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誉艺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物
  • 3篇药师
  • 2篇药学
  • 2篇药学监护
  • 2篇头孢
  • 2篇头孢他啶
  • 2篇下呼吸道
  • 2篇下呼吸道感染
  • 2篇临床药
  • 2篇临床药师
  • 2篇菌药
  • 2篇抗菌
  • 2篇抗菌药
  • 2篇抗菌药物
  • 2篇抗栓
  • 2篇抗栓治疗
  • 2篇呼吸道感染
  • 2篇氨曲南
  • 1篇碘造影
  • 1篇碘造影剂

机构

  • 10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张誉艺
  • 6篇翟晓波
  • 4篇鲍思蔚
  • 3篇张小刚
  • 3篇何志高
  • 3篇陈丹霞
  • 2篇崔敏
  • 2篇李莉霞
  • 2篇张在丽
  • 1篇黄宇峰
  • 1篇白荣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获得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1例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报道了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发生两次腹腔大出血,第二次腹腔大出血凝血因子检查显示凝血因子Ⅴ活性为0.7%,Ⅴ抗体为8.0 BU,并确诊为获得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经查阅文献后分析了该患者发生获得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的原因,可能与感染、输血浆及抗生素的使用相关,通过血浆置换与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凝血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文对获得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的治疗方案进行文献查阅,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思路。
陈丹霞张誉艺张小刚翟晓波
关键词:抗菌药物血浆置换免疫抑制治疗
分娩时伴脑出血患者的药学监护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重症分娩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分娩时伴脑出血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结合脑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及用药禁忌进行降压药物的选择;患者存在子··且脑出血面积较大,予抗癫··治疗,考虑戊酸雌二醇潜在诱发癫··的不良反应、丙戊酸与卡马西平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及卡马西平可能导致的皮疹,临床药师协助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借助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基因检测等手段,对患者治疗方案进行优化,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结论临床药师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从药物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等为切入点,对重症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保障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张在丽王轶李莉霞张誉艺崔敏
关键词:药学监护脑出血药物相互作用分娩
鲑降钙素注射液致药物热1例
2024年
报道1例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的鲑降钙素注射液致药物热的病例。患者,女性,68岁,因“反复腰痛20余年,左下肢麻木无力加重1月余”入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变、腰4椎体向前Ⅰ°滑脱。入院后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予抗感染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临床药师会诊,建议更换抗感染治疗药物。经治疗,患者各项炎症指标水平下降,但仍有发热。临床药师查阅相关文献,考虑患者发热可能是由鲑降钙素注射液引起的药物热,建议停用鲑降钙素注射液。临床医师采纳建议,停用鲑降钙素注射液,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好转出院。
张小刚鲍思蔚张誉艺陈丹霞翟晓波马雅斌
关键词:药物热临床药师
1例血小板减少的严重肾功能不全的肺栓塞伴房扑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的药学监护
2021年
1例患有房扑和冠心病并怀疑肺栓塞的患者需进行抗栓治疗,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肾功能状况,结合患者基础疾病,为其制定抗栓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临床药师建议及时调整抗栓方案,医生采纳了临床药师的意见,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血小板、凝血等指标,此后患者血小板逐渐回升、肾功能改善、病情逐渐稳定。临床药师在工作中与医生积极配合,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实现了患者的个体化给药,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陈丹霞张誉艺张小刚马雅斌
关键词:肺栓塞血小板减少肾功能不全抗栓治疗
SICU临床药师参与1例全胃切除术后复杂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严重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全胃切除术后复杂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针对该患者进行病原菌分析,培养结果分析,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剂量、疗程、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的过程和体会。结果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实践可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患者在外科监护室(SICU)用药期间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转入普通病房时感染得到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能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张誉艺赵理思白荣张靓
关键词:腹腔感染尿路感染
2种抗菌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决策树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氨曲南、头孢他啶2种抗菌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决策树分析原理对氨曲南与头孢他啶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2种方案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种治疗方案的总成本分别为5 022.14元和4 578.29元,有效率为87.94%和79.46%。每治愈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所期望的成本分别为8 851.30元和7 671.39元。结论: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高于头孢他啶,但头孢他定的经济学成本优于氨曲南。
何志高鲍思蔚张誉艺翟晓波
关键词:成本-效果决策树氨曲南头孢他啶下呼吸道感染
氨曲南与头孢他啶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荟萃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评价氨曲南与头孢他啶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 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获得相关检索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2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荟萃分析(Meta)结果显示,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头孢他啶组(RR=1.15,95%CI为1.09~1.21);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RR=1.03,95%CI为0.98~1.09;RR=0.66,95%CI为0.39~1.12)。结论 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头孢他啶。
鲍思蔚张誉艺胡燕鸣翟晓波何志高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氨曲南头孢他啶
对1例腹膜透析伴左下肢截肢术后患者的药物治疗分析与药学监护
2019年
本文介绍临床药师参与1例腹膜透析伴左下肢截肢术后患者的诊疗过程,分析腹膜透析伴左下肢截肢术后药物治疗并小结药学监护的经验。临床药师结合患者腹膜透析的特殊病理状态,在碘造影剂、抗栓药物、镇痛药物及低钾血症处理方面,从药物选择、剂量调整、给药途径等角度进行分析,提供药学建议,并进行药学监护,充分发挥了临床药师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张在丽李莉霞崔敏张誉艺王轶
关键词:腹膜透析碘造影剂抗栓治疗药学监护
伏格列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荟萃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伏格列波糖与安慰剂比较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9项研究2357例病人纳入系统评价,伏格列波糖单药治疗降低HbA1c水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数差(MD)=-0.28,95%CI(-0.42,-0.13),P=0.000 2]。两组在控制体重方面效果相似[MD=0.10,95%CI(-0.12,0.33),P=0.37],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相对风险度(RR)=1.40,95%CI(0.97,2.02),P=0.07]。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时,伏格列波糖降低HbA1c水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MD=-1.50,95%CI(-1.98,-1.02),P<0.000 01],对于体重的控制优于对照组[MD=-0.89,95%CI(-1.58,-0.20),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80,95%CI(0.95,3.43),P=0.07]。结论:伏格列波糖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餐后血糖,且安全性良好。
张誉艺鲍思蔚翟晓波何志高
关键词:伏格列波糖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脊柱手术部位早期感染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部位早期感染的病例特点,为临床药师参与脊柱手术部位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脊柱手术部位早期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及疗效。结果16例患者纳入分析,中位年龄66岁,81.25%为腰椎手术,最常见的基础疾病是糖尿病。脊柱手术部位早期感染主要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和伤口局部压痛。实验室指标提示所有患者会诊前C反应蛋白(CRP)和/或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13例患者CRP>30.4mg·L^(-1),7例患者WBC升高;病原菌检出率为43.7%,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5例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其中3例表皮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会诊后11例患者经验性使用万古霉素,静脉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均数为12 d。会诊前(术后≥4 d)CRP中位数为78.0 mg·L^(-1),会诊后CRP中位数为26.5 mg·L^(-1),会诊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4 d时CRP>30.4 mg·L^(-1)是预测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较敏感的标记物,持续地评估ESR和CRP的联合趋势是至关重要的。最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不推荐单独使用左氧氟沙星。
金丽黄宇峰张誉艺何志高翟晓波张明
关键词:脊柱疾病手术部位感染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