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淡色库蚊
  • 2篇种群
  • 2篇库蚊
  • 1篇幼虫
  • 1篇生境
  • 1篇侵害
  • 1篇密度监测
  • 1篇抗药
  • 1篇抗药性
  • 1篇抗药性研究
  • 1篇病媒
  • 1篇病媒生物
  • 1篇不同生境

机构

  • 3篇北京市疾病预...
  • 3篇北京市海淀区...

作者

  • 3篇侯威远
  • 3篇王磊
  • 3篇徐颖
  • 3篇张勇
  • 2篇刘美德
  • 2篇蔡伟
  • 1篇赵振
  • 1篇赵岩
  • 1篇应华清
  • 1篇刘丽霞

传媒

  • 2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主要病媒生物侵害状况调查
2024年
目的 了解并分析北京市海淀区不同环境主要病媒生物的侵害状况以及防鼠、防蝇设施配备情况,为北京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路径法调查蚊虫孳生地,人诱停落法监测成蚊密度,勺捕法调查蚊幼虫密度;采用目测法调查蝇类孳生地、防蝇设施和室内成蝇密度;采用鼠迹法监测室内和外环境鼠密度并检查防鼠设施;采用目测法监测蜚蠊密度、活卵鞘密度和蟑迹。采用Excel软件对监测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制作图表。结果 蚊、蝇、鼠、蜚蠊的总体控制情况达到了国家标准病媒生物控制水平B级。其中蚊虫孳生地和成蚊密度的控制水平为B级,蚊幼虫控制水平为A级;蝇类孳生地和防蝇设施达到了B级,成蝇密度控制水平A级;室内和外环境鼠密度的控制水平为A级,防鼠设施为B级;蜚蠊活虫密度、活卵鞘密度的控制水平为B级,蟑迹为A级。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主要病媒生物控制水平达到了国家标准B级及以上标准。
王磊侯威远张勇刘美德辛娟娟徐颖
关键词:病媒生物侵害
北京市海淀区2015年淡色库蚊种群密度监测和抗药性研究
201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淡色库蚊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和现场品系淡色库蚊幼虫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合理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_2诱蚊灯法监测淡色库蚊密度,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抗药性水平。结果淡色库蚊2015年全年密度整体呈现单峰曲线变化,高峰出现在7月中旬,密度为3.53只/(灯·h);各种生境中以公园绿地的淡色库蚊年平均密度最高,为2.82只/(灯·h);现场品系淡色库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仲丁威、双硫磷和敌敌畏的抗药性系数分别为16.40、13.99、2.21、1.90和13.08。结论 7月中旬是北京市海淀区淡色库蚊成蚊密度的最高峰,是防制的关键时间;现场品系淡色库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敌敌畏产生了较高的抗药性,而对仲丁威和双硫磷没有产生明显的抗药性。
蔡伟刘丽霞张勇刘美德侯威远赵岩王磊徐颖
关键词:淡色库蚊幼虫抗药性
北京市海淀区2013-2015年不同生境淡色库蚊种群密度分析
2017年
目的了解海淀区不同生态环境中淡色库蚊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为制定蚊虫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O2诱蚊灯法监测4类生态环境中淡色库蚊密度。结果海淀区2013—2015年4类生境8处监测点的淡色库蚊密度全年密度变化整体呈单峰型曲线,3年间月平均密度高峰均出现在7月,密度高峰值分别为2.58、3.97和2.58只/(台·h);3年间库蚊月平均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04,P=0.743);2013—2015每年不同生境捕获淡色库蚊的月平均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171,P=0.914;F=0.630,P=0.604;F=2.400,P=0.098)。结论海淀区4类生境淡色库蚊年消长情况基本一致,7—8月间是成蚊密度的高峰期,建议在高峰来临前及早开展防治措施,降低蚊虫密度,防止虫媒疾病的发生。
蔡伟侯威远张勇应华清赵振王磊徐颖
关键词:淡色库蚊生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