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
- 作品数:23 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地震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新疆地区近震震级与面波震级经验关系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2010~2018年M_(S)≥3.5的500个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重新量取计算近震震级M_L和面波震级M_(S),并对新疆地区分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区域近震震级与面波震级之间的关系,为定量研究地震震级奠定基础。同时,将新疆台网和中国地震台网都存在的震级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疆台网和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M_L震级差值主要分布在-0.2~0.1,M_(S)震级差值主要分布在-0.4~0.2。
- 金花闫新义任林曹昌军
- 关键词:面波震级近震震级震级测定
- 2018年新疆伽师M_(S)5.5地震的发震构造初探被引量:4
- 2021年
- 运用CAP方法反演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M_(S)5.5地震及M_(S)≥3.0余震的震源机制解,计算得出伽师M_(S)5.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48°,倾角83°,滑动角3°;节面Ⅱ:走向318°,倾角87°,滑动角173°;主压应力P轴方位角为3°,倾角为3°,主张应力T轴方位角273°,倾角为7°;矩震级为MW5.3。使用双差定位法对主震及余震共计129个M_(S)≥1.5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并对震源机制解和重定位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此次重定位地震结果与CAP方法反演结果的展布方向一致,地震集中分布在NEE向,因此认为节面I是此次地震的主破裂面;重定位后NS、EW和UD方向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25、0.23及0.09 km,平均走时残差为0.026 s,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5~15 km。此次地震及其余震附近地表无明显的断层出露,所以初步判定2018年新疆伽师M_(S)5.5地震可能受控于柯坪断裂带附近的隐伏断裂。
- 金花冉慧敏赵石柱闫新义
- 关键词: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双差定位
-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建筑物三维模型构建被引量:6
- 2018年
- 建筑物是地震灾害的重要受灾体,准确的建筑物空间分布信息是灾害评估、应急救援及震后重建的重要依据。建筑物基础数据的获取主要靠野外调查,耗时耗力,为更好的获取建筑物的高精度数据,本文中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区域建筑物三维模型构建,为研究区建筑物数据的获取提供支持。以无人机低空影像采集平台采集的吐鲁番市主城区影像信息为基础,基于软件平台进行航片信息与POS信息的空三解算,计算出密集的三维点云、数字正射影像及不规则三角网,进而完成研究区建筑物三维模型的构建。结果表明:此方法构建的三维模型能够反映区域真实地物地貌,数据处理过程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建立的研究区建筑物三维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区域建筑物基本信息的识别,补充了现有数据获取主要依靠野外调查的不足,数据获取方式简单、省时省力。
- 李金香温和平赵朔金花
- 关键词:无人机三维模型建筑物
- 一种虚拟地震台方位角参加偏网地震定位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地震台方位角参加偏网地震定位方法,属于偏网地震定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粗略的震中位置和实际地震观测台分布,确定虚拟地震台的位置;根据每个虚拟地震台的位置和粗略的地震震中坐标,确定每个虚拟地震台对...
