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玥
-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大叶冬青皂苷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大叶冬青皂苷G(Latifoloside G)、大叶冬青皂苷C(Latifoloside C)及苦丁皂苷G(Kudinoside 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情况,为大叶冬青皂苷在体内运输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小分子与蛋白的结合机制、结合模式、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等,采用圆二色谱法研究蛋白质的构象变化。结果表明:三种皂苷均能有效猝灭BSA内源荧光,Kudinoside G为静态猝灭,Latifoloside G、Latifoloside C为动态猝灭。随着三种药物小分子浓度的增加,BSA的内源荧光强度降低,两种温度下BSA的最大发射峰皆发生轻微蓝移,三种皂苷的发射波长皆由347 nm蓝移到345 nm,三种皂苷与BSA结合能力的顺序为Latifoloside G>Latifoloside C>Kudinoside G。Kudinoside G与BSA之间主要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Latifoloside G及Latifoloside C与BSA之间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发现Latifoloside G和Kudinoside G两种小分子与BSA的结合能力与C-28位所连的极性基团有关,且齐墩果烷型的Latifoloside C比Kudinoside G更易于插入到BSA的疏水腔中。圆二色光谱表明,三种皂苷与BSA的结合均可使BSA内部结构环境发生改变,α-螺旋含量增加,微环境极性减小,疏水性增加。
- 焦安妮于敏关玥倪帅帅焦连庆
-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荧光光谱法
- 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2
- 2016年
-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对槲寄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槲寄生中含有黄酮、萜类、生物碱等小分子化合物,及槲寄生凝集素、壳多糖结合蛋白及槲寄生毒肽等高分子化合物;槲寄生有抗肿瘤、调节免疫、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
- 关玥孙长波李慧萍张晶
- 关键词:槲寄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苦丁皂苷L、苦丁皂苷N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苦丁皂苷L(kudinoside L)、苦丁皂苷N(kudinoside 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结合和转运的机制及BSA二级结构变化情况。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kudinoside L、kudinoside N与BSA间荧光猝灭机制;采用圆二色谱法研究BSA二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kudinoside L、kudinoside N均能有效猝灭BSA内源荧光,猝灭类型为动态猝灭,分子间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两个化合物与BSA各形成1个结合位点。此外,kudinoside L与BSA结合后,BSA中的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增加;kudinoside N与BSA结合后,BSA中α-螺旋和无规卷曲含量减少,表明上述两种皂苷与BSA结合后,BSA内部结构环境均发生了改变。
- 胡夏恬倪帅帅焦安妮于敏关玥张凤清焦连庆
-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法
- HPLC法同时测定大叶冬青中6种三萜皂苷成分的量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在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化学成分研究基础上,建立测定大叶冬青中大叶冬青皂苷F(latifoloside F)、大叶冬青皂苷H(latifoloside H)、大叶冬青皂苷C(latifoloside C)、大叶冬青皂苷D(latifoloside D)、苦丁冬青皂苷F(kudinoside F)、苦丁茶冬青皂苷E(ilekudinoside E)6种三萜皂苷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onda Cract ODS-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35℃。结果 6个皂苷分离度良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52%~100.96%,RSD<2%。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为大叶冬青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 关玥冯琳琳于敏赵春芳张晶焦连庆
- 关键词:大叶冬青
- 独一味的有效成分及临床应用情况
- 中药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e (Benth.) Kudo]为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是我国藏、蒙、纳西民族常用药之一,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学者们研究表明,独一味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环烯醚萜...
- 关玥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