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子宫
  • 2篇月经
  • 2篇月经量
  • 2篇镇痛
  • 2篇镇痛胶囊
  • 2篇散结
  • 2篇散结镇痛胶囊
  • 2篇痛经
  • 2篇子宫腺
  • 2篇子宫腺肌
  • 2篇子宫腺肌病
  • 2篇腺肌病
  • 2篇经量
  • 2篇肌病
  • 2篇胶囊
  • 2篇宫瘤消
  • 2篇宫瘤消胶囊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异常子宫

机构

  • 2篇南京市妇幼保...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刘天娇
  • 2篇吴瑛
  • 2篇吴江平
  • 1篇吴江平
  • 1篇胡晨
  • 1篇王丽君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宫瘤消胶囊联合散结镇痛胶囊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月经量、痛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观察宫瘤消胶囊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月经量、痛经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散结镇痛胶囊口服治疗,4粒/次,3次/d;治疗组则在口服散结镇痛胶囊的基础上给予宫瘤消胶囊4粒/次,口服3次/d,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后月经量的变化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子宫体积的变化、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患者经治疗1,3,6个月后月经量均有所减少,同一时间段组间比较治疗组月经量减少更为明显(P均<0.05);患者经治疗后痛经有所缓解,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痛经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子宫大小均明显缩小(P均<0.05),且治疗组子宫缩小更为明显(P<0.05)。结论宫瘤消胶囊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能改善月经量,缓解痛经,凸显出中成药论治子宫腺肌病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费春香吴江平吴瑛刘天娇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宫瘤消胶囊散结镇痛胶囊月经量痛经
366例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病理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3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366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6例的病理诊断中,器质性病变50例(13.66%),功能性病变145例(39.62%),正常子宫内膜171例(46.72%)。40~〈45岁及45~〈50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70.49%。40~〈45岁组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是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和分泌期内膜;45~〈50岁、50~〈55岁组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是单纯型增生、增生期内膜和萎缩型内膜;55~〈60岁、≥60岁常见病理类型依次是萎缩型内膜、子宫内膜癌。随着年龄增大,功能性病变和正常子宫内膜在不同年龄组的构成比逐渐减小,器质性病变在不同年龄组的构成比逐渐增大(χ2=8.38,P﹤0.05)。结论 无排卵性功血是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癌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
王丽君胡晨刘天娇吴江平
关键词:围绝经期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病理诊断
宫瘤消胶囊联合散结镇痛胶囊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月经量及痛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宫瘤消胶囊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对患者月经量及痛经的影响。方法将7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散结镇痛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宫瘤消胶囊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月经量、痛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子宫体积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76.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1、3、6个月后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3、6个月同时间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BAC评分降低更为明显。2组治疗后月经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痛经VAS评分降低,子宫体积缩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瘤消胶囊联合镇痛胶囊能有效减少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月经量,缓解痛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费春香吴江平吴瑛刘天娇
关键词:中药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