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峰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1篇性感
  • 1篇医疗机构消毒
  • 1篇医源性感染
  • 1篇疫情
  • 1篇疫情调查
  • 1篇源性
  • 1篇质量监测分析
  • 1篇人间布鲁氏菌...
  • 1篇土源性
  • 1篇土源性线虫
  • 1篇疟疾
  • 1篇自回归模型
  • 1篇消毒
  • 1篇消毒监测
  • 1篇流感

机构

  • 7篇三门峡市疾病...
  • 3篇河南省疾病预...
  • 3篇郑州大学

作者

  • 7篇张晓峰
  • 6篇崔法曾
  • 4篇安勇进
  • 3篇尤爱国
  • 3篇孙长青
  • 2篇唐群章
  • 1篇贾亮
  • 1篇武恕星
  • 1篇谷增齐
  • 1篇潘静静
  • 1篇郭振平
  • 1篇王丹

传媒

  • 3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10~2012年三门峡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三门峡市2010~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三门峡市2010~2012年发病率分别为85.20/10万、88.46/10万、117.42/10万;4~7月份发病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4.16%;4岁以下儿童6126例,占发病总数的93.74%。结论 2010~2012年三门峡市手足口病发病率逐年小幅上升并趋于稳定,春夏季为发病集中期,4岁以下散居和幼托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
崔法曾郭振平张晓峰
关键词:流行病学
2010-2017年三门峡市疟疾流行现况及防治措施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2010-2017年三门峡市疟疾流行现况,并探讨相关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门峡市2010-2017年疟疾个案信息、流行病学特点,探讨相关防控措施。结果 2010-2017年三门峡市共出现疟疾41例,以30~55岁男性为主;职业居前2位的为农民(36.59%)和工人(24.39%);恶性疟(70.73%)最为多见;病例来源主要为输入性(87.80%),以非洲国家(94.44%)为主;春、夏、秋3个季节有发病,但以夏季(75.61%)高发,其次为春季(17.07%)和秋季(7.32%);41例患者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发病至就诊时间中位数为6 d,但仅26.83%患者于1 d内确诊。结论 2010-2017年三门峡市疟疾高发于夏季及春季,且以输入性恶性疟为主要类型,患者多为青中年男性农民及工人;各级医疗机构及劳务服务机构等单位应联合进行疫情防控管理,且对基层单位应给予技术及专业支持,以减少疟疾的发生,并使全市各级部门能积极应对疟疾防控工作。
安勇进崔法曾黄亮张晓峰
关键词:疟疾流行病学
三门峡市某中学一起H_(3)N_(2)流感暴发疫情调查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三门峡市某中学发生的一起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感在大型人群聚集性场所暴发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和流行学调查,采用RT-PCR方法对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使用Epidata 3.1和Excel 2010进行数据整理,使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该学校此次流感暴发共搜索到流感样病例45例,总罹患率为3.85%。病例主要分布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各年级之间的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个班级中新教学楼9个班级和老教学楼13个班级均有病例报告。采集11份病例咽拭子标本中检出7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均为甲型H_(3)N_(2)病毒。结论该起事件是由H_(3)N_(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暴发疫情。学校未及时发现病例和未及时对病例进行隔离管控,是导致学校大部分班级感染的主要原因,学生之间频繁的接触和流动加剧了该次疫情。
张晓峰尤爱国安勇进崔法曾唐群章孙长青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
2009-2017年三门峡市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现况调查与防治措施分析
2018年
目的调查2009—2017年三门峡市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现况,并分析其防治措施。方法采集2009—2017年三门峡市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的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检查肠道钩虫、蛔虫、鞭虫卵,3~12周岁(包含12周岁)儿童采用肛拭法检查蛲虫卵,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6个县(市、区)共调查9714人,其中粪便样品8678份,肛拭样品1036份;2009—2017年,全市蛔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蛲虫感染率不断上下浮动,2017年感染率最低,均无鞭虫、钩虫感染,整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蛔虫感染者蛔虫卵类型以未受精卵为主,占64.18%;91.79%为轻度感染;各年龄组均存在土源性线虫感染,低龄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50岁以上中老年蛔虫感染率较高。结论2009—2017年三门峡市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感染的虫种为蛔虫、蛲虫,无鞭虫、钩虫感染。
安勇进崔法曾黄亮张晓峰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
三门峡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为防控医源性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要求对各监测对象进行样品采集、检测与评价,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2020年共监测样品1 954份,合格率为90.74%。2017年—2019年合格率分别为90.76%、85.93%、93.03%和94.06%,不同年份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灭菌器械、内镜合格率均为100.00%,物体表面、手卫生和医院污水合格率各年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监测三级医院样品1 954份,合格率为93.00%,监测二级医院样品754份,合格率为87.14%,三级医院合格率高于二级医院(P<0.05);三级医院手卫生、医疗用水合格率均高于二级医院(P<0.05)。结论建议加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提高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污水等消毒质量,达到有效预防控制医源性感染传播的目的。
谷增齐王丹贾亮刘旭张晓峰
关键词:消毒监测医源性感染
ARIMA模型在三门峡市手足口病发病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建立以三门峡市手足口病发病数据为基础的整合滑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ARIMA),并利用该模型对三门峡市手足口病的发病数进行预测。方法以三门峡市2008年1月—2017年12月的手足口病月发病数据为基础差分平稳化后经过文献查阅和验证建立最优ARIMA,并对2018年1月—12月的手足口病发病数进行预测,通过与实际值的比较评价预测效果。结果三门峡市手足口病发病预测模型为ARIMA(1,1,1)×(0,1,1)_(12),模型各项参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拟合优度检验BIC=0.287,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P=0.10),拟合效果较好。预测了三门峡市2018年1—12月的手足口发病数,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1—2月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度较高。结论拟合的三门峡市手足口病发病序列模型ARIMA(1,1,1)×(0,1,1)_(12)效果较好,可用于对三门峡市手足口病发病趋势进行短期预测。
张晓峰尤爱国潘静静崔法曾武恕星孙长青
关键词:手足口病
2009-2019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分析2009-2019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三门峡市2009-2019年布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公共卫生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地区分布图。结果2009-2019年三门峡市累计报告布病病例1005例,年均发病率3.72/10万;发病具有周期性,每年均有病例报告,3-8月为发病高峰,占病例总数的68.06%;病例主要集中在渑池县、灵宝市和陕州区;男性发病率(5.88/10万)高于女性(2.1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病以30~69岁人群为主,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农民占病例总数的87.16%。结论三门峡市布病疫情存在波动趋势,患者以中老年的男性农民为主,应针对2019年布病上升趋势,加强重点县区和重点人群布病防控工作。
张晓峰尤爱国崔法曾安勇进唐群章孙长青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