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萍
- 作品数:19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我国在家教育的法律属性与法律关系
- 2020年
- 我国在家教育法律现象的出现给义务教育法律制度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在家教育法律事实亟须相应的法律予以调整和规范,而依法规范在家教育需辨明其法律属性与法律关系。义务教育阶段的在家教育法律从属于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法具有依附与从属性。在家教育法律不仅具有行政法律性质,更多体现父母、子女以及家庭教师之间的平等民事法律关系。在家教育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方面构成要素。分析在家教育法律事实中的法律属性与法律关系,可促进新的在家教育法律关系的生成,以最终完成从应然法到制定法的实现。
- 郑国萍高绣叶
- 关键词:在家教育法律事实法律属性法律关系
- 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新型府际关系构建研究
- 2019年
- 从府际关系的视角研究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师资均衡,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城乡教师师资配置府际关系主要存在纵向府际关系视角师资制度不完善和横向府际关系视角师资质量配置失衡两方面的问题。其直接原因是政府政策执行机制不完备,地方政府的自利行为以及配置缺乏物质保障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新型府际关系构建要加强政府之间的纵向管理横向协同,一方面做好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另一方面构建合作协商机制、形成跨地区执行机制、建立约束监督机制。
- 郑国萍杨玉坤张桂荣张雪
- 关键词: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府际关系
- 我国在家教育蕴涵的法律价值分析
- 202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行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造成义务教育法律制度框架下在家教育行为的合法性危机。从法律价值维度来看,儿童的全面自由个性化发展是在家教育的终极法律价值,自由与公平是核心法律价值,秩序是基础法律价值,正义是基本法律价值。充分发挥在家教育现象蕴涵的法律价值的指向功能,促进在家教育法律事实中新的法律关系的生成,有助于实现在家教育的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法性统一,最终解决在家教育行为的合法性问题。
- 郑国萍王晶
- 关键词:在家教育法律价值秩序
-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运行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源于三地供给侧与需求侧在教育资源与服务上出现严重供需矛盾,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对京津冀三地教育资源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其存在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均衡、高校分布差异造成教学资源"虹吸"效应显著、职业技术教育同产业结构协同性不高等问题。通过探寻问题根源,最后提出以下建议:建立以制度创新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激活机制、建立以人口变化为导向的教育规模调节机制、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立以产业调整为依据的教育转型升级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全教育协同联动合作机制等。
- 郑国萍李潇潇
- 滨州市S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调查研究
- 2019年
- 学生学习适应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改善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中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针对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现状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建议。
- 张雪郑国萍朱芳芳陈秀珍齐丹
-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中府际关系协调模式构建研究
- 2020年
- 府际关系分析范式适用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存在府际关系的现实困境,表征为纵向府际的政策执行梗阻、横向府际的合作低效、斜向府际的协同乏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府际关系困境成因,主要包括僵化行政区划体制的羁绊、传统区域观念的错位、利益结构差异的博弈、教育协同制度和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等方面。要构建协同共赢的京津冀教育府际关系协调模式,须理顺多重府际关系,整体性治理;重塑传统的行政文化,协同共赢;完善教育协同制度,创新教育协同体制机制;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搭建京津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 郑国萍王大江任可心
- 关键词:府际关系京津冀
- “图形的认识”教学策略研究——以“三角形的认识”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小学阶段关于图形的认识主要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能够梳理'图形的认识'内容主线,并分析特点,掌握基本教学策略,是完成教学实施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以三角形的认识为例,探讨'图形的认识'教学策略研究。
- 张雪郑国萍付东青黄冰冰朱芳芳齐丹
- 关键词:教学策略
- 小学生“影子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 2019年
-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生参与"影子教育"的实际情况,以Q市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小学生"影子教育"的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助推、学校教育存在不足、课外辅导灵活多样以及经济和家庭因素等是"影子教育"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校外辅导机构的监管、学校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家长要对子女课外兴趣方面的学习避免盲目性和从众性等建议。
- 张桂荣崔万秋郑国萍李海英王晶
- 关键词:小学生影子教育课外补习
-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供需矛盾及应对策略被引量:12
- 2017年
- 教育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内容之一,其最大障碍是供给侧提供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与需求侧的教育需求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不相匹配,出现严重的供需关系矛盾。具体表现是京津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悬殊,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不适应,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不均引发教育不公等。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需要避免教育需求侧思维误区,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破解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供需矛盾需要,在供给主体上,多元共治、明晰权责;供给内容上,调整结构、提升质量;供给方式上,精准供给,满足需求;供给环境上,提供保障,承继文化。
- 郑国萍陈国华
- 关键词:京津冀教育
- 权威评价工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价值逻辑的深层阐释被引量:18
- 2022年
-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与引领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价值已得到充分阐释,但是学界对其作为一种权威评价工具的潜在贡献并未给予深入研究。在当前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缺失一致性评价工具与方法的背景下,技能大赛既能够测评学生的技能水平,也能够诊断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展现“技能资本”的潜在价值,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并兼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功能,因此,将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工具具有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技能大赛作为一种针对学生技能水平的测评工具是对其价值逻辑的深层诠释,能够丰富技能大赛价值的研究视角,同时也是技能大赛成果和数据转化的重要形式。
- 高绣叶郑国萍
-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价值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