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
-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市血液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新冠疫情期间成都市全血采集供应情况及人群结构分析
- 目的了解2020年1月21日—2月25日成都市全血采集、供应、库存情况及献血者人群特征,分析与2019年春节同期(2019年2月1日—3月8日)比较的不同特点,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血液保障提供宝贵经验。方法查询、收集...
- 康建勋傅雪梅李文胡萍李莹刘丽
- 成都市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认知水平调查
- 2024年
- 目的调查成都市高校大学生群体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水平。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通过高校献血车进校园邀请大学生填写电子问卷的方式,选择成都市区内10所高校的1265例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年龄为18~21岁;男、女性为分别为548和717例。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参加过无偿献血,将其分为研究组(n=425,参与过无偿献血)和对照组(n=840,未参与过无偿献血)。2组学生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无偿献血知识知晓情况,无偿献血动机、感受和意愿5个方面进行调查。2组大学生的无偿献血知识、感受得分等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大学生性别、籍贯构成比等比较,采用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结果①本研究1265例大学生中,以女性(56.7%,717/1265),农村户籍(69.6%,881/1265),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83.2%,1052/1265)及非医药类专业(98.6%,1247/1265)大学生为主。1265例大学生的献血率为33.6%(425/1265)。研究组与对照组大学生的性别、专业、健康自评情况及家庭年平均收入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7.55,P<0.001;χ^(2)=8.95,P=0.003;χ^(2)=16.92,P=0.002;χ^(2)=11.18,P=0.011)。②本研究1265例大学生的无偿献血知识总知晓率为75.0%(949/1265);研究组大学生的无偿献血知识得分为(11.6±2.1)分,高于对照组的(11.1±2.4)分,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P<0.001)。③研究组大学生的无偿献血感受得分为(34.2±9.4)分,高于对照组的(29.1±8.1)分,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8,P<0.001)。④研究组425例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为奉献爱心(85.6%,364/425)和检查血型(53.6%,228/425);对照组840例大学生未参加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为时间不合适(53.2%,447/840)和认为自身不符合献血要求(50.1%,421/840)。⑤本研
- 李莹胡萍方文攀刘璇赵宗瀚肖湘周敏席光湘傅雪梅
- 关键词:无偿献血大学生动机意愿
- 成都市2010-2015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调查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成都市2010-2015年机采血小板捐献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机采血小板采集计划、献血者招募方案和指导临床用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2015年,于成都市血液中心捐献机采血小板的73106人次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本中心血站信息管理系统查询、收集及整理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年龄、性别、献血人次等资料,计算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并且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构成比差异。结果①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由6798人次增加至17684人次,累计绝对增加量为10866人次,年平均增长量为2173人次,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1%。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22.4%、28.4%、31.i%、11.6%和13.2%,其中2012年和2013年环比增长速度较高。②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男性献血者为52650人次(72.02%),女性为20456人次(27.98%),各年男性献血者均多于女性,并且所占比例均〉60%,其中2014年男性献血者所占比例最高,为76.88%(12010/i5622)。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1.483,P〈0.001)。③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各年均以18~25岁人群为主要机采血小板献血人群,其中2010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18~25岁献血人群所占比例最高,为62.80%(4269/6798)。2010-2015年,18~25岁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25~30岁和〉30~35岁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所占比例均呈增加趋势。自2012年起,有年龄为〉55~60岁献血者参与机采血小板献血,2012-2015年该年龄段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各年所占比例分别为0.46%(49/4561)、1.09%(1
- 陈吉章胡萍康建勋
- 关键词:血小板献血者
- 成都市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耗材报废原因的调查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 探讨成都市血液中心使用的3种型号血细胞分离机配套单采血小板耗材的报废原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成都市血液中心本部和天府献血屋所使用的63782套单采血小板耗材为研究对象.其中,MCS+、Amicus、Trima Accel型血细胞分离机的配套原装一次性单采血小板耗材分别为28351、15482和19949套.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启奥血站管理系统查询成都市血液中心本部和天府献血屋资源管理中的物料报废情况,统计单采血小板耗材的报废数量和原因,并且与人工登记的《机采室耗材报废统计记录》资料进行核对.单采血小板耗材的报废原因包括耗材因素(管路扭曲折皱、破损、渗漏等)和采集因素(静脉穿刺失败、机器故障、乳糜血、红细胞溢出、献血反应等).资料核实无误后,计算血小板单采耗材的报废率.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型号血细胞分离机、不同报废原因的单采血小板耗材报废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①本研究63782套单采血小板耗材中,共报废900套,报废率为1.41%(900/63782).