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高脂
  • 4篇高脂饮食
  • 3篇易化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紧张
  • 2篇血管紧张素
  • 2篇肾素
  • 2篇子代
  • 2篇子代大鼠
  • 2篇紧张素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异常
  • 1篇心病
  • 1篇心率
  • 1篇心率变异
  • 1篇心率变异性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异常
  • 1篇血管紧张素系...
  • 1篇血管异常

机构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5篇房志琴
  • 2篇王亚玲
  • 2篇彭伟
  • 1篇彭伟
  • 1篇袁桂莉
  • 1篇曹佳

传媒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神经药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孕期高脂饮食易化子代大鼠心血管异常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肥胖发生率在各年龄、性别及种族人群中均逐渐升高,同时肥胖也困扰着将近1/3的孕期妇女。孕期胎儿营养环境直接影响子代的发育和成长,孕期肥胖和高脂饮食可提高子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最新研究表明,孕期高脂饮食可诱发子代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促使其发展为高血压。外周脂肪组织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炎症因子表达异常参与了子代高血压的发生,然而参与子代高血压形成的中枢位点及机制还不清楚。室旁核(PVN)和穹窿下器(SFO)为脑内重要心血管核团。大量研究证实PVN参与充血性心衰与高血压的调节。穹窿下器(SFO)是一个缺乏血脑屏障的室周器官,和血脑屏障内参与心血管调节核团如室旁核和视上核(PVN/SON)有直接的纤维联系。该文综述了母亲肥胖或营养过剩诱发子代高血压的中枢机制研究进展。
房志琴彭伟
关键词:孕期肥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母鼠高脂饮食易化雄性子鼠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升压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验证母鼠高脂饮食通过上调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表达,来增加成年雄性子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敏感性,并易化AngⅡ引起的高血压。方法:雌性成年SD鼠随机分成高脂组和标准饮食组,与健康成年雄鼠交配,高脂饮食组孕前4周、孕期和哺乳期进行高脂饮食,普通饮食组各时期均普通饮食喂养,所有雄性子代分为两组:高脂饮食子代组(OHH)和正常饮食子代组(OCC),所有子鼠断奶后均标准饮食。子代出生当天称体质量,3周龄时检测脑终板(lamina terminalis,LT)和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中RAS成分。10周龄时脑室插管检测中枢对AngⅡ敏感性,并慢性灌流AngⅡ观察升压应答。结果:高脂饮食较正常饮食组脑中RAS成分表达增加,对急性脑室注射AngⅡ后的升压效应更敏感,对慢性灌流AngⅡ的升压应答更明显,且慢性灌流AngⅡ后RAS成分表达增加更明显。结论:母鼠高脂饮食通过上调雄性子鼠脑RAS表达,使中枢对AngⅡ敏感性增加,并易化AngⅡ引起的高血压。
房志琴王亚玲王亚玲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孕期和哺乳期高脂饮食易化子代大鼠高血压生成的中枢机制研究
大量证据表明母亲肥胖或高脂饮食与成年子代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相关。外周脂肪组织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和促炎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
房志琴
关键词:高血压中枢神经肿瘤坏死因子-Α高脂饮食
文献传递
生命早期高脂饮食诱发鼠成年后糖代谢异常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生命早期包括孕期和哺乳期营养不良对子代一生有长远影响,早期高脂饮食在成年时患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风险明显升高,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基因改变只能部分解释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仅从基因和环境因素很难解释糖尿病急剧上升的发病率。随着对中枢胰岛素抵抗认识的增加,认为中枢对调控外周葡萄糖稳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可能是一种表观遗传学机制。综述了生命早期高脂饮食诱发鼠成年后糖代谢异常的机制。
房志琴王亚玲彭伟
关键词:生命早期高脂饮食糖代谢异常
心脏康复锻炼对冠心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分析心脏康复锻炼对冠心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运动与冠心病患者睡眠状态及自主神经功能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PSQI评分大于7分的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康复运动组及药物治疗组各40例,另选取冠脉造影结果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入院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PSQI评分。康复运动组给予冠心病药物治疗及心脏康复运动治疗12周;药物治疗组给予冠心病药物治疗及心理暗示12周,必要时给予睡眠药物治疗;对照组不给予康复锻炼及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对康复运动组和对照组行HRV及PSQI评分检测。结果治疗前康复运动组和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HRV较低,PSQI评分较高(P<0.05);治疗结束后康复运动组PSQI评分降低,HRV指标升高,与康复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HRV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睡眠紊乱患者存在自主神经紊乱,心脏康复运动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
叶琳袁桂莉曹佳郑卫伟房志琴
关键词:冠心病自主神经功能心率变异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