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光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理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锻件
  • 2篇气动
  • 2篇气动热
  • 2篇气动热环境
  • 2篇热环境
  • 1篇等离子体
  • 1篇锻环
  • 1篇锻件质量
  • 1篇对等离子体
  • 1篇沿晶
  • 1篇沿晶断裂
  • 1篇氧化物夹杂
  • 1篇整流
  • 1篇中国航天
  • 1篇中国航天事业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偏析
  • 1篇气体辐射
  • 1篇前缘
  • 1篇热化学

机构

  • 10篇中国运载火箭...
  • 3篇航天材料及工...
  • 2篇长安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杨光
  • 3篇聂春生
  • 3篇周禹
  • 3篇李宇
  • 2篇李丽
  • 2篇李煦
  • 2篇刘宗杰
  • 1篇谢国君
  • 1篇韩露
  • 1篇陈其峰
  • 1篇逄锦程
  • 1篇于明星
  • 1篇顾云军
  • 1篇李东东
  • 1篇赵瑞
  • 1篇赵良
  • 1篇王玉叶

传媒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兵工学报
  • 1篇宇航学报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航空学报
  • 1篇军民两用技术...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宇航材料工艺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0CrMnSiA钢锻件性能不合格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30CrMnSiA钢锻件力学性能检验不合格。本文对不合格试样和合格试样进行了对比观察、断口分析、能谱扫描、显微硬度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不合格拉伸试样为脆性断裂,断面存在条带状分布的沿晶断裂区域;沿晶断裂区域Cr、Mn、Si元素的偏聚加剧了P、Sn、Sb、As等杂质元素的偏聚程度,导致晶界脆化,发生了高温回火脆性。
李煦李东东刘宗杰逄锦程杨光
关键词:沿晶断裂高温回火脆性
1420铝锂合金锻件质量管控措施
2017年
文摘1420铝锂合金锻件主要失效类型有成分偏析、氧化物夹杂和延迟开裂。本文根据失效分析的结果,结合对锻件从生产、检验、存放到最后加工为成品的整个工艺流程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9个方面的质量管控措施,防止失效故障的发生,有效地提高了1420铝锂合金锻件的质量可靠性。
李煦李丽韩露杨光刘宗杰
关键词:成分偏析氧化物夹杂
整流帽布局对全动舵附近流动结构及热环境分布规律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基于局部外形优化改善空气舵附近区域局部热环境,可明显提升高马赫数飞行器热防护系统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整流帽的应用作为高马赫数飞行器全动舵流动与气动热特性优化的有效手段,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建立一种适用于高马赫数完全气体可压缩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该方法开展整流帽布局及几何参数对全动舵附近流动结构及热环境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并通过带整流帽布局的平板-全动舵模型激波风洞测热试验对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高速来流流经整流帽时将产生激波减速,在整流帽下游激波迅速膨胀分离,空气流动速度和加热能力均显著降低;从整体上看,设置整流帽能够显著降低整流帽展向宽度范围内的全动舵及附近平板气动热环境;随着整流帽楔角减小,全动舵气动加热整体呈恶化趋势;随着整流展宽增加,全动舵气动加热进一步减轻。
檀妹静杨光李宇周禹曹占伟闫昊檀姊静
关键词:热环境数值模拟
气体辐射与流场耦合对火星进入热环境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火星大气物理化学模型,求解带辐射源项的三维热化学非平衡N-S方程,对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进入过程中的高温流场和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气体辐射与非平衡流场耦合效应对流场和热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流场热化学非平衡效应显著,CO_(2)气体发生大规模离解,高度低至28.5 km仍存在热力学非平衡效应;2)热力学与化学非平衡效应的影响均与表面催化特性相关,完全催化热流要高于完全非催化热流50%以上;3)高温流场中的CO组分会产生较强的气体辐射加热,辐射热流与对流热流的比值为15%~45%,靠近肩部区域比值最大;4)气体辐射对非平衡流场的冷却效应使激波脱体距离减小;与非耦合方法相比,采用耦合方法得到的辐射热流降低约12%~25%。
聂春生聂亮杨光袁野
关键词:气体辐射火星大气气动热环境
高马赫数前缘激波-激波干扰被引量:1
2023年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及激波极曲线方法开展高马赫数平板-后掠前缘流动结构与热环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后掠角增加,平板斜激波与后掠前缘激波相交,依次形成Ⅳ、Ⅴ、Ⅵ类激波-激波干扰。整体上随着后掠角增加,激波-激波干扰引起的局部压力、热流增量逐渐减小,但过渡型Ⅳ类激波-激波干扰诱导干扰区热流、压力可能低于典型Ⅴ类激波-激波干扰。激波-激波干扰诱导热流随攻角增加而增加,随雷诺数增加而降低。同时,建立了基于临界折转角的高马赫数前缘激波-激波干扰类型判别准则,判别结果经过数值模拟结果验证。形成了高马赫数前缘激波-激波干扰关系、干扰位置及干扰类型图谱,能为高马赫数飞行器总体方案和气动外形设计与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檀姊静檀妹静付斌柳天祥杨光闫昊程响