其中,MCS+型血细胞分离机配套单采血小板耗材的报废率最高(1.83%,518/28351),分别高于Amicus和Trima Accel型的1.41%(219/15482)和0.82%(163/19949),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9.10,P<0.001;χ^2=162.15,P<0.001).②本研究900套报废的单采血小板耗材中,采集因素报废率为1.16%(738/63782),高于耗材因素的0.25%(162/63782),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28,P<0.001).因采集因素报废的738套耗材中,MCS+型血细胞分离机配套单采血小板耗材的采集因素报废率最高(1.61%,456/28351),分别高于Amicus和Trima Accel型的0.96%(148/15482)和0.67%(134/19949),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0.79,P<0.001;χ^2=164.42,P<0.001).因耗材因素报废的162套耗材中,Amicus型血细胞分离机配套单采血小板耗材的耗材因素报废率最高(0.46%,71/15482),分别高于MCS+和Trima Accel型的0.22%(62
- 叶兰洪缨胡萍
- 关键词:血小板血液安全单采血小板血细胞分离机血液报废
- 血小板献血者忠诚度调查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固定献血者比招募的新献血者更安全,且更具成本效益。我们调查高频献血人群,探讨献血服务质量评估、献血动机、献血满意度与献血忠诚度间的影响关系,以便提高献血者忠诚度。方法研究2016年1—10月捐献单采血小板>10次的献血者,邀请其参加问卷调查。问卷涉及献血动机、献血服务质量评估,献血满意度,献血忠诚度等。结果共有210献血者符合要求(男性90%,女性10%)。26—35岁(39.5%)和自由职业(38.6%)献血者最多,文化程度分布较均匀。发出210份问卷,收回144份。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模型整体拟合优度分析,得出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很好。卡方统计值与自由度之比为1.941,近似均方根误差为0.081,增值拟合指数(IFI)、非规范拟合指数(TLI),拟合度指数(CFI)的值都>0.90,均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各路径中除献血动机到献血忠诚度外,其他都达到显著性水平。质量评估对献血满意度、献血动机、献血忠诚度影响总效果依次为0.692,0.463,0.713。结论总效果影响最大的是献血服务质量评估对献血忠诚度的影响。献血服务质量评估对献血满意度、献血动机、献血忠诚度均有显著的影响。采供血机构应不断提升献血服务质量,这有助于提升献血者忠诚度,将初次献血者转化成固定献血者。
- 康建勋洪缨鲁力巩天祥李宏胡萍肖湘席光湘赵玉伟
-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献血动机
- 单采血小板耗材报废原因的分析
- 目的分析3种型号血细胞分离机使用过程中耗材报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成本,节约血源。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血液中心和天府献血屋单采血小板耗材使用和报废原因记录,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
- 叶兰洪缨胡萍
- 文献传递
- 新冠疫情期间成都市采供血工作总结及若干问题思考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市多措并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血液保障,疫情期间血液保障工作经验获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全国推广。1)新冠疫情期间成都市采供血工作面临的困难:应急能力面临挑战;血液采集...
- 康建勋傅雪梅高加良胡萍邓敏谢玲梦马婧
- 单采血小板流失献血者情况调查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调查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流失情况,以便做好单采献血者招募和保留工作。方法采用现代血站管理信息系统SHINOW9.0统计查询功能,查阅流失献血者的个人信息,用SPSS17.0软件按流失献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献血次数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电话回访以了解和分析流失原因。结果 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处于正常献血状态的10696名单采献血者中有流失献血者6372名,占59.6%;其中男性流失率(60.5%)高于女性(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9,P<0.01);各年龄段的献血者流失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7,P<0.01),其中26~35岁流失率较高为61.9%;不同职业献血者流失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33,P<0.01),其中自由职业流失率为64.4%;不同文化程度献血者流失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1,P<0.01),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的献血者人群流失率较高为65.3%;献血次数≤2次的献血者(60.0%)较≥3次的献血者(54.8%)流失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4,P=0.008);6372名流失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主要原因是手机号码变更或空号1902人(29.85%);其次是工作忙、没人通知、忘记了等1537人(24.12%)。结论本地区血小板献血者流失率较高,需提高献血服务质量和献血者满意度,加强献血后联系,尤其是初次献血者,以保留更多的献血者,满足临床需求。
- 叶兰胡萍洪缨冯伟康建勋
- 成都市63577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群特征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分析成都市2000-2016年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分布特征,为制定个性化招募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成都市2000-2016年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资料,共计63 577人。结果 63 577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男女性别比为2.06:1,18~35岁年龄段人群占献血者总人数的60.9%,学生是单采血小板捐献的重要力量。单次献血者人数占总献血人群的81.6%,3次及以上的献血者人数虽仅占总人数的9.7%,但献血量超过了总采集量的50.7%。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均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捐献频率的影响因素,男性和56~60年龄段的献血者更容易成为捐献次数大于等于6次的献血者。结论应根据人群分布特征,科学制定个性化招募方案,以实现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工作的飞跃,缓解临床血小板需求紧张的局势。
- 周敏胡萍李宏肖湘康建勋阎灵均
-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