高于AA型和AB型个体,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经产母猪AB基因型个体的WB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B等位基因对初产母猪TNB、NBA和WB都表现为正效应。
李千军王立刚穆淑琴赵宏志张春华李耀坤马墉
关键词:多态性繁殖性状候选基因
ESR、FSHβ及OPN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0
2010年
采用PCR-RFLP法对大白猪和长白猪猪群进行了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卵泡促激素β亚基基因(FSHβ)和骨桥蛋白基因(OPN)等3个与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在长白猪中,ESR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BB型个体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高,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上高,OPN基因BB基因型个体比AA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少1.20头,差异显著(P<0.05);在经产母猪中,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ESR基因总产仔数、产活仔数规律与初产母猪相反。②在大白猪群体中,ESR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AA型比BB型个体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高,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在经产母猪中,ESR、OPN及FSHβ基因全都表现出BB型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的趋势。
李千军王立刚穆淑琴赵宏志张春华李耀坤马墉
关键词:PCR-RFLP繁殖性状ESR基因FSHΒ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