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伟
- 作品数:19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创作内容的变迁
- 2022年
- 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再次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央视丝路题材纪录片创作在选题、内容、观念上的创作差异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巨大发展与变迁。
- 卢伟张淼
- 关键词:丝绸之路纪录片
- “性别”与“身体”:日本二战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被引量:1
- 2017年
- 日本二战电影中,女性通常以女儿(如《我对青春无悔》中的幸枝)、妻子(如《风中的母鸡》中的时子)和母亲(如《大曾根家的早晨》中的母亲)的形象出现,她们是'革命者''探求者''守护者',温柔、美丽的女性以坚忍的力量、以母性之光慰藉日本之痛。但是女性作为战争的受害者和救赎者,不仅没有反抗战争的话语权利,反而成为一种被'看'的对象,成为被男性世界排斥在外的'他者'。
- 卢伟
- 关键词:二战电影女性形象影片女儿身体性别
- 互联网背景下“区块链+影视”发展前景探析被引量:1
- 2021年
- 区块链与影视的联姻已然成为影视行业发展的有益动力,为进一步探索区块链技术对影视产业链的更新与重组作用,在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影视区块链的应用场景、生成机制和构建路径进行流程建构和综合分析,可为影视行业创造信任机制、可为影视生产提高功能效用、可为影视创作提供去中心化策略,其多样、有效的应用场景和生成机制,符合影视行业规范和内容生产的客观规律,有助于构建更加透明、高效、公平、规范的影视行业新模式。
- 卢伟夏亚亭
- 数字时代的“雅典娜”、赛博朋克女英雄——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的超级女英雄形象分析
- 2019年
- 21世纪电影中的超级英雄总是会给人以美好的期待,当科幻电影与超级女英雄形象相遇,更是令人眼前一亮。这不仅是女性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更是女性身份及地位的确立。《阿丽塔》正是以一种赛博朋克背景下超级女英雄的表征形象,一改传统女英雄的刻板印象,通过自我寻找,记忆指认,以人性战性机械的力量宣泄作为人、作为女性的力量与欲望,构建一种自我确认、个人意识觉醒的超级女英雄形象。
- 汪婧雯卢伟
- 关键词:赛博朋克
- 自媒体“微传播”环境下的影视产业探析被引量:1
- 2017年
-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中国影视产业已然面临着三个问题:从影视产业内部传承中国文化,从影视产业外部振兴产业经济,在多媒体融合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从影视剧本身的创作和市场规律出发,既要在"镜头内"寻找答案,尝试构建"镜头+X=民族文化"的分析模式,又要在"镜头外"谋求发展,尝试构建"影视+X产业"模式。此外,中国影视剧还需要构建完整的产业圈,即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症候的中国影视生态。
- 卢伟刘云飞
-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剧
- 高校影视类专业教学中“饭圈文化”纠偏教育的策略及路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近年来,“饭圈”乱象产生恶劣社会影响,制约文艺行业健康发展,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影视类专业大学生是未来的文艺从业者,也是受“饭圈文化”影响最深的重灾区,因而对他们进行“饭圈文化”纠偏教育非常有意义。应在专业教学中采取以下策略进行纠偏教育: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审美观的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 杨清健卢伟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地方二本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工匠”培养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前,中国影视行业最缺乏的人才是"影视工匠"。"影视工匠"不是简单的执行人员,而是既有执行能力又有创意的高端创作人员。地方二本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培养"影视工匠"的主力军,必须从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层面进行改革。结合长沙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办学实践,以"系列纪录片《长沙工匠》的策划与制作"为实践样本,提出了培养"影视工匠"的策略和建议。
- 杨清健卢伟
- 关键词:影视教育
- 跨界与融合:作为“供给侧”的编剧及其边界探析
- 2019年
- 融媒体时代下,影视编剧与影视行业的互动和融通得到进一步加强,作为影视创作上游的编剧的作用也是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影视编剧在时代、媒介、教学的改革中应时而变,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更好地与周边跨界融通,更好地培养具有宏观视野、能够讲述民族故事、兼有跨界思维的编剧人才。因此,从供给侧探讨影视编剧的边界问题、影视编剧跨界互动关系的梳理、教学关系的供给,以及融合思维的协同,将是一种可行的编剧改革模式。
- 卢伟刘云飞
- 关键词:跨界融媒体
- 计量电影学视阈下诗意纪录片的美学生成——以伊文思的《桥》《雨》为例
- 2023年
- 兴起于英美学界的计量电影学拓宽了电影研究的路径,该研究方法不仅是对欧美传统电影研究范式的不满乃至某种抵抗,还表明其是被数字人文背景下量化研究的热潮所驱动。从既有的文献梳理来看,计量电影学在纪录电影领域中的运用尚不多见,该方法为纪录片的形式与风格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作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人物——荷兰导演伊文思,其早期诗意纪录片作品《桥》《雨》在计量电影学定量研究方法下,开拓出了由景别、角度、剪辑构成的多维空间,由此以点带面,将早期诗意纪录片的美学生成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大量特写景别并列、新奇视角陌生化处理、更短剪辑的节奏呈现等美学特征。
- 游盼卢伟
- 论姜文电影的景观符号及其电影观念被引量:1
- 2019年
- 姜文电影中充满了隐喻性景观符号,将时代景观、人的景观和抽象景观作为符号去探讨时空和回忆层面上的不可靠记忆。这使得姜文电影具有了某种独特的符号性解读空间,他把人和景观并置起来,形成“观看和被观看”“想象与被想象”和“讲述与被讲述”三层叙事关系,把人、物、事皆视化为景观,把理、情、法都连接成故事,多元呈现、越界讲述,形成一种“人的记忆不可靠,物的世界不可信,事的做法不可取”的电影观念。
- 卢伟
- 关键词:姜文电影景观符号电影观念记忆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