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磊

作品数:8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水文
  • 4篇水文模型
  • 4篇小流域
  • 3篇流域
  • 3篇空变
  • 2篇山洪
  • 2篇径流
  • 1篇单位线
  • 1篇氮磷
  • 1篇底泥
  • 1篇营养盐
  • 1篇水动力
  • 1篇水文过程
  • 1篇瞬时单位线
  • 1篇中小流域
  • 1篇下垫面
  • 1篇临界流速
  • 1篇率定
  • 1篇煤矿
  • 1篇煤矿采空区

机构

  • 8篇河海大学
  • 5篇中国水利水电...
  • 4篇中国科学院西...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湖南省水利水...

作者

  • 8篇文磊
  • 5篇刘昌军
  • 2篇郭良
  • 2篇庾从蓉
  • 2篇钟小燕
  • 1篇周剑
  • 1篇吕娟
  • 1篇张顺福
  • 1篇余钟波
  • 1篇丁留谦
  • 1篇孙东亚
  • 1篇王船海
  • 1篇苏志诚

传媒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冰川冻土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小流域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及参数区域化方法研究被引量:24
2021年
针对山丘区中小流域洪水预报面临的产流机制混合多变和模型参数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缺资料地区的中小流域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CART的参数区域化方法。在小流域地貌水文响应单元划分基础上,利用GARTO非饱和下渗计算模型,从超渗/蓄满机制的平面混合、垂向混合和时段混合三个方面构建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并采用机器学习CART方法进行模型参数区域化研究。选取不同地貌类型区的15个流域和河南省19个小流域实测降雨径流资料分别对模型适用性和参数区域化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与国内外8个水文模型的对比验证,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模拟平均纳什系数为0.78,比其他模型提高约20%;利用本模型和CART参数区域化方法在河南省19个流域计算的平均纳什系数为0.70,比参数随机移植结果提高了35%,本模型和参数区域化方法在山丘区中小流域洪水模拟中应用效果较好。
刘昌军周剑文磊文磊郭良郭良丁留谦
关键词:机器学习方法
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及其在小流域洪水模拟中的应用——以四川省、甘肃省的4个小流域为例被引量:5
2021年
近年来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断增加,基于GIS和遥感数据的水文模型为山洪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DEM和遥感数据提取小流域基础属性并划分地貌水文响应单元,利用垂向混合产流计算产流量,采用包气带非饱和土壤计算下渗,建立垂向上的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利用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模拟四川省和甘肃省4个流域多场次洪水过程,通过SCE算法进行参数率定和产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模拟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纳什效率系数均超过0.8;四川和甘肃两省小流域受到下垫面信息影响,主导产流成分不同。模型能够提供较为精确的山丘区流域洪水预报。
张相芝周剑文磊
流速对太湖河道底泥泥沙、营养盐释放规律影响实验研究被引量:34
2017年
河湖中的底泥作为二次污染源,影响河道水环境.太湖河口及调水区河流底泥泥沙、营养盐的释放扩散受水动力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用环形水槽模拟河道的水动力条件的改变,通过实验研究悬浮泥沙、总溶解氮磷(TDN,TDP)和总氮磷(TN,TP)浓度在不同流速条件下在水体中的变化情况,从而掌握底泥泥沙、营养盐在不同流速下的释放特性.本研究按照泥沙的起动标准,把相对应的流速分为"个别动"、"少量动"以及"普遍动"流速,对应不同的泥沙悬浮量以及营养物质的释放量.研究显示高于起动流速下营养盐的动态释放较低于起动流速下的静态释放.泥沙的悬浮量与营养物质的动态释放过程密切相关.TDN、TDP释放量和最终平衡浓度随流速呈对数关系;TN、TP平衡浓度随流速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加.整个释放过程为,0~30 min的释放前期为孔隙水释放,营养物质释放量大且速率快;后期为再悬浮颗粒物释放,释放量小且速率减慢,达到平衡之后,营养盐浓度基本稳定.营养物质的空隙水释放与在悬浮颗粒物释放的比例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钟小燕王船海庾从蓉文磊段佩怡
关键词:底泥氮磷水动力临界流速
