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礼春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塔里木盆地
  • 4篇盆地
  • 2篇盐岩
  • 2篇蒸发岩
  • 2篇塔西南
  • 2篇塔西南坳陷
  • 2篇勘探
  • 2篇勘探潜力
  • 2篇构造带
  • 2篇古新统
  • 2篇白垩系
  • 1篇地电
  • 1篇地化
  • 1篇地化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解释
  • 1篇电性
  • 1篇电性结构
  • 1篇电阻率
  • 1篇断层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9篇朱礼春
  • 7篇曾昌民
  • 5篇张亮
  • 5篇陈才
  • 3篇曹养同
  • 3篇张亮
  • 2篇陈延贵
  • 2篇范秋海
  • 2篇焦鹏程
  • 2篇张华
  • 2篇冯晓军
  • 1篇屈洋
  • 1篇刘春
  • 1篇梁华
  • 1篇贾东
  • 1篇黄智斌
  • 1篇李勇
  • 1篇王斌
  • 1篇姚佛军
  • 1篇尹宏伟

传媒

  • 2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新疆地质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疆莎车盆地早古新世沉积环境演化初探被引量:1
2022年
新疆莎车盆地古新世断续海侵环境下发育阿尔塔什组巨厚的石膏岩,古新世早期盐湖沉积范围位于西昆仑及南天山山前,伴随着后期海侵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盐湖沉积范围覆盖整个莎车盆地。论文通过对西昆仑及南天山山前5口石油钻井剖面中阿尔塔什组含盐系地层开展钻孔岩屑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古新世早期盐湖中钾、钠、钙、镁、硫酸根变化趋势基本符合盐湖蒸发浓缩趋势。盐湖受海水断续注入的影响,古新世早期至少经历了2次浓缩期和1次浓缩趋势,及至少3期卤水淡化,暗示阿尔塔什组发育早期盐湖至少经历了3次不同时期的海侵过程。西昆仑及南天山山前2个含盐系剖面露头中石膏硫同位素确定古新世早期莎车盆地经历了从海相至海陆交互相蒸发岩沉积环境的转变。其中西昆仑山前中段的阿尔塔什地区为海相蒸发岩沉积环境,该时期盐湖经历了3次海侵,与钻井岩屑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相一致;莎车盆地西北部的大山口地区,经历了海陆交互相-海相-海陆交互相-海相的沉积环境转变,该区海陆交互相含盐系地层发育可能受南天山山前较高古地势控制或山区淡水补给盐湖的影响,而西昆仑山前中段的海相蒸发岩环境,反映出莎车前陆盆地阿尔塔什地区古地势低于大山口地区,造成沉积环境差异。
曹养同曾昌民李强朱礼春付经刚张亮熊宗良张华
关键词:沉积环境
塔西南坳陷古新统阿尔塔什组蒸发岩沉积旋回特征及控制因素探讨被引量:9
2015年
塔西南坳陷古新世初期广泛发育厚层蒸发岩沉积。阿尔塔什组蒸发岩为断续海侵环境下的产物,依据海侵范围扩大时蒸发岩系地层中出现的多套泥岩、泥灰岩沉积为标志,选取了坳陷内8口钻孔剖面进行沉积韵律划分及沉积旋回的识别和对比,在古新世阿尔塔什组沉积期共识别出4期次级蒸发岩沉积旋回,每个旋回基本呈现蒸发岩-泥灰岩的岩性变化,这种沉积韵律的交替转变可能与4次小规模的海侵-海退事件密切相关。钻孔剖面对比结果显出,次级沉积旋回在各钻孔中的发育情况有所不同:研究区西部钻孔多发育完整的4期沉积旋回,至Ks101井附近识别出3期,麦盖提斜坡只圈定出Ⅱ3、Ⅱ4期旋回,普遍缺失了前两期沉积旋回。在沉积旋回发育状况及厚度方面同样显示出东西向差异。研究表明,坳陷内蒸发岩沉积分布具有自西向东拓展的趋势,其沉积中心逐渐由西昆仑山前的Wx1、Wb1井一带迁移至坳陷东部麦盖提斜坡的Tc2井附近。前陆盆地基底形态和海侵-海退旋回的综合作用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各钻孔位置及蒸发岩分布迁移特征,指出阿尔塔什期海侵过程具有阶段性,海域分布范围自西昆仑山前向东南逐渐扩展,最终遍及整个塔西南坳陷。
张亮韩二斌朱礼春曾昌民范秋海吴坤曹养同焦鹏程
关键词:塔西南坳陷蒸发岩沉积旋回古新统
昆仑山前白垩系克孜勒苏群物源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对昆仑山前白垩系克孜勒苏群砂岩类型、重矿物组合及稳定系数、母岩类型和砂砾岩分布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克孜勒苏群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母岩岩性以沉积岩为主,自西向东存在乌泊尔、苏盖特和柯东3大物源区块。物源区的厘定,为昆仑山前白垩系克孜勒苏群这类低勘探层位新一轮沉积相带的精细刻画奠定了基础。
张亮刘春曾昌民陈才朱礼春
关键词:砂岩物源分析
塔里木盆地乌泊尔-克拉托地区深层电性结构与地质解释
2018年
利用基于电阻率等值性原理的薄层约束反演,并通过测井资料约束提升反演解释分辨率的方法,探讨塔里木盆地西南乌泊尔-克拉托地区油气分布区域。乌泊尔-克拉托地区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是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由于构造活动强烈,区域地质结构、地表形态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严重制约了目标层的油气勘探。通过对大地电磁剖面高分辨率处理并解释,查明了研究区地质结构和克孜勒苏群分布特征,发现了一套新生界到中生界的高低阻互层。克孜勒苏群在乌帕尔背驼盆地部分地区缺失,局部可能存在薄层分布;通过对电阻率求纵向导数方法,结合电阻率反演结果,识别出该地区的主要断裂及褶皱;根据电性特征确定了基底隆拗关系,发现乌帕尔背驼盆地最南端深部存在背斜构造。乌泊尔-克拉托地区油气勘探方向应主要在西昆仑山前的乌帕尔背驼盆地和乌帕尔断裂的下盘区域。
