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豆状核
  • 1篇豆状核变性
  • 1篇血清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酸钠
  • 1篇痰瘀
  • 1篇痰瘀互结
  • 1篇痰瘀互结型
  • 1篇歧化酶
  • 1篇患者血清
  • 1篇磺酸钠
  • 1篇二醇
  • 1篇二巯丙磺酸钠
  • 1篇肝豆状核
  • 1篇肝豆状核变性
  • 1篇丙二醇
  • 1篇超氧化物
  • 1篇超氧化物歧化...

机构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1篇方向
  • 1篇陈怀珍
  • 1篇方媛
  • 1篇王玉
  • 1篇赵漫丽
  • 1篇张静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肝豆灵片联合二巯丙磺酸钠对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丙二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肝豆灵联合二巯丙磺酸钠治疗对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的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二巯丙磺酸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豆灵片,治疗4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清MDA,SOD,24 h尿铜、神经功能评分等相关指标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MDA含量均减低,SOD活性均增加(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24 h尿铜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变显著(P<0.01),治疗组驱铜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铜蓝蛋白与铜氧化酶治疗前后变化不大。根据两组不良反应分析,发现治疗组副作用小。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降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血清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可以加强驱铜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病情进展,减轻患者痛苦。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方媛张静陈怀珍赵漫丽王玉方向
关键词:二巯丙磺酸钠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丙二醇超氧化物歧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