HEC-HMS模型在缺资料地区山洪预报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以桃河阳泉小流域为例,探索了HEC-HMS模型在缺资料地区山洪预报的应用可行性。产流模块采用Green-Ampt模型、坡面汇流模块采用SCS单位线、河道汇流模块采用运动波,通过流域DEM、土壤、土地利用等下垫面信息获取了主要参数,构建了山洪预报模型。在1970—2015年的流量系列中筛选出14场典型洪水场次,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验证期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均小于10%,平均纳什效率为0.88,对于起涨和退水速度快的单峰型洪水,模拟效果较好,通过下垫面信息获取的模型参数准确有效,达到了山洪预报的技术要求。
邢子康马苗苗文磊刘昌军刘昌军吕娟
关键词:水文模型参数率定
小流域暴雨山洪水文模型与水动力学方法计算比较分析被引量:33
2019年
针对小流域暴雨山洪精细模拟问题,提出了小流域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以小流域为单元构建了暴雨山洪分布式模拟模型,开发了可视化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型软件FFMS和水动力学计算软件FHMS。以宝盖寺小流域场次暴雨洪水计算为例,分别采用水文学和水动力学方法计算了小流域暴雨山洪过程,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计算精度、效率、实用性等。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水文与水动力学方法均可实现小流域暴雨山洪的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基本一致;(2)对于无资料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水文学建模速度快,计算效率更高,水动力学方法建模和计算效率更低;(3)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暴雨洪水形成机理、演进过程模拟方面,水动力学计算结果更加精细和准确;在山区中小流域洪水预报预警方面,水文学方法更加实用。
刘昌军文磊周剑赵悬涛郭良魏永强
关键词:暴雨山洪
连续API模型在沂河临沂站径流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7年
洪水模拟和预报对于流域防洪、灌溉和供水等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API模型模拟沂河临沂站流量过程。基于该站2006~2012年(共7 a)的降雨和流量资料,建立了降雨径流相关图,根据时段径流差求得时段净雨量;用瞬时单位线进行汇流计算得到流量过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和评定。结果表明,连续API模型在该站模拟效果较好,合格率在70%以上,确定性系数大于0.9,可以用于作业预报。
钟小燕文磊余钟波
关键词:瞬时单位线径流预报
国产多源降水融合及其在小流域暴雨山洪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20年
近期,国家气象中心推出了中国自行研制的多源降水融合产品,理论上,此产品的出现可有效解决国内缺乏监测站点区域的洪水预报预警问题,但是国产降水融合产品在这个领域应用较少,且其数据精度及其在暴雨洪水过程模拟的效用有待进一步评估。本文选取湍河上游后会水文站控制流域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模块化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型,以站点降水和国产融合降水作为模型的输入,其中国产融合降水是基于地面雨量站、雷达、FY-2气象卫星三种数据源融合而成,对后会流域2018年两场实测洪水过程进行模拟,用以评估国产融合降水信息的水文模拟效用和数据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国产融合降水产品在降水落区的把握上具有较高的精准度,但在数量上相对于站点观测数据具有一定程度的低估,在两个洪水过程中分别为13.1%和3.4%。在流域径流模拟方面,此融合降水产品具有较高的精度,两场洪水过程的确定性系数均在0.8以上,分别为0.84和0.91。国产多源融合降水产品在无资料流域洪水预报的问题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可为评估、改善国产融合降水数据的质量提供案例支撑和技术参考。
赵悬涛刘昌军文磊王文川
关键词:径流模拟水文模型
构建考虑煤矿采空区特殊下垫面的水文模型并在山西省小流域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的增加,作为中国最主要的煤矿开采省份,山西省的煤矿开采量也一直在增加。但长期以来不合理和不科学的煤层开采,导致全省许多地区出现了煤矿采空区和伴生的地表裂隙。同时山西省内许多流域观测资料显示河道径流明显减少,水库存储量下降。认识煤矿开采,这一重要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考虑煤矿采空区特殊下垫面的水文模型意义重大。收集山西省几个典型小流域的煤炭开采、遥感、水文资料,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煤炭采空区引起的裂隙和塌陷在山坡上会增加地表优先流,在河道上会导致明显渗漏现象。基于以上对煤炭开采对水文过程影响的认识,发展了考虑煤矿采空区特殊下垫面的水文模型,并在山西芦庄小流域进行了模型验证与应用研究。此研究方法对认识人类活动可能引起水文过程的变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发展的模型也可以推广到具有类似水文过程的地区,对由于不合理的煤炭开采受到影响的流域进行水文分析和预报。
文磊刘昌军庾从蓉周剑张顺福
关键词:煤矿开采水文过程水文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