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中刚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地质
  • 5篇地下水
  • 3篇水文地质
  • 3篇铁矿
  • 3篇泥河铁矿
  • 2篇地下水质
  • 2篇地下水质量
  • 2篇地下水质量评...
  • 2篇涌水
  • 2篇涌水量
  • 2篇水质
  • 2篇水质量
  • 2篇水质量评价
  • 2篇矿床
  • 1篇地下水动态
  • 1篇地下水系统
  • 1篇地下水资源
  • 1篇地下水资源评...
  • 1篇地质特征
  • 1篇地质问题

机构

  • 10篇安徽省地质调...
  • 2篇安徽省地质矿...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1篇刘中刚
  • 2篇孙跃
  • 1篇黄永海
  • 1篇鹿献章
  • 1篇周迅
  • 1篇侯香梦
  • 1篇狄勤松
  • 1篇查琦
  • 1篇胡波
  • 1篇施成艳
  • 1篇梅泓

传媒

  • 3篇地下水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地质与资源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安徽地质
  • 1篇华东地质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淮河流域地下水开采历史与开发利用现状探讨被引量:3
2022年
安徽省淮河流域覆盖淮南、淮北、蚌埠、阜阳、宿州、亳州、六安和合肥9个省辖市的47个县、市、区,省内流域面积6.7万km^(2),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能源工业基地,又是淮河行蓄洪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对区域地下水开采历史、开采现状、开采程度与潜力进行分析,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建议。结果表明:安徽省地下水开采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北地区,大部分时期其地下水开采量占全省地下水开采量95%以上。从2018年数据分析看,安徽省的地下水开采集中在淮河流域,开采量为28.82亿m^(3),占全省开采量的96.65%;淮河流域的淮河以北地区地下水开采量为27.52亿m^(3),淮河以南地区开采地下水1.3亿m^(3),是安徽省地下水开采最为集中的地区;流域内地下水开采主要类型为孔隙水,其次为岩溶水,裂隙水最少;广大农村地区地下水的开采以分散开采为主,而城镇以集中开采地下水为主;尽管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总体不高,但局部集中大量开采或疏排中深部孔隙水或岩溶水,引发了地面沉降和岩溶塌陷等地下水环境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效利用,加大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力度,充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潜力,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地下水资源。同时重视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减少浪费,防治污染、加强管理,以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来支持淮北平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胡波刘中刚
关键词:淮河流域开采历史
安徽泥河铁矿矿坑充水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安徽泥河铁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矿体埋深大,在综合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地下水相互水力联系的基础上,从岩层性质、地下水赋存及补给条件,确定了影响矿床充水的各因素,结果可知:泥河铁矿矿体埋藏深度大,顶底板围岩为隔水层,次生石英岩含水层为矿坑充水的主要间接补给源,其多位于矿体顶板之上50 m,受矿体上部导水性极弱的闪长玢岩层的限制,补给量微弱,对矿区大部分矿坑充水影响不大。但在矿区东北部和中部地段,受开采时冒落带以及导水裂隙带的影响,对该区域矿坑充水的影响较大。此次研究填补了该矿区深层地下水含水系统研究的空白,为准确预测矿坑涌水量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刘中刚顾传胜郑立博
关键词:泥河铁矿水文地质充水因素涌水量
泥河铁矿矿坑充水因素分析
结合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在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它们之间的水力联系情况的基础上,本文从岩层性质、地下水赋存及通道条件,确定了影响矿山充水的各因素,为能准确预测矿坑涌水量的提供保证.
刘中刚孙跃雷钢
关键词:铁矿水文地质涌水量
皖南兰花岭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江南隆起带(造山带)东段的皖赣相邻区由赣东北地区与皖南地区组成,该区经历了自中元古代以来的多次造山运动,尤其是燕山运动引起了强烈的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是我国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产地。但现已查明的大、中型金属矿床基本集中于...
查琦狄勤松黄永海刘中刚
文献传递
安徽合肥地区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被引量:13
2019年
对合肥地区浅层地下水取样分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分类指标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浅层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可以直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Ⅰ类水、Ⅱ类水和Ⅲ类水)占59. 3%,经过适当处理可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Ⅳ类水)占30. 5%,不能直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Ⅴ类水)占10. 2%。在地下水评价指标中,挥发性有机指标较好,毒性重金属指标和半挥发性有机指标次之,无机毒理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较差。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化学组分主要为铁、锰、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硫酸盐和钠+钾等无机组分,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化学组分主要为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六价铬、砷、铝、碘、氯化物等无机组分和苯并(a)芘等有机组分。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原因主要为城市和乡镇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排放,农村农药、化肥使用及生活垃圾污染。
孙跃刘中刚侯香梦周迅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地下水质量评价
安徽庐江朱岗铅锌矿床环境地质问题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朱岗铅锌矿床为一个大型隐伏矿床。矿区地下水划分为4个含水岩组,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局部接受地表水体的补给。矿山开采可能引发或遭受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及热害。
岳运华刘中刚
关键词:环境地质问题水文地质热害
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铁矿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2017年
泥河铁矿位于安徽省庐江县城南约25km。地处庐枞盆地西北部边缘,紧邻郯庐断裂带,为一大型含硫磁铁矿、大型硫铁矿、中型硬石膏矿组成的多种隐伏矿床。2007-2009年,经过3年的勘查工作,共计投入钻探工作量8.33m(74个钻孔),查明该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环境地质条件中等偏复杂的复合型矿床。笔者曾有幸自始至终参加了该矿床的勘查工作。本文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该矿床工程地质特征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期对泥河铁矿未来的开采工作有所借鉴。
梅泓刘中刚岳运华
关键词:泥河铁矿工程地质特征
安徽庐枞盆地地下水系统特征及其对矿山开采影响研究
2018年
庐枞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陷带内,该区域含有丰富的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在矿产开采过程中会遇到矿坑充水问题。本文通过对区域地层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类型以具有双层结构的火山岩类孔洞裂隙水为主,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孔洞、裂隙发育不均匀,不同地区含水性差异明显,导水性差异较大。地下水具有水压高、瞬时涌水量大等特点,主要含水层与矿体关系密切,应在矿山开采中加强超前探水工作,防止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
岳运华洪文二刘中刚
关键词:庐枞盆地地下水系统地下水动态
基于GIS的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被引量:15
2016年
在对区域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地质灾害进行了风险区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共发生地质灾害体140处,其中泥石流30处,崩塌21处,滑坡20处,不稳定斜坡69处,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以及降雨量影响;徽州区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呈现空间差异性,整体上南北两端较高,中部较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徽州区北部山区,总面积约268.16 km^2,占全区面积的60.85%。该成果为区域防灾减灾管理、灾后搬迁安置、建立群防群测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施成艳鹿献章刘中刚
关键词:GIS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安徽省无为地区地下水质量评价
2019年
为查明其地下水质量现状,通过对无为地区地下水取样分析,采用地下水单指标及分类指标评价法对无为地区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无为地区地下水质量较差,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天然化学组分主要为铁、锰、铝、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COD_(Mn)、pH、砷等,分析了地下水超标原因,可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借鉴。
刘中刚郑涛
关键词:地下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