陈延贵邢逸群朱礼春乃国茹张亮郭家松陈才任凭
关键词:约束反演视电阻率大地电磁塔里木盆地
叶城凹陷固满构造带中新统凝析气成藏条件探讨
2014年
固满构造带目的层系为新近系中新统,上世纪80年代按照构造类圈闭的思路并无突破,之后油气勘探进展缓慢,近年来通过重新地震处理,认为构造类圈闭在该区并不发育。通过油气源、沉积体系和构造背景分析,该区中新统具备岩性凝析气藏形成的条件。为了更好的指导该区油气勘探,深刻剖析成藏主控因素,首先对地表油苗的来源分析,认为固满构造带主力烃源岩为二叠系泥岩,油气源充足,其次储集层为中新统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砂坝沉积的细砂岩、粉砂岩,中低孔、中低渗透率,盖层为与储层交互沉积的泥岩、砂质泥岩。圈闭类型为构造上倾背景下的岩性圈闭。当沟通油源的断裂与上倾砂体组成立体疏导体系时,便会形成岩性凝析气藏,具有可观的勘探潜力,是目前塔西南自柯克亚气田发现以来针对中新统目的层较现实的勘探接替区。
张亮曾昌民朱礼春冯晓军陈才
关键词:成藏条件勘探潜力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柯东1号构造白垩系原油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柯东1号构造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昆仑山前发育的断鼻型圈闭,钻探kd1井白垩系获高产工业油气流。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高含蜡中质成熟原油,甾烷中C27、C28、C29甾烷呈反"L"型分布,以C29甾烷含量高为特征,萜烷类C29、C30重排霍烷、C30未知萜烷、C24四环萜烷、Ts含量相对较高。生物标志物特征表明,该原油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据原油成熟度分析认为,该原油高分子量芳烃和低分子量的轻烃是烃源岩分别在成熟阶段与高-过熟阶段产物。因此,kd1井白垩系原油是二叠系烃源岩成熟期、高熟期两期充注的混合原油。
张亮曾昌民黄智斌陈才朱礼春沈春光吕惠贤
关键词:白垩系地化特征混合原油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周缘寒武系盐下白云岩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2018年
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地区和田河气田周缘寒武系中统发育厚层膏盐岩,其下白云岩溶蚀裂缝-孔洞型储层发育条件好。多个层系具备烃源岩发育条件,除寒武系下统玉尔吐斯组外,震旦系、南华系也是可能的重要生油层系,油气资源丰富。盐下发育多个规模较大的构造圈闭,且由于膏盐岩层的滑脱作用,断裂很难断穿盐层,后期保存条件好。因此,寒武系中统膏盐岩与下伏白云岩组成本区重要的储盖组合,勘探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曾昌民李勇范秋海冯晓军张亮陈才朱礼春陈延贵李向云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白云岩生储盖组合油气勘探潜力
塔西南坳陷中新生代蒸发岩沉积初探被引量:7
2014年
通过资料搜集、蒸发岩野外露头地质调查、石盐岩沉积特征分析及盐类矿物学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中新生代蒸发岩的分布、层位、盐类矿物组合、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塔西南坳陷石盐岩沉积呈透镜体状,主要沿西昆仑山前分布,常含有褐红色、灰绿色泥砾,泥砾岩性与吐依洛克组下段岩性一致,推测应为吐依洛克组沉积晚期海退期成盐,其层位应归属于吐依洛克组上段。石盐岩透镜体在横向分布上不连续,反映了当时塔西南坳陷内部可能存在多个古盐湖次级凹地,其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经浓缩蒸发成盐。蒸发岩矿物除石盐、石膏外,还见有杂卤石、钙芒硝等,其中杂卤石可能为后期富钾卤水交代原生石膏的产物,而乌泊1井石盐表面大量的次生钙芒硝可能为盐湖后期石盐析出阶段含钙地下水缓慢持续补给盐湖的产物。
桑洪曹养同朱礼春张华张亮姚佛军曾昌民焦鹏程姜红梁华
关键词:蒸发岩上白垩统古新统塔西南坳陷
断层相关褶皱在塔里木盆地玛东地区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玛东褶皱-冲断带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早古生代褶皱冲断带之一,也是塔里木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褶皱—冲断带浅部构造由于遭受强烈剥蚀,为玛东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样式和变形机制研究带来巨大的挑战。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定量化建立了断层形态和褶皱形态几何学和运动学的关系,是一种有效的利用断层形态来推测褶皱形态的方法,为恢复玛东地区被剥蚀区域的构造形态提供了可能。文中详细介绍了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并将其应用于玛东地区的典型构造中,建立2种玛东地区构造变形模式。最后结合工业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认为玛东地区的主要构造样式是断层转折褶皱,并分析了构造样式对油气圈闭的影响。
王斌汪伟朱礼春尹宏伟屈洋贾东李长圣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断层传播褶皱断层转折褶皱塔里木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