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浩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吸虫
  • 3篇吸虫
  • 2篇炎症
  • 2篇再灌注
  • 2篇鼠肝
  • 2篇鼠骨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小鼠
  • 2篇小鼠肝
  • 2篇小鼠肝脏
  • 2篇小鼠骨髓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骨髓
  • 2篇灌注
  • 2篇多肽
  • 2篇肝脏
  • 2篇肝脏炎症
  • 1篇凋亡

机构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血吸虫...

作者

  • 6篇常浩
  • 3篇季旻珺
  • 3篇徐志鹏
  • 2篇蔺玉昌
  • 2篇张帅
  • 2篇浦立勇
  • 2篇徐德智
  • 1篇陈琳
  • 1篇侯敏
  • 1篇陈璐
  • 1篇苗增利
  • 1篇杨坤
  • 1篇王清
  • 1篇肖燕
  • 1篇赵旭东
  • 1篇熊春蓉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10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血肿患者100例,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一年,记录观察100例颅脑损伤患者ADL评分、并发症、血肿清除率、存活率以及死亡率。结果:1治疗后一年内,患者ADL评分,I级43例,Ⅱ级31例,Ⅲ级14例,Ⅳ级4例,Ⅴ级3例;2手术一周后,患者血肿清除率≥90%者91例,60%≤血肿清除率<90%者7例,血肿清除率<60%者2例;3100例患者中并发肺炎6例,并发脑梗死4例,并发应激性溃疡5例;4手术后一年内,死亡患者5例,生存患者95例。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能有效降低颅内血肿患者并发症的形成,恢复神经缺损功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在临床用以治疗颅内血肿患者具有较好的前景。
徐德智赵旭东王清张帅常浩蔺玉昌
关键词:微创穿刺引流术颅内血肿神经功能
外源性IL⁃25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肠壁损伤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外源性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5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小鼠肠壁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IL⁃25组、感染组、感染+IL⁃25组。感染组、感染+IL⁃25组中每只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感染+IL⁃25组、正常+IL⁃25组小鼠于感染后或实验开始后第4周开始腹腔注射IL⁃25(0.5μg/只,隔天注射1次,持续3周)。感染6周后剖杀小鼠,取肝脏和肠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后观察小鼠肝脏、结肠病理学变化,阿尔新蓝⁃过碘酸雪夫(Alcian blue⁃periodic acid⁃Schiff,AB⁃PAS)染色观察小鼠结直肠内杯状细胞数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实时荧光定量试验(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小鼠结肠部位炎症相关因子IL⁃10、IL⁃4、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IL⁃1β等的表达水平。结果:感染6周后的肠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日本血吸虫感染后,结直肠部位出现虫卵堆积,但是在经过IL⁃25注射之后,肠道损伤减轻,虫卵堆积减少;感染+IL⁃25组小鼠肠道单个肉芽肿面积显著低于感染组小鼠,但是感染组小鼠肝脏肉芽肿面积与感染+IL⁃25组小鼠无明显区别;AB⁃PAS结果显示IL⁃25能够显著增加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肠道杯状细胞数量;ELISA、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小鼠结肠1型、2型细胞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在注射IL⁃25之后,呈现2型细胞因子表达量上升、1型细胞因子表达量下降的趋势。结论:IL⁃25可通过促进杯状细胞分化缓解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的肠壁损伤。
孙思宇杨宇轩陈璐倪杨玥常浩陈琳侯敏徐志鹏熊春蓉杨坤季旻珺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
临床病理因素对脑部胶质瘤患者外科治疗后复发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因素对脑部胶质瘤患者外科治疗后复发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脑部胶质瘤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病理分级、是否出现术前癫痫、手术切除程度、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OY-TES-1 mRNA表达以及OY-TES-1蛋白的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病理分级、术前癫痫、手术切除程度及OY-TES-1 mRNA表达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病理分级较低的胶质瘤,应在保存功能的情况下给予最大化的肿瘤切除,对于术前出现癫痫症状的患者,应及早手术干预,以延缓脑胶质瘤复发时间,术后患者定期进行OY-TES-1 mRNA检测有助于及时了解脑胶质瘤的复发情况。
张帅徐德智常浩苗增利蔺玉昌肖燕吴靓骅
关键词:胶质瘤复发
血吸虫来源多肽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缺血再灌注的药物中的应用
血吸虫来源多肽SjDX5‑271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缺血再灌注的药物、制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的药物中的应用中的应用,所述血吸虫来源多肽SjDX5‑27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血吸虫来源的多肽Sj...
季旻珺徐雪俊徐志鹏常浩浦立勇王子仪
Smurf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细胞迁移凋亡作用的研究
目的:1.研究不同病理分级胶质瘤组织中Smurf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迁移指标E-cadherin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探讨Smurf1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研究胶质瘤细胞株中Smurf1的表达情...
常浩
关键词:胶质瘤迁移凋亡
文献传递
血吸虫来源多肽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缺血再灌注的药物中的应用
血吸虫来源多肽SjDX5‑271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缺血再灌注的药物、制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的药物中的应用中的应用,所述血吸虫来源多肽SjDX5‑27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血吸虫来源的多肽Sj...
季旻珺徐雪俊徐志鹏常浩浦立勇王子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