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佳佳 作品数:8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张仲景方药服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张仲景方药服量控制方法,为提高中药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提供依据。方法对详细整理归纳的263首有明确方药记载的内服仲景经方的药物剂量和服用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运用SPSS24.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63首有明确方药记载的内服经方中剂型各不相同,其中汤剂200首,散剂41首,丸剂22首。汤剂单次服用剂量以每服1升(相当于现代200 m L)最为常见,并常根据方药特点灵活变动。散剂分煮散和服散2种,其中煮散,多用以水七合和一升煮散顿服,亦有以水半盏或一盏半;服散,多服1方寸匕。丸剂分煮丸和服丸2种,煮丸多水煮一丸;服丸药量多以知为度,亦或定时定量服用。每日服用次数以日三服最为常见,其他日服次数为1、2、4……10次。服药时间以定时服药、每日三服最多,此外亦有顿服、平旦服、日夜连服等特殊定时服药,以及少少含咽、不拘时等不定时服药方式。结论医圣张仲景常依据临床病症的复杂性及患者个体的差异性,遵循"以知为度、中病即止"的方药服量控制原则,选择合适的中药剂型,确定合理的单次服用剂量和服用间隔时间(每日服用次数和服药时间),因人制宜,随症施量。 傅延龄 宋文杰 范佳佳关键词:剂型 藏药三臣散对细菌性肺炎的抑菌作用及抗炎抗氧化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三臣散(Sanchen Powder,SCP)单独及SCP联合万古霉素(vancomycin,VAN)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范佳佳关键词:抗炎 抗氧化 MRSA 藏药 基于中风病不同阶段热毒与炎症反应相关性探讨中医药防治中风思路 被引量:14 2021年 热毒是中风病诱发、病情险恶、发展迅速、难以治愈、预后不佳的关键原因,风、火、痰、瘀之毒交织在错综复杂的中风病网络结点中相互影响、最终造成动态、多维、复杂、多变的临床复杂证候特征,是形成中风病的热-毒-中风模式的重要病机,与中风病过程中一系列炎症反应及其并发症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本文拟从中风热毒论出发,探讨热毒在中风病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以及分析中风病不同阶段热毒与炎症反应的内在联系。在中风病治疗的过程中,关注“热毒”证候的动态变化过程,在中风病不同阶段调控热毒,预防未生之毒、排除蓄积之毒、控制毒之伴侣,特别是要抓住热邪化毒的关键时期,清除热毒、减轻炎症级联反应,对于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胡梦玲 任小巧 范佳佳 范佳佳 刘媛媛 陈蔚关键词:中风病 热毒 毒损脑络 炎症反应 中医药防治 基于慢性轻度不可预知性温和型应激的C57BL/6N小鼠抑郁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索慢性轻度不可预知性温和型应激(CUMS)法建立抑郁症C57BL/6N小鼠模型的条件,观察不同时点该模型行为学变化,对该模型进行评价和优化。方法:对C57BL/6N小鼠进行连续8周的CUMS应激来诱导其抑郁状态。分别在造模3、5、8周时通过糖水偏好实验(SPT)、旷场实验(OFT)、强迫游泳实验(FST)、悬尾实验(TST)等行为学实验,观察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发现各时点CUMS组小鼠一般状态均较差,出现毛发脱落、体型瘦小、活动减少等;造模3、5、8周时均出现糖水偏好率下降,FST和TST不动时间的延长,OFT垂直运动次数减少等,提示CUMS组小鼠出现快感缺失、绝望感及探索能力下降;造模8周时出现OFT水平运动总路程缩短、运动速度减慢,提示CUMS组小鼠出现了自发运动能力下降。结论:CUMS应激可以成功建立C57BL/6N小鼠抑郁模型,并且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C57BL/6N小鼠的抑郁表现逐渐加重。 约日古丽·麦海提 任小巧 范佳佳 李鑫 刘媛媛 毛萌藏医药学的择时防治观念在卒中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0年 藏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用药经验,围绕三因、五元等学说构建了认识宇宙万物、脏腑内外、疾病变化,以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医学框架和以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为重要内容的药性理论框架;以此指导临床组方用药;强调自然界大宇宙与人体小宇宙相应的"天人相应"观念,并依此选取合理、准确的养生保健、用药时间,尤其是疾病治疗中考虑与饮食时进食时间相配合、与疾病的病情发展阶段相结合、与使用的治疗方法结合、与疾病发病的季节相结合或与一天的时间变化相结合选择服药时间;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或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藏医在卒中防治中根据一年"六季"或一日不同时段的隆、赤巴、培根的蓄、息、发的节律性变化,择时进行药物或食物的调治,以治疗或预防卒中的发生的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邓志云 胡梦玲 范佳佳 范佳佳 刘媛媛 约日古丽•艾买提 赵慧辉 武慧超 赵慧辉关键词:藏医药 择时用药 卒中 甘草致水肿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的医案研究 甘草为临床最常用中药之一,“生用气平,补脾胃不足而泻心火(火急甚者,必以此缓之)。炙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炙甘草补益的功效为主,生甘草以清热解毒为主,配伍其它药物使用功效更为显著,但是由于其内含甘草酸,在临床使用... 范佳佳关键词:甘草 水肿 医案 文献传递 《吴鞠通医案》桂枝运用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吴鞠通医案》中桂枝的运用规律。方法人工检索《吴鞠通医案》处方中含有桂枝的医案,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并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1.4),采用系统集成的频次分析与关联分析对所纳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筛选,本研究共纳入医案320则,吴鞠通对于桂枝的运用主要见于痰饮、痹证病症中,辨证以寒证、饮证、湿证及脉络瘀阻证为主。运用桂枝的医案中,以胸胁部症状出现频次最高;脉象以弦脉、细脉、紧脉及其相兼脉为多。吴鞠通对于桂枝的运用呈现宽范围的用量特点。结论 吴鞠通擅用桂枝,重视脉象对于桂枝运用的指导意义;其冲破明清小剂量运用桂枝的限制,据病情轻重而灵活调整桂枝的用量;且善于把握桂枝的温通之性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刘旎 范佳佳 刘阳 王超 傅延龄关键词:桂枝 吴鞠通 数据分析 用药规律 经方药物用量增减相关问题之探析 2019年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存在明确的单味药物用量增减的情形。药物用量增减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一是症状兼变,即在原病证上出现新的症状,或者原有症状的轻重程度发生改变,或者某症状为阴性/不复存在;二是病情轻重缓急;三是患者体质强弱。药物用量增减可能会带来方剂功效主治的改变。 刘阳 刘旎 范佳佳 倪胜楼 傅延龄关键词:药物用量 经方 伤寒论 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