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承阳

作品数:1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权利
  • 5篇未成年
  • 5篇未成年人
  • 4篇权利保障
  • 4篇犯罪
  • 3篇侦查
  • 3篇辩护
  • 3篇辩护权
  • 2篇刑事
  • 2篇讯问
  • 2篇侦查阶段
  • 2篇认罪
  • 2篇审判
  • 2篇实证
  • 2篇司法
  • 2篇诉讼
  • 2篇强制辩护
  • 2篇嫌疑
  • 2篇嫌疑人
  • 2篇律师

机构

  • 16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沈阳职业技术...

作者

  • 17篇李承阳
  • 1篇马琳
  • 1篇元虹

传媒

  • 1篇广西政法管理...
  • 1篇青年记者
  • 1篇潍坊学院学报
  • 1篇山西省政法管...
  • 1篇中国卫生法制
  • 1篇辽宁公安司法...
  • 1篇云南警官学院...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贵阳市委党校...
  • 1篇河南司法警官...
  • 1篇工会博览(理...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公安海警学院...
  • 1篇山西青年职业...
  • 1篇青少年学刊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9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疗纠纷中律师调解员的介入机制研究
2018年
医疗纠纷的调解式处理是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师调解员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医疗纠纷中的律师调解员存在着医疗知识不足、身份界定模糊、调解权限不明等问题。应当加强律师调解员的筛选与培训、明确律师调解员的功能与职责并完善与之相关的配套制度,使医疗纠纷中的律师调解员介入呈常态化机制发展。
李承阳胡友利元虹
关键词:医疗纠纷律师人民调解员调解
审判中心主义视阈下的审辩关系探究被引量:2
2017年
近年来审辩关系呈现对抗、冲突的形态,现有的诉讼构造、审判性质和辩护功能都是诱发因素。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势必会影响我国现有的审辩关系和权利体系,权威型法官的建立一方面对审判公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求律师的辩护活动回归理性,通过加强审判方和辩护方之间的沟通、监督、职业流通,最终构建出理想的审辩关系。
李承阳
关键词:审判中心主义
浅析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关系
2009年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期间,两者分别处在保证制度不同的阶段,相互衔接,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研究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诉讼时效及保证期间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就诉讼时效与保证期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李承阳
关键词:保证期间诉讼时效
毒品案件中的控制下交付问题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在司法改革背景下,毒品案件中的控制下交付措施需要受到"审判中心主义"的约束,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毒品案件的审判过程中是否采取过控制下交付措施会成为辩护方的辩护理由,而法院不仅对控制下交付措施成立的认定概率低,也通常会混淆控制下交付措施与诱惑侦查措施两者的概念。在对毒品案件中控制下交付措施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后,旨在通过完善控制下交付措施相关的法律规定、明确控制下交付措施的犯罪形态标准、构建控制下交付措施适用的证据体系以及建立控制下交付措施适用的内部审查机制等措施予以改进。
余海卫李承阳
关键词:控制下交付毒品案件犯罪形态
受贿案件中影响量刑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重庆地区为例
2017年
以重庆地区法院2016年审理的49例案件为样本,初步分析得出该地区受贿犯罪的社会危险性程度不突出,在刑罚上呈现量刑轻缓化特征的结论。通过SPSS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受贿金额对判处实刑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取保候审对适用缓刑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同时,在法教义学与实证分析的双重考察下,受贿案件量刑中存在着犯罪情节虚置化、量刑过程异常化、财产刑适用模糊化等问题,通过刑事一体化的解决思路,提出了设置严密的量刑标准、构建科学的量刑方法、强化量刑说理机制的运用等解决方案,以期最终实现受贿案件量刑规范化的目的。
李承阳杨洪智
关键词:受贿罪数额情节量刑规范化
台湾地区的少年刑事审判制度及其对祖国大陆的借鉴价值
台湾地区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类案件,被具体划分为保护案件与刑事案件,其审判制度全面贯彻“以保护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并由此开辟出了案件“繁简分流”模式之外的“保护分流”机制,使未成年人保护案件与刑事案件在法院前置调查后分属于...
李承阳
关键词:未成年人审判程序审判制度
文献传递
侦查阶段被讯问人权利保障的困境与出路
2018年
随着司法体制的改革,侦查阶段被讯问人的人权保障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在与新制度的衔接和受现有制度的影响下,被讯问人的权利保障仍然存在着非法审讯现象难以遏制、辩护权利保障不充分、录音录像制度存在缺陷以及侦查权利监督不足等问题,在比较域外制度的同时,提出禁止非人道的讯问方式、建立沉默权制度、扩大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适用范围、加强驻所检察官的侦查介入等措施予以完善。
李承阳
关键词:侦查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司法体制改革
认罪认罚案件中律师介入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进路被引量:2
2018年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行二元化的律师帮助模式,值班律师和辩护律师共同起着维护被追诉人合法权益的作用。从试点状况来看,目前该类案件中律师介入的理论内涵需要进一步厘清,同时,在实践中的功效发挥也应通过限制律师的程序否决权、明确律师缺席的法律效力、拓宽值班律师的参与渠道、构建层次性的法律帮助体系等措施予以落实。
李承阳
关键词:辩护权
侦查讯问程序的规范化进路
2018年
我国的侦查讯问程序目前面临着非法审讯现象仍未遏制、录音录像制度存在缺陷、侦查权利监督不足等问题,在借鉴域外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国国情基础之上,应当通过禁止非人道的讯问方式、扩大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适用范围、加强驻所检察官的侦查介入等措施予以完善。
李承阳马琳
关键词:侦查讯问程序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
地方检察院员额制改革之反思
2018年
员额制改革打破了检察院现有的利益格局,出现了新一轮的权力配置和划分,目前员额制改革已在地方检察院全面推进和展开,落实地方检察院的员额制改革,需要转变检察人员的思想观念、确立公平的入额遴选方案、建立完备的绩效考评制度、构建合理的员额检察官退出机制以及完善我国的司法责任制度。
杨洪智李承阳
关键词:检察官司法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