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婧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水分
  • 1篇植被
  • 1篇入渗
  • 1篇入渗量
  • 1篇入渗特性
  • 1篇水分入渗
  • 1篇水分特征
  • 1篇水分特征曲线
  • 1篇水容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水分入渗
  • 1篇紫色土
  • 1篇累积入渗量
  • 1篇红壤
  • 1篇比水容量
  • 1篇GENUCH...
  • 1篇不同植被

机构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篇宋婧
  • 1篇林丽蓉
  • 1篇王小燕
  • 1篇李朝霞
  • 1篇王天巍
  • 1篇蔡崇法
  • 1篇李雪垠

传媒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节水灌溉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植被下黏质红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为分析不同植被下黏质红壤的持水、释水及孔隙特性,用离心机法测定了鄂南一个典型红壤坡地的8种植被地块(3种树龄的杉树、茶树、红叶石楠、无患子、油菜、桂花树)4个深度(20、40、60、90 cm)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而计算了土壤不同孔隙度,用Van Genuchten模型(VG模型)拟合水分特征曲线数据,同时获得土壤比水容量曲线。结果表明:①VG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黏质红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决定系数R2在0.9814~0.9994之间;②土壤持水能力的变化主要出现在低于500 kPa的土壤水吸力范围内,土壤释水过程大多发生在低吸力范围内(0~500 kPa)。试验坡地的土壤总孔隙度是40.4~47.0,其中毛管孔隙度约为39.2,而有效孔隙度仅为15.0左右,因此土壤水分有效性整体较差;③持水能力最好的是茶树、大杉树和小杉树3个地块,多数地块的表层土壤较深层土壤有更好的排水能力,但深层土壤的持水能力强于表层土壤。研究坡地的土壤虽然属于同一种类型土壤,但不同植被、不同深度的土壤持水能力、释水特性及水分有效性存在一定差异,在分析红壤坡地水分动态分布规律时应考虑在内。
于元芬郭明先孟飞宋婧林丽蓉
关键词:红壤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
紫色土中砾石夹层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被引量:24
2016年
为探究紫色土中砾石夹层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因素,通过室内模拟土柱入渗试验,采用一维垂直水头法研究2种砾石粒径(10~20 mm、20~76 mm)和5种砾石含量(0%、10%、20%、30%和40%)分别与累积入渗量、入渗特性和湿润锋进程之间的关系。利用Horton方程和Philip公式验证入渗特性,以及幂函数拟合湿润锋进程。结果表明:①在相同砾石粒径下,累积入渗量随着砾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对于20~76 mm粒径砾石夹层,20%砾石含量及以上含量对水分入渗的阻碍程度相似。②当砾石粒径相同时,初始入渗率、平均入渗率、稳定入渗率都随砾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砾石含量相同时,大粒径砾石夹层的初始入渗率大于小粒径砾石夹层。③砾石粒径大小与其对湿润锋的阻碍程度呈负相关。④ Horton方程对累积入渗量变化规律的验证效果要优于Philip公式;幂函数能较好地模拟含砾石夹层土壤中湿润锋的进程。
李雪垠李朝霞王天巍蔡崇法王小燕宋婧
关键词:紫色土累积入渗量入渗特性土壤水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