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梅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嘉兴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槲皮素对肝癌细胞Huh7的杀伤活性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肝癌细胞系Huh7的细胞杀伤活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扩增培养人γδT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实验分为对照组、槲皮素组、γδT细胞组、槲皮素+γδT细胞组、槲皮素+γδT细胞+MCL-1质粒组,LDH释放实验检测γδT细胞对Huh7的杀伤活性,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槲皮素及γδT细胞处理后Huh7细胞MCL-1的表达水平,caspase-9、caspase-3的活化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结果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γδT细胞能通过体外扩增获得。LDH释放实验显示,槲皮素处理能显著增强γδT细胞对Huh7的细胞毒性,然而在Huh7细胞中转染MCL-1质粒后,槲皮素对γδT细胞的协同效应受到明显抑制。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槲皮素处理能显著降低Huh7细胞中MCL-1蛋白的表达,以及γδT细胞+槲皮素组Huh7细胞caspase-9、caspase-3的活化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均显著高于γδT细胞组和槲皮素+γδT细胞+MCL-1质粒组。结论槲皮素通过下调肝癌细胞中MCL-1的表达来增强γδT细胞对肝癌细胞系Huh7的杀伤活性。
- 张红萍袁梅
- 关键词:槲皮素MCL-1ΓΔT细胞肝癌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基层医院临床血液学课程中的应用
- 2023年
-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首次被发现的实验室改变是血常规出现了血细胞数量、形态及分布的异常,进而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形态学检测是将血液进行涂片、染色后,通过显微镜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及分布的变化来判断,为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血液系统主要包括血液和造血器官,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会引起血液疾病,而血液疾病临床症状复杂、预后差,越早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越关键。
- 袁梅陈兴英黄晓文袁春妹毕微金利民
- 关键词:临床血液学血细胞形态学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疾病治疗及预后预后差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病房同一检验项目重复申请率中的应用
- 2020年
- 目的:探讨品管手法在降低医院病房同一检验项目重复申请率中的应用,对发生病房同一检验项目重复申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以便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方法:医院自2018年8月起实施品管圈活动,2018年1~5月为实施前,2018年8~12月为实施后,对实施前后医院病房各类检验项目重复申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生重复申请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结果:经整改措施实施后病区标本的项目重复申请率由实施前的0.94%降低到实施后的0.37%,进步率为60.64%,目标达成率为103.64%。结论:通过有效的改进措施,降低了医院病房同一检验项目的重复申请率,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费用。
- 袁春妹陈兴英张能华袁梅
- 白藜芦醇通过促进Apaf-1/caspase-9复合物的形成增强5-氟尿嘧啶对骨肉瘤CD133^+细胞亚群凋亡的诱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联合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对骨肉瘤CD133^+细胞亚群的协同杀伤效应及机制。方法:将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 CD133^+细胞亚群及相应CD133^-细胞亚群用5-氟尿嘧啶及白藜芦醇进行体外处理。MG-63细胞的相对细胞活力用MTT法进行检测;细胞凋亡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Apaf-1的表达水平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Apaf-1与caspase-9前体的相互作用。结果:5-氟尿嘧啶对MG-63 CD133^+细胞亚群的杀伤活性和凋亡诱导活性均显著低于MG-63 CD133^-细胞亚群。但联用白藜芦醇能显著提高5-氟尿嘧啶对MG-63 CD133^+细胞亚群的细胞活力抑制率。白藜芦醇处理能显著上调MG-63 CD133^+细胞亚群中Apaf-1的表达水平,在MG-63 CD133^+细胞亚群中转染Apaf-1siRNA后,5-氟尿嘧啶联用白藜芦醇的协同效应受到显著抑制。另外,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联合5-氟尿嘧啶能显著诱导MG-63 CD133^+细胞亚群中Apaf-1/caspase-9复合物的形成,从而诱导caspase-9发生活化。结论:白藜芦醇通过促进Apaf-1/caspase-9复合物的形成,增强5-氟尿嘧啶对骨肉瘤CD133^+细胞亚群凋亡的诱导。
- 张红萍袁梅
- 关键词:白藜芦醇5-氟尿嘧啶骨肉瘤APAF-1CASPAS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