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雄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铁路
  • 2篇动车
  • 1篇地铁
  • 1篇调度
  • 1篇调度方式
  • 1篇动车段
  • 1篇动车组
  • 1篇修程
  • 1篇修制
  • 1篇修制改革
  • 1篇选型
  • 1篇选型研究
  • 1篇整备
  • 1篇中国高速铁路
  • 1篇铁路动车
  • 1篇铁路动车组
  • 1篇客车技术整备...
  • 1篇客车整备所
  • 1篇高速铁路
  • 1篇车辆

机构

  • 4篇中铁二院工程...
  • 1篇中国铁路经济...

作者

  • 4篇张雄
  • 1篇王利军
  • 1篇王利锋
  • 1篇谢林

传媒

  • 2篇中国铁路
  • 1篇城市轨道交通...
  • 1篇高速铁路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车辆均衡修模式对地铁车辆段设计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为了使地铁车辆段工程设计方案更好地适应目前广泛采用的均衡修作业模式,需分析车辆均衡修设计对地铁车辆段设计的影响。方法:针对均衡修模式下的地铁车辆段,梳理了均衡修模式的修程、作业流程及作业时间,提出了工程设计时的均衡修修程及作业时间建议。提出设计规模和检修车数量计算方法,对相关线路及设施的配置方案开展研究。通过对系统修模式和均衡修模式的车辆检修周期、作业内容、作业时间和作业流程分析,比较两种模式的设计规模和检修车数量计算结果,以及所需的线路及设施,总结均衡修模式带来的影响。结果及结论:车辆均衡修模式与《地铁设计规范》规定的车辆检修修程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车辆段的设计规模、配属车数量及线路设施需求等。采用均衡修模式后,轻型检修台位数量可降低18%,检修车数量可降低57%。可见,地铁车辆段工程宜按照均衡修模式进行设计。均衡修模式下应取消定修线,不承担车辆大架修作业的车辆段可取消静调线,停车场不应因为均衡修而增加试车线。现行《地铁设计规范》不适应均衡修模式,建议对相关条文进行修订。
张雄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设计
中国高速铁路动车段及运用所设计技术发展被引量:12
2020年
动车段、动车运用所是高速铁路网的重要保障设施,本文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我国铁路动车组配置以及动车段、动车运用所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分析了我国动车段、动车运用所的工程设计特点和技术发展路线,并对动车组运行交路、动车组修程修制改革、动车运用所调度方式进行研究,对动车段、动车运用所的工程设计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对完善动车段、动车运用所的设计方法,进一步发展设计技术、创新设计理念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王利军王利锋张雄
关键词:动车段调度方式
铁路客车技术整备所线路配置规模研究
2024年
合理确定铁路客车技术整备所的整备线和车底停留线配置规模,对于节约用地和降低工程投资非常重要。TB 10029—2009《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规范》第4.3.2条规定,按入所列车数量确定线路数量,并给出相应的计算表。结合规范修订工作,采用线性回归法和概率分析法对线路配置规模进行研究,并对该条规定在当前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研究结论如下:(1)按照列车运行图确定客车车底出入客车技术整备所的时间,分析其最大车底停留数量,从而确定整备线和车底停留线数量之和的方法,是确定客车技术整备所线路数量的准确方法。(2)按照入所车底数量和配置系数确定线路数量方法可行,全路客车技术整备所计算平均数量与运行图分析法计算结果的误差为0.3%~7.5%,符合性较好。(3)将3种计算方法应用到具体铁路客车整备所时,全路各所的均方根误差为25%~27%,该误差受运行图编制主客观因素影响,由各客运站列车终到/始发时间分布规律差异造成,可通过运行图调整来适应。
张雄张正舟
成都—都江堰铁路动车组选型研究
2010年
成都—都江堰铁路(以下简称成灌铁路)是"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工程,具有明显的市域铁路特征。目前我国市域铁路还未形成完整的技术规范和系统标准,车辆选型是决定线路技术标准的重要因素。成灌铁路动车组选型研究不但对本线建设有着实际意义,而且对我国市域铁路技术体系的建立,促进市域铁路发展也具有参考价值。通过对成灌铁路客流需求、运输组织特点的分析,研究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动拖比、座席布置、定员、车门布置,以及国内主型动车组的适应性,提出选型建议。
张雄谢林
关键词:动车组选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