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滨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LU
  • 2篇真空
  • 2篇真空烧结
  • 2篇陶瓷
  • 2篇透明陶瓷
  • 2篇细粉
  • 2篇共沉淀
  • 2篇共沉淀法
  • 2篇发光
  • 2篇粉末
  • 2篇超细
  • 2篇超细粉
  • 2篇超细粉末
  • 2篇沉淀法
  • 2篇磁光
  • 2篇O
  • 2篇DY
  • 1篇形貌
  • 1篇液相
  • 1篇液相法

机构

  • 6篇宁波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辽宁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福...

作者

  • 6篇吕滨
  • 3篇陈红兵
  • 1篇石云
  • 1篇王燕
  • 1篇吴少凡
  • 1篇吕光哲
  • 1篇汪振海
  • 1篇蔡帅

传媒

  • 3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1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Dy_(2)Zr_(2)O_(7)磁光透明陶瓷的制备及法拉第效应
2024年
以自制的Dy_(2)O_(3)超细粉与市售的ZrO_(2)粉料为主要原料,经球磨混合后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平均粒径约为150 nm的Dy_(2)Zr_(2)O_(7)粉体,再经过冷等静压成型和真空烧结获得了Dy_(2)Zr_(2)O_(7)磁光透明陶瓷。研究表明,该陶瓷样品具有典型的缺陷萤石结构,在635 nm波长处的直线透过率约为68%,达到了理论透过率的88%。Dy_(2)Zr_(2)O_(7)透明陶瓷在635,780,1 064 nm处的费尔德(Verdet)常数分别为(-182±7),(-118±2),(-48±1) rad·T^(-1)·m^(-1),在1 064 nm近红外波段处约为商用铽镓石榴石单晶的1.24倍,在635 nm可见光波段处约为铽镓石榴石单晶的1.33倍。研究结果证明Dy_(2)Zr_(2)O_(7)透明陶瓷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磁光材料。
张天扬裴瑞杰石云尤博吕滨
关键词:真空烧结
(Gd,Lu)_(3)Al_(5)O_(12)∶Tb^(3+),Eu^(3+)透明陶瓷制备与发光性能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简单的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前驱体,结合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一系列镥稳定钆铝石榴石{(Gd,Lu)_(3)Al_(5)O_(12)∶Tb,Eu}透明陶瓷。将透明陶瓷加工成1 mm厚的圆片,对透明陶瓷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光致发光、透过率和衰减时间等表征。高温烧结过后,陶瓷样品仍保持稳定的石榴石相。选定313 nm作为透明陶瓷的激发波长,可获得最强的荧光发射。此外,通过对不同样品进行紫外可见荧光测试,获得了由绿光到红光的可调节发射。在313 nm激发,543 nm和591 nm的监测波长下,透明陶瓷样品均具有Eu^(3+)的毫秒级衰减时间。
孙志刚王梦瑶吕滨陈红兵
关键词:透明陶瓷稀土掺杂发光性能真空烧结
共沉淀法制备Gd3(In,Al)5O12∶Ce石榴石粉体被引量:2
2017年
将Gd_2O_3、In_2O_3、NH_4Al(SO_4)2·12H_2O和Ce_2(CO_3)3试剂溶入稀硝酸制取可溶盐混合溶液,采用NH_3·H_2O和NH_4HCO_3混合溶液沉淀剂,通过共沉淀法获得碱式硫酸碳酸复合盐水合物前驱体,经950℃以上温度烧结处理制备出立方晶系GIAG∶Ce石榴石粉体。应用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研究了前驱体所含特征官能团和热化学行为,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了前驱体经不同温度烧结所出现的物相变化,应用表面电镜和粒度分析表征了GIAG∶Ce粉体的SEM形貌和粒度分布,GIAG∶Ce粉体的荧光光谱呈现365 nm和450 nm两个发光峰,表明Ce^(3+)离子已固溶进入粉体介质晶格。
