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洋
- 作品数:7 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水蛭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大鼠VSMCs的影响被引量:41
- 2017年
- 为了探究中药水蛭干预作用下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实验通过生化分析仪检测中药水蛭对大鼠血脂(TG,TC,LDL-C,HDL-C)水平的调控;ELISA检测血清中TGF-β1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VSMCs的PCNA,Caspase-3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中药水蛭对VSMCs中MKK3,p38及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形态变化。结果显示,中药水蛭可使TC,LDL-C明显降低,HDL-C升高,TGF-β1,PC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Caspase-3表达上调,MKK3,p38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以及抑制内膜增厚、减少斑块形成。以上结果表明中药水蛭可能通过调降血脂,降低TGF-β1水平,影响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从而抑制VSMCs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抑制内膜增厚、减少斑块形成等环节,进而干预早期AS进程。
- 吴晶魁杨乔李洋洋谢东杰
- 关键词:水蛭动脉粥样硬化P38MAPK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细胞
- 吞咽治疗仪联合摄食训练在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吞咽治疗仪联合摄食训练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某院康复医学科在2018年5月-2021年7月间接收的65例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通过随机分配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32)和研究组(n=33)。在研究过程中,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予以摄食训练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吞咽治疗仪进行联合治疗,以1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效果;观察和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例数。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SA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WAL-QOL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的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吞咽治疗仪联合摄食训练对其吞咽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增强了患者的摄食能力,改善了生活质量。
- 郭珈妤孙文文李洋洋
- 关键词: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摄食训练吞咽治疗仪吞咽功能
-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的联合应用,创建护理方案给予配合,对于疗效的进一步提升作用明显([1])。本次研究创建最佳方案配合治疗,促进患者血糖水平的理想恢复。1资料与方法 1)选择2016年08月~2018年12月120例糖尿病患者;抽签法分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43岁~77(57.52±6.85)岁;病程4~16 (9.22±1.69)年;观察组:男43例,女17例;年龄45~76(57.59±6.89)岁;病程5~18(9.35±1.52)年;2)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将患者血糖值准确录入,之后依据动态血糖图,展开胰岛素泵治疗操作,通过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观察,对应完成胰岛素剂量调整工作,直至患者血糖水平达到理想要求([2])。
- 李洋洋
-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血糖值
-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皮肤护理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预防压疮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行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的100例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另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未有1例出现压疮,而对照组有4例出现压疮,引发压疮的主要因素包括:营养、恶露、体型、分娩至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等。结论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后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避免压疮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洋洋
-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压疮皮肤护理
- 延伸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院外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20年
- 糖尿病患者主要治疗均处于院外,因此对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对此,本研究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探身性护理干预,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平分为实验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7~75(57.06±11.86)周岁。糖尿病病程1~16(8.62±2.44)年。参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38~77(57.08±11.84)周岁。糖尿病病程1~15(8.58±2.46)年。
- 李洋洋
-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病程自我管理糖尿病患者
-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间歇导尿膀胱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间歇导尿膀胱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间歇导尿及膀胱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充盈期膀胱压力、最大尿流速率、最大尿流速率时逼尿肌压力、最大膀胱测压容积、24 h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24 h平均单次尿量、尿残余量、国际下尿路功能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 LUTS)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I-QO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充盈期膀胱压力、最大尿流速率时逼尿肌压力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速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排尿次数、尿残余量少于对照组,最大排尿量、24 h平均单次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UTS评分低于对照组,I-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有效率为84.09%,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间歇导尿膀胱训练可调节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排尿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 郭珈妤李洋洋孙文文
- 关键词: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经皮穴位电刺激尿流动力学
- 水蛭粉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水蛭粉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水蛭粉低、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饮食复合腹腔注射维生素D3法建立AS大鼠模型,治疗组同时每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8周。实验末检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ELISA法检测主动脉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取大鼠主动脉作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VSMC收缩表型标志物α-肌动蛋白(α-acti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水蛭粉可以明显降低TC、LDL-C水平(P<0.05或P<0.01),下调MMP-2和MMP-9水平(P<0.05或P<0.01),抑制平滑肌细胞α-actin表达的下调(P<0.05或P<0.01)。主动脉HE染色显示水蛭粉各组,内膜增厚不明显,有少量泡沫细胞及胆固醇结晶形成,管腔内无明显凸起的斑块形成。结论水蛭粉可能通过调节血脂,减少脂质浸润,抑制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增殖和迁移等环节,抑制内膜增厚,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 李洋洋杨乔胡耀红
- 关键词:水蛭粉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