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志强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伊利扎罗夫技...
  • 1篇屈曲
  • 1篇屈曲挛缩
  • 1篇屈曲挛缩畸形
  • 1篇转移术
  • 1篇腱转移术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屈曲
  • 1篇膝关节屈曲挛...
  • 1篇膝关节屈曲挛...
  • 1篇挛缩
  • 1篇挛缩畸形
  • 1篇脑瘫
  • 1篇脑性
  • 1篇脑性瘫
  • 1篇脑性瘫痪
  • 1篇痉挛
  • 1篇痉挛型
  • 1篇痉挛型脑瘫
  • 1篇畸形

机构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1篇余兰伟
  • 1篇陈妍
  • 1篇王清玉
  • 1篇李良华
  • 1篇韩大为
  • 1篇许志强
  • 1篇樊璠

传媒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改良腘绳肌后置术治疗痉挛型脑瘫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改良腘绳肌后置术治疗痉挛型脑瘫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0例痉挛型脑瘫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15例,采用传统腘绳肌后置术)和改良手术组(15例,采用改良腘绳肌后置术,即将半腱肌后置于腓肠肌内侧头起点处),两组患者软组织松解术后均联合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矫正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自软组织松解术后第7天开始调整牵伸外固定支架,每次撑开约0.2°,3次/d;直至屈曲挛缩畸形矫正至过伸10°位并维持3周,期间每2周摄X线片测量膝关节屈曲挛缩度数;拆除Ilizarov外固定支架后,佩戴下肢膝关节铰链支具至少3个月,至膝关节行走功能满意后去除.临床疗效评价采用Dimeglio标准,对关节疼痛指数、行走功能指数、屈膝畸形程度及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分.结果 30例患者(60膝)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经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治疗后矫正至膝关节伸直0°~-5°,均达到预期矫正效果;拆除Ilizarov外固定支架后60膝关节活动度均接近正常,屈曲100°~135°,伸0°~10°.去除膝关节铰链支具后直立位屈膝角度-1.2°~13.3°,平均7.32°±3.41°;其中4例(8膝)出现屈膝角度10°~15°的复发.临床疗效采用Dimeglio标准,在关节疼痛、行走功能、膝关节屈曲畸形程度及关节活动范围方面,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术式的矫形效果均良好.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在关节疼痛、膝关节屈曲畸形程度及关节活动范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行走功能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改良手术组在行走功能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 采用改良腘绳肌后置术联合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治疗痉挛型脑瘫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在改善患者行走功能方面较传统术式疗效更好,且能简化手术切口,减少创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
王清玉许志强陈妍樊璠赵炳瑞余兰伟李良华韩大为
关键词:脑性瘫痪膝关节腱转移术伊利扎罗夫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