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玉米茎秆压碎强度遗传改良效果被引量:2
- 2017年
- 以Non-Reid群骨干自交系PH4CV、PHB1M、B12和Dom群骨干自交系昌7-2、M5972、丹598、F349为基础材料,育成改良系JD1、JD2、JD3、JD4、JD5。试验于玉米灌浆初期对5个改良自交系与7个亲本自交系进行取样,研究了影响玉米茎秆压碎强度的因素及改良系在茎秆压碎强度这一性状上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玉米灌浆初期茎秆压碎强度随茎秆基部节位的上升呈下降趋势,且节位越往上,下降越明显;在植株茎秆各性状中,单位节间干物质量对茎秆压碎强度影响最大,可作为判断茎秆压碎强度的重要指标;在5个改良系中,JD5的改良效果最明显,JD2和JD3的改良效果比较明显,JD1和JD4的改良效果不明显。
- 徐新任雪娇栾奕苏义臣李蓉杨伟光
- 关键词:玉米改良系茎秆
- 不同密度下Reid改良系的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被引量:6
- 2017年
- 以6个Reid改良自交系为母本,5个Non-Reid、DOM自交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设6.0,7.5,9.0万株/hm^2密度梯度,对单株产量的F_1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密度下,玉米单株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低密度下单株产量杂种优势较高,随密度增加,杂种优势降低,但改良系J1959在高密度下杂种优势却较高。杂交组合×密度的互作极显著存在,组合J2111×5AD宜在6.0万株/hm^2、J1959×5AD宜在9.0万株/hm^2能充分发挥增产作用。配合力方面,6.0万株/hm^2密度下,改良系J2111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为7.09;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密度下,改良系J1959一般配合力效应均最高,分别为7.18和13.48,说明改良系J1959更适于密植环境;组合J1959×5AD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随密度增高而增高,分别为-2.14,3.13,9.32,组合J2111×S122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随密度增高而降低,分别为6.04,-2.19,-9.47,表明前者适于高密度环境,后者适于低密度环境。
- 董莹杨巍任雪娇李蓉王立萍徐新杨伟光
-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配合力
- 不同异交率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录组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不育系异交结实率在杂交制种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异交率差异显著的两个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为研究对象,在盛花期对其成熟花苞进行转录组测序。经比较分析,筛选出1925条差异基因,其中1361条差异基因注释到GO分类的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30个分支中,主要涉及生物过程、催化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氧化还原过程和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864条差异基因注释到KEGG分类的114个代谢通路中,主要包括代谢途径通路、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通路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其中包括13个次生代谢通路,主要为苯丙烷类生物合成以及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过对差异显著、富集基因数目较多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进行分析,进一步挖掘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到影响花色的基因FLS1,推测花色会影响昆虫对花粉的传播,从而影响异交率。本研究期望有助于解析影响大豆异交率的生物合成通路及明确异交率分子机制。
- 李蓉林春晶林春晶丁孝羊彭宝赵国龙赵丽梅张春宝
- 关键词: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异交率转录组测序代谢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