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懿
-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跗骨窦微创切口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观察
- 2021年
- 目的:比较跗骨窦微创切口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在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46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23例。A组采用跗骨窦微创切口钢板固定治疗,B组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d、12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12个月足部功能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跗骨窦微创切口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复位效果满意,固定可靠,切口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 丁懿兰林李秀平马骏毛真君吕天
- 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优势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对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0年7月收集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94例,随机抽取,分为两组,研究组49例,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5例,用常规石膏固定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FAM评分,VAS评分,骨折复位情况评价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9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3,P<0.05),VAS评分(2.67±0.53)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65,P<0.05),FAM评分(79.56±11.2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15,P<0.05),并发症发生率2.04%低,生活质量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疼痛较轻,关节运动功能恢复较好,骨折复位良好,并发症低,安全可靠,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优势。
- 毛真君兰林马骏丁懿
-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石膏固定骨折复位
-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2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此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接受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效果、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QOL量表评分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此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浅层感染,经过对症治疗后愈合,其余18例患者未出现异常情况,均顺利愈合;此次参与研究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为(88.23±8.13)分,优7例,良9例,中4例,优良率为80.00%;QOL量表评分为(86.51±8.12)分;此次参与研究的患者术后骨折均顺利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情况,术后愈合时间为(13.02±0.14)周。结论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恢复快,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意义。
- 丁懿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 掌侧入路联合背侧小切口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联合背侧小切口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们对13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 先行掌侧入路复位, 并以掌侧锁定钢板螺钉固定, 再行背侧小切口, 对背侧骨折块或关节塌陷骨折块进行显露复位。2例骨折块较小予以复位, 缝合骨膜维持骨块位置;余11例根据骨折块大小情况进行钢板螺钉、单纯螺钉或克氏针固定。结果术后13例均获得随访, 时间为6~24个月, 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 时间为8~12周, 平均10周。末次随访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量表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8例, 良4例, 中1例。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结论掌侧入路结合背侧小切口适用于治疗部分背侧粉碎、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关节面塌陷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李秀平丁懿马骏毛真君夏伟吕天
- 关键词:桡骨骨折掌侧入路背侧入路
- 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选择。方法 7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接受PFNA(39例)和DHS(40例)内固定治疗,从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本组7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8个月。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PFNA组优26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3%;DHS组优20例,良13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创伤较小,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短,DHS组术后并发症较高。结论 Evans-型及部分未累及股距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和PFNA均可选择,对-型则优先考虑PFNA。
- 孙春华丁懿徐耀增
-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股骨粗隆间骨折
- 末节指骨钻孔缝合止点法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末节指骨基底部钻孔缝合止点结合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我们对21例21指伸肌腱止点损伤患者,其中骨性止点损伤7例,腱性止点损伤14例,均采用末节指骨基底部钻孔缝合止点结合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的方法修复。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伸肌腱止点重建均获得成功,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2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指间关节畸形及肌腱止点再次断裂,2例出现关节僵硬。骨性止点损伤患者术后6-8周摄X线片示骨折愈合。根据Crawford制定的锤状指疗效评价系统评价:优9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6.2%。结论采用末节指骨基底部钻孔缝合撕脱止点结合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该方法操作简单,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 李秀平兰林马骏丁懿毛真君
- 关键词:外科手术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