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治国

作品数:13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遗产
  • 2篇生态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学区
  • 1篇人性
  • 1篇人性化
  • 1篇审视
  • 1篇生态保护
  • 1篇生态建设
  • 1篇视角审视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规划
  • 1篇土地利用总体
  • 1篇土地利用总体...
  • 1篇棚户区
  • 1篇棚户区改造
  • 1篇中心城
  • 1篇中心城区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融合

机构

  • 13篇沈阳市规划设...
  • 1篇沈阳城市建设...
  • 1篇沈阳市规划和...

作者

  • 13篇刘治国
  • 4篇陈晨
  • 3篇胡毅军
  • 2篇由宗兴
  • 2篇王丽丹
  • 2篇刘笑
  • 2篇杨楠
  • 1篇佟耕
  • 1篇谭许伟
  • 1篇张年国
  • 1篇李鹏飞
  • 1篇王磊
  • 1篇谢婷
  • 1篇周晓琳
  • 1篇白鹏
  • 1篇张晓科

传媒

  • 6篇规划师
  • 4篇价值工程
  • 1篇北京规划建设
  • 1篇建设科技
  • 1篇中华建设

年份

  • 5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沈阳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及实践被引量:7
2016年
城市开发边界是新常态下实现城市转型发展、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有效缓解耕地与生态保护用地压力的重要举措。文章以沈阳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工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组织模式、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提出了建议,希望有助于推动城市的转型发展。
刘治国刘笑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被引量:6
2017年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从规划内容看,城市总体规划除了包含土地利用规划的一部分内容外,还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市政设施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建设等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除了明确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外,同时确定了城市总体规划不涉足的农田用地分布,用地结构及土地占补平衡等内容。
刘治国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城镇体系规划生态建设
浅论建筑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2017年
科学与民主是现代社会核心精神的体现。本文重点探讨在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秉承科学与民主精神,将现代工业的理性、精准的特点融入到建筑生产设计中,同时创造出贴近建筑的本质要求、符合人性的建筑并保持创新,创造出符合国情、并引领时代发展的中国现代建筑。
刘治国杨楠
关键词:建筑民主人性化
沈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015年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重要的发展战略。探索具有深远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对于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带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沈阳发展现状特征与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判断沈阳市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任务需求,坚持"以人为核心、以空间为支撑、以产业为动力"发展理念,引导人口合理转移和空间分布,完善城镇体系,促进产城融合,强化支撑保障,完善体制机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沈阳发展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谭许伟刘治国张年国陈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转换遗产群视角审视工业遗产保护问题——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工业遗产保护问题日益为国内管理者及众多体学者专家所关注,倡导制定合理法律法规及保护规划,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的呼声日益高涨。沈阳市铁西工业遗产呈片区分布,遗产点之间存在着路径、肌理、事件转承的内在联系,以遗产群视角探索工业遗产保护策略,能够更有效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达到更有效、可持续保护遗产的目的。文本以沈阳市铁西区工业遗产为例,通过分析遗产名录与分布现状,提出卫工街以东、卫工街以西两大遗产群片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策略,以期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张晓科刘治国陈晨
中小学布局规划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2016年
基于沈阳市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实证研究,结合相关背景及理论研究,通过分析总结相关问题,围绕问题对新形势下中小学布局规划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进行总结,并对课题未来的发展有所展望。
刘治国胡毅军
面向精细化管理的沈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调查与对策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研究基于精细化规划管理需要,在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沈阳市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配建与分布与建设特征,了解居民使用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需求,从服务管理上对沈阳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提出规划对策。
王丽丹刘治国谢婷
关键词: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
“多规合一”下的沈阳市中心城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被引量:9
2017年
我国对于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视逐渐加强,开展了禁建区、限建区、非建设用地和结构性绿地等的规划实践,但能够落地实施、起到良好管控效果的实践甚微,而城市建成区生态保护红线的出现正填补了这一空白。与环境保护领域侧重于污染防治、环境治理不同,城市建成区规划需要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手段,并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协调,与既有的城市规划技术框架对接。文章在"多规合一"的框架下,整合相关规划的空间管制分区,提出划定中心城区生态保护红线的技术方法,以期为城市生态空间保护与管控提供借鉴。
杨楠刘治国由宗兴
关键词:中心城区
基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沈阳市结构性绿地空间布局研究
2017年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与城市结构性绿地的关系,介绍了沈阳以往规划对城市环境改善的作用,阐述了沈阳市大气污染源及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大气污染治理的两个途径,一是前端污染源治理,二是末端污染物疏散治理。在既往的研究和实际操作中,各个城市都是在围绕着前段污染治理展开大气污染治理的相关工作;而在规划层面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一直是规划行业思考的问题,本文重点以沈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为切入点,针对大气污染末端治理,结合沈阳市实践案例,尝试性的提出城市结构性绿地空间布局的对策与建议。
刘治国由宗兴王磊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沈阳旧城存量土地规划实践被引量:9
2017年
开展存量土地规划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必然要求,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文章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知入手,在梳理我国30年来存量土地规划供给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的思维方式从效率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变、规划方法从单一视角向多元服务转变、治理模式从强权治理向协作共赢转变。以沈阳为例,在存量土地规划的规划技术上基于土地"供需平衡"的角度开展总量测算;在规划方式上注重"补短板",划定多元化的存量政策区,释放城市新动能;在实施操作上,由政府主导向"协同共治"转变,构建面向实施的存量空间治理体系。
刘笑刘治国王丽丹周晓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