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桓
-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代谢组学技术在风湿免疫病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被引量:5
- 2015年
-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学科,具有整体、动态、综合与分析的特点,是一种基于全局观点的整体性研究方法。该方法在中医药系列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具有优势,目前已应用于风湿免疫病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治疗风湿免疫病中药复方的干预机制、治疗风湿免疫病有毒中药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为挖掘难治、复杂性疾病的中医药临床疗效优势和特色提供了新方法、新途径。
- 周学平李桓
- 关键词:代谢组学风湿免疫病中医药研究
-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配伍减毒研究策略探讨被引量:8
- 2015年
- 探讨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配伍减毒的策略。通过分析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复方配伍减毒研究的优势,提出基于代谢组学的有毒中药配伍减毒研究方法和内容。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学科,具有整体、动态、综合与分析的特点。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在中药配伍减毒研究中表现出很大的应用潜力。在中药复方配伍减毒研究中应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应从基于药物代谢物组的毒性成分以及有效成分辨识、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毒性靶器官以及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确定、基于代谢组学的对证控毒作用机制探究、基于系统建模的毒性成分组合与配伍减毒活性之间关联性分析4个方面进行。代谢组学应用于复方配伍减毒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 李桓周学平陆艳
- 关键词:代谢组学配伍减毒
- 从中药复方配伍减毒的物质基础探讨“异类相制”理论的研究思路被引量:8
- 2016年
- "异类相制"理论源于临床,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对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异类相制理论的指导下,对中药复方配伍减毒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分析,方能阐明配伍减毒效应的内在机制。在物质基础的层面探讨中药复方配伍减毒的作用机制,应从毒性的化学成分、毒性成分的代谢、毒性物质与效应的相关性三个途径入手,充分借鉴现代科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协作,进行研究探索。
- 陆艳谢彤李桓周学平
- 关键词:中药复方配伍减毒
-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清络通痹方配伍生地黄和三七对雷公藤肝毒性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技术阐明清络通痹方中配伍生地黄和三七对雷公藤的减毒作用。方法:建立基于高效液相-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杂交质谱(HPLC-LTQ-Orbitrap-MS)的代谢组学分析测定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和肝脏中内源性代谢小分子的变化。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进行模式识别,通过比较各组生物样本观测值在OPLS-DA模型得分图上的距离,判断生地黄和三七对整方的贡献。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差异性化合物,阐明配伍药物生地黄和三七可能调控的代谢通路。结果:OPLS-DA得分图结果显示,雷公藤+生地黄组大鼠的生物样本观测值在整体上距离清络通痹方较近,提示清络通痹方中生地黄的作用明显。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差异化合物,清络通痹方中的生地黄调整了肝脏中的甘氨胆酸、牛磺酸以及溶血性磷脂酰胆碱(16∶0)等代谢物水平从而发挥了配伍减毒的作用,而清络通痹方中的三七则调整了肝脏中的硫胺素和溶血性磷脂酰胆碱(16∶0)水平从而发挥配伍减毒的作用。结论:初步阐明了整方基于中医"异类相制"理论配伍用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谢彤李桓陆艳单进军周学平
- 关键词:代谢组学雷公藤肝毒性生地黄
-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经验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证用药规律。方法:纳入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患者166例,845诊次,将全部诊疗信息录入结构化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名老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RA的核心药物及配伍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周仲瑛教授治疗RA的核心药物有青风藤、地黄、黄芪、鬼箭羽、防己、赤芍、炙僵蚕、炙全蝎、制南星、炙桂枝、黄柏等,对RA的治疗祛风除湿、清热通络、温经散寒、化痰祛瘀、扶正补虚为主。结论: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结果,充分反映了周仲瑛教授对RA病机的认识、辨证思路及组方用药特色。
- 朱亚梅李桓周学平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辨证用药周仲瑛教授
- 雷公藤“异类相制”配伍减毒作用探讨被引量:10
- 2015年
- 雷公藤是得到医学界公认的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有效药物,但由于其对多器官的急慢性毒性损害,限制了临床应用。通过对雷公藤配伍减毒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系统梳理,并试图用"异类相制"假说,从气味相制、异效相制和扶正制毒三个方面探求其配伍规律。
- 李桓周学平陆艳
- 关键词:雷公藤药物毒性配伍减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