- 唐明帅李艳永魏芸芸陈玉鑫李金张志斌曹昌军金花任林冯雪玲
- 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M_S6.2地震发震构造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19年
- 2016年12月8日呼图壁县发生MS6.2地震,由于初始定位误差较大,余震序列分布离散,对呼图壁地震的发震断层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CAP方法反演主震及余震中MS≥3.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余震进行重定位,得到了637个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显示,呼图壁地震主震的最佳双力偶节面解为:节面Ⅰ走向82°,倾角18°,滑动角61°;节面Ⅱ走向292°,倾角74°,滑动角98°。其中节面Ⅱ为本次地震的破裂面。重定位后,主震的震源位置被重定为(86.36°E,43.79°N),震源深度14km,根据余震的分布特点、震源机制解特征和区域构造特征,呼图壁地震的发震断层并不是南倾的准噶尔南缘断裂,而是在其北边的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断裂带上的一个反冲断层。在北天山区域内,由于构造反转的作用,存在诸多倾角在45°~55°之间的北倾的断层。根据GPS的资料显示,天山北部地区的应力在新生代晚期已开始积累,这增加了天山北部前缘的发震概率。
- 张志斌冉慧敏金花
- 关键词:震源机制双差定位
- 马场体应变气压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以马场体应变为研究对象,经小波分析对马场地震台体应变、气压不同时段相同频段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分离观测数据信号,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马场台气压对体应变的影响在周期为16~256 min和32~64 h两个卓越频段内主要表现为线性关系。
- 木拉提江.阿不来提金花
- 关键词:体应变气压小波分析相关系数
- 新疆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非天然地震特征与识别
- 2024年
- 选取2017—2023年M L2.4~3.8新疆地震台网记录的20个爆破、5个塌陷、25个地震事件,采用波形记录特征、垂直向P波初动方向、振幅比、时频分析方法开展非天然地震特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非天然地震和天然地震在时域和频域方面存在明显不同,爆破事件垂直向P波向上发育、周期小、S波的振幅和周期变化不明显、容易与面波混淆;塌陷事件垂直向P波向下、P波S波成组出现且接近、波形较爆破简单;两者震动衰减较快,面波发育。爆破Pc/Sm的值大于0.42、地震小于0.42、塌陷Pc/Sm的值大于0.62。爆破Pm/Sm的值大于0.70、地震小于0.70、集中在0.40左右、塌陷Pm/Sm的值在0.55左右;时频分析方面爆破和塌陷频率成分简单,能量峰值在4 Hz以下,频域较窄,以低频面波为主,衰减较快,呈现出“少峰”特征。地震频率成分复杂,分布在4~16 Hz之间,频域较宽,主频不固定,呈现“多峰”特征,能量分布在S波。以上识别判据为今后区分研究区内非天然地震特征提供有效参考。
- 曹昌军陈向军金花李奎
- 关键词:爆破塌陷波形特征振幅比
- 基于sPn深度震相的沙雅M_(S)4.8地震震源深度研究
- 2022年
- 采用深度震相sPn对新疆沙雅县M_(S)4.8地震事件进行震源深度计算,所得震源深度为12.6 km。采用震源机制解CAP以及PTD与单纯型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震源深度结果分别为11.3 km、14.6 km。将3种方法计算出的震源深度进行对比分析,所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与沙雅隆起造成的走滑变形层所在深度基本一致。该结论说明通过深度震相sPn计算震源深度结果较为可靠,是计算震源深度的一种快捷、准确的方法。震源深度的准确测定,利于发震构造的判别,对震源处发生破裂过程的认知有重要影响,对地震事件的分析与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 闫新义冯雪玲赵石柱金花
-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沙雅隆起
- 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M_S6.7地震前兆异常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M_S6.7地震前,喀什台栏杆乡地磁、塔什库尔干60泉浅层水温、乌帕尔岩石地温资料均出现异常。前兆异常特征为:(1)喀什台栏杆乡地磁Z分量日变幅加卸载响应比出现2次超阈值情况;(2)塔什库尔干60泉浅层水温2016年9月17日温度快速阶升0.316℃变化;(3)喀什乌帕尔乡岩石地温20.65 m、23.06 m测项观测数据均出现较大幅度变化。
- 木拉提江.阿不来提闫玮阿里木江.麦麦提依明金花
- 关键词:前兆异常
- 天山地区特殊震相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通过对天山地区从2009年1月~2017年7月ML2.7以上3 582个地震的精确分析,选取其中具有PmP、SmS、sPn等特殊震相的地震事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sPn震相在天山地区极少作为初至震相出现,PmP震相出现的概率远大于SmS震相。同时PmP和SmS震相在喀什地区较为集中出现,sPn震相则主要发育在精河县、和静县等地区。通过重新拾取震相和定位,既为天山地区三维走时表的编制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sPn等特殊震相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 乌尼尔冯雪玲金花闫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