蔡帅吕滨吴冠洁汪振海陈红兵
关键词:共沉淀法纳米粉体
(Lu_(0.5)In_(0.5))_(2)O_(3):Tm^(3+),Yb^(3+)超细粉末的合成和上转换发光
2021年
先用液相沉淀技术合成Lu/In/Tm/Yb四元体系水合碱式碳酸盐类沉淀前驱体,然后将其在1100℃煅烧制备出一系列类球状平均粒度约为110 nm的[(Lu_(0.5)In_(0.5))_(0.999-x)Tm_(0.001)Yb_(x)]_(2)O_(3)(x=0~0.05)氧化物固溶体。在980 nm泵浦激光激励下这种氧化物粉体在可见光区发射出强烈的蓝青光(450~510 nm,源于Tm^(3+)离子4f^(12)电子组态内^(1)D_(2)→^(3)H_(6),^(3)F_(4)电子跃迁)和较弱的红光(650~670 nm,源于Tm^(3+)离子的^(1)G_(4)→^(3)F_(4)电子跃迁),二者的上转换过程均为双光子吸收。随着Yb^(3+)离子浓度的提高1931CIE色坐标上的发射光颜色逐渐由绿光(0.31,0.54)移向蓝光(0.01,0.19)。Yb^(3+)离子共掺提高了Tm^(3+)离子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其最佳含量为2.5%。发射474 nm蓝光和654 nm红光的粉体,其荧光寿命分别约为0.84和0.97 ms。
冯凯吕光哲吕滨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液相法
Lu_(2)O_(3):Dy和Lu_(2)O_(2)S:Dy荧光粉体的合成与发光特性被引量:3
2021年
以NH4HCO3为沉淀剂,采用简易的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非晶态前驱沉淀物,前驱体在空气中煅烧获得了立方Lu_(2)O_(3):Dy氧化物荧光粉,再在还原性气氛下对该氧化物进行硫化处理获得了六方Lu_(2)O_(2)S:Dy硫氧化物荧光粉。Lu_(2)O_(3):Dy和Lu_(2)O_(2)S:Dy荧光粉分别为纳米级类球状和无规则二维板片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Lu_(2)O_(3):Dy荧光粉呈黄绿光的发射,这源自Dy^(3+)离子4f^(9)电子组态内^(4)F_(9/2)→^(6)H_(15/2),^(6)H_(13/2)的电子跃迁,其CIE颜色坐标为(0.34,0.46);Lu_(2)O_(2)S:Dy荧光粉则呈现出强烈的蓝、绿、黄及红光发射,分别来源于Dy^(3+)离子的^(4)F_(9/2)→^(6)H_(15/2),^(6)H_(13/2),^(6)H_(11/2)及^(4)G_(11/2)→^(6)H^(13/2)电子跃迁,其1931CIE颜色坐标为(0.40,0.43)。在Lu_(2)O_(3)和Lu_(2)O_(2)S晶格中Dy^(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0.05%和1.0%(原子分数),这两个体系的荧光猝灭均是由于Dy^(3+)→Dy^(3+)之间能量互递作用导致的。相比于Lu_(2)O_(3):Dy氧化物荧光粉,Lu_(2)O_(2)S:Dy硫氧化物荧光粉有更高的发射及激发强度、更大的外量子效率和更短的荧光寿命。
许鑫鑫陈红兵任桂平吕滨
关键词:荧光粉光致发光
基于磁光应用的TbO1.81和Tb2O3超细粉末的合成
2021年
以碳酸氢铵(AHC)为沉淀剂,采用液相沉淀法结合高温热分解获得了TbO1.81和Tb2O3超细粉体。研究表明,沉淀前驱体呈现出一维纳米线形貌特征,纳米线的平均宽度随碳酸氢铵含量的增加而增长。前驱体在空气中直接加热煅烧经过脱水、脱碳和颗粒生长等过程得到了平均粒径约为140 nm的类球状TbO1.81纳米粉体;而前驱体在流动氢气气氛下加热则获得了颗粒尺寸更小的Tb2O3粉体(平均粒度约为85 nm)。碳酸氢铵与Tb^3+的摩尔比对氧化物粉体的分散有显著影响,最佳摩尔比为1∶1。TbO1.81和Tb2O3的禁带宽度分别约为1.67 eV和5.20 eV。
冯凯吕滨程红梅吴少凡王燕王燕
关键词:超细粉末共沉淀法磁光效应形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