关键词:激波干扰气动热环境
飞行器热解炭化材料烧蚀产物对等离子体流场的影响规律被引量:5
2022年
高速飞行器表面防热材料在气动加热产生的高温下会热解烧蚀,烧蚀产物进入空气边界层流场后,与流场中的高温空气发生复杂化学反应,对飞行器周围空气流场中组分浓度和等离子体分布产生影响。基于求解热化学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建立耦合烧蚀壁面的三维等离子体流场计算方法。理论预测电磁衰减测量项目第2次飞行试验(RAMC-II)的等离子体流场,并与飞行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方法的可靠性。针对升力体飞行器,分析表面材料烧蚀对等离子体流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力体头部流场的电子数密度最高,飞行器身部区域的电子密度相比头部会降低约2~3个量级,对等离子体流场贡献最重要的离子是NO^(+)和N^(+);烧蚀产物进入流场会使激波的脱体距离变大,等离子体层厚度增加;随着流动向下游发展,飞行器身部的烧蚀速率降低,但烧蚀产物对等离子体流场的影响范围变大,飞行器身部流场的电子数密度会有一定升高;随着马赫数增大,烧蚀速率变大,壁面材料烧蚀影响更加显著,其中驻点线的峰值电子数密度改变较小,但飞行器身部对称面的电子数密度会显著增大;对于成分存在差异的同一类型防热材料,烧蚀产物进入流场后对激波脱体距离和峰值电子数密度的影响存在差异。
聂春生杨光聂亮周禹赵良
2A14铝合金锻环表面裂纹缺陷分析与控制被引量:2
2017年
2A14铝合金锻环经粗加工后发现两处裂纹缺陷。对缺陷处取样并进行了断口形貌观察、能谱分析及金相组织分析,对该锻环生产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锻环的开裂模式为塑性开裂,裂纹源位于次表面,是在冷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局部开裂,在后期的存放及机加工过程中进一步扩展,形成了宏观裂纹。
李丽谢国君王玉叶杨光
关键词:锻环冷变形
气体引射效应对壁面热流和摩擦阻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烧蚀热防护材料在高热负荷下会发生热解,产生的热解气体进入到边界层中会起到降热减阻效应。首先建立壁面质量引射边界条件,验证了该边界的准确性,并针对高超声速钝楔模型,研究了不同攻角、不同引射气体对壁面热流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机理和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壁面质量引射的存在,迎风面激波脱体距离增加,高温区域远离壁面,壁面热流和摩擦阻力均降低。同时相比于空气引射,同等质量流率下热解气体引射导致的激波脱体距离更远,壁面附近的温度梯度、黏性系数和切向速度梯度也减小更多,因此降热减阻效果也更为显著,并且随着攻角的减小,迎风面质量引射的降热减阻效率有所增大。此外,引射质量流率的增加提高了降热减阻效率,空气引射的质量流率为热解气体的2倍时,两者的降热减阻效率才近乎相等。
樊宇翔赵瑞左政玄杨光杨光
关键词:高超声速计算流体力学
航天型号用危险化学品供应链规范化运行的探究与实践
2021年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各单位、各型号对危险化学品产品、进度、技术服务、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需求逐年呈现多样化。为满足用户新需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物流中心作为研究院危险化学品集中采购供应单位,积极探索小批量、多频次、长周期、全天候、全地域、不间断供应危险化学品的运作模式。但在"智慧物资、精准供应"模式高效运作的同时,所伴随的高频化供应、多样化服务下的危险化学品运输、现场做业、人员防护、场所清理等环节的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增加,其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将造成人身危害、环境污染、社会影响等严重后果。另外,危险化学品供应链不仅流程多、范围广、业务杂,而且有诸多特殊环节,进一步增加了安全风险。
王志河杨光高维川孙振
关键词:供应链危险化学品物流中心中国航天事业
高温空气热化学物理计算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对于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器,其周围空气受到强激波压缩而温度急剧升高,引起空气分子发生激发、离解、电离、复合等作用形成多组元混合气体,这种多组元混合气体的热物性参数是气动力热和电磁仿真的基础.本文针对N_(2)-O_(2)-Ar空气体系,在局域热动和局域化学平衡假设下,建立了考虑18种化学反应22组元的混合体系热化学物理计算模型,模拟了高温空气的组分浓度以及焓和比热等热力学性质,研究了高温空气的离解、电离、复合等化学反应以及焓和热容等物性参数随温度和密度的演化规律,发现了空气稀薄程度的增加有利于化学反应的发生以及因高温引起化学反应导致的热容和比热比波动变化现象,并对飞行器高速飞行时驻点处的空气组分、压缩比、温度、热容以及比热等参数随飞行速度的变化给出了预测.这些结果和规律性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高速飞行器周围稀薄空气因强激波压缩产生高温诱导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现象及作用机理.
杨光檀妹静聂春生李宇周禹李潞宁于明星顾云军陈其峰
关键词:高温空气热化学模型热物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