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文

作品数:15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林业科技项目广西特聘专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油脂
  • 2篇脂肪酸组成
  • 2篇脂肪酸组成分...
  • 2篇生香
  • 2篇树脂
  • 2篇松节油
  • 2篇松香
  • 2篇松香树脂
  • 2篇热榨
  • 2篇仁油
  • 2篇人工林
  • 2篇重质松节油
  • 2篇香樟
  • 2篇冷榨
  • 2篇馏分
  • 2篇浸提
  • 2篇Β-蒎烯
  • 1篇得率
  • 1篇油茶
  • 1篇油茶果

机构

  • 15篇广西壮族自治...
  • 6篇广西大学
  • 2篇湖南省林业科...

作者

  • 15篇吴建文
  • 11篇陆顺忠
  • 10篇黎贵卿
  • 9篇关继华
  • 7篇李秋庭
  • 5篇邱米
  • 3篇苏骊华
  • 3篇杨素华
  • 2篇吴际友
  • 2篇杨漓
  • 2篇王军锋
  • 2篇江燕
  • 1篇赖锋
  • 1篇陈震华
  • 1篇陈崇征
  • 1篇谢刚
  • 1篇时胜德
  • 1篇黄宁
  • 1篇黄建国
  • 1篇武建云

传媒

  • 4篇广西林业科学
  • 2篇林产工业
  • 2篇食品工业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化工技术与开...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叶烯精馏过程中较轻组分的收集被引量:5
2020年
以重质松节油为原料,通过减压间歇精馏法分离其中的长叶烯,收集精馏过程中的较轻组分。通过气相色谱法对产品组成进行检测,计算α-蒎烯、β-蒎烯的得率及回收率,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为提高分离效果,增加产品多样性提供参考。
汤星月关继华吴建文黎贵卿陆顺忠
关键词:重质松节油精馏Α-蒎烯Β-蒎烯
不同方法制备薏苡种皮油的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热榨、冷榨和溶剂浸提3种方法制备薏苡种皮油,以甾醇、生育酚及矿物质含量为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探讨不同制备方法对指标的差异,结果如下:3种薏苡种皮油的理化指标中,色泽差异显著,热榨和冷榨薏苡种皮油呈墨绿色,溶剂浸提薏苡种皮油呈油脂固有的金黄色,3种薏苡种皮油酸价(4.21~4.45 mg/g)略高于国家标准;不同方法制备的薏苡种皮油的甾醇、生育酚和矿物质含量差异显著,从14个指标中提取了2个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分排名依次是:冷榨薏苡种皮油>溶剂浸提薏苡种皮油>热榨薏苡种皮油。
叶志青李秋庭黎贵卿杨素华关继华邱米汤星月吴建文
关键词:热榨冷榨溶剂浸提
从八角茴香油前馏分中单离芳樟醇和草蒿脑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八角茴香油前馏分富含芳樟醇和草蒿脑,对其进行单离研究。芳樟醇单离的工艺为精馏真空度为5mm Hg,精馏温度为115℃,回流比7∶6,芳樟醇纯度达到99.4%,回收率为65.4%;草蒿脑单离的最佳工艺为精馏真空度5 mm Hg,精馏温度为120℃,回流比7∶6,草蒿脑纯度达到99.1%,回收率为86.9%。
关继华陆顺忠黎贵卿邱米吴建文
关键词:八角茴香油芳樟醇
光和温度对采后油茶果油脂转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为探讨光照和温度对采后油茶果粗脂肪、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影响,并与传统自然日晒和阴干进行比较,将采后油茶果分别在25,30,35和40℃培养箱中放置7 d,同时开展有无光照对比,在50,60,70和80℃下烘干,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油茶果在35℃培养箱中放置2 d后于60℃烘箱中干燥为最优组合,粗脂肪含量为37.17%±0.68%;自然晒干和阴干的油茶果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3.15%±1.23%和34.29%±0.86%,二者差异不显著,但均与优化组差异显著。
吴建文黄湘颖黎贵卿关继华李秋庭陆顺忠
关键词:油茶果光照温度油脂可溶性糖
薏苡皮粕油脂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薏苡中油脂主要存在于薏苡仁与薏苡皮中,而薏苡皮的粗脂肪含量约为23%。从经济价值角度出发,以压榨过的薏苡皮为原料,经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适的浸提剂正己烷、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8 h、料液比1︰7 (g/mL),得油率为14.12%。通过GC-MS对所提油脂进行成分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约为95.64%,且其中还含有较多的黄酮类物质,其营养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王伟光吴建文陆顺忠汤星月李秋庭
关键词:浸提脂肪酸组成
重质松节油中间馏分中松油醇的分离被引量:4
2021年
以重质松节油精馏长叶烯过程中的中间馏分为原料,采用间歇减压精馏法对中间馏分中的松油醇进行回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松油醇回收的适宜条件为塔釜温度130℃、回流比1∶5、真空-0.1 MPa。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在此工艺条件下松油醇的得率为29.309%,回收率为91.037%,气相色谱检测松油醇纯度达92.416%。
汤星月吴建文邱米关继华陆顺忠
关键词:重质松节油中间馏分松油醇
15年生香樟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针对湖南省黄丰桥林场内的15年生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树干解析的方法阐述香樟人工林胸径(DBH)、树高(H)和材积各年间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香樟人工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平均树干分叉高度分别为18.8 cm、13.7 m、8.6 m。15年生香樟树高连年生长量呈现"升-降-升"的规律,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生长期内出现两个峰值,分别为第4年和12年;香樟幼苗期树高生长较快,至第6年之后呈现较稳定的趋势,在15年可达到15.1 m。香樟胸径生长的总生长量为26.7 cm,在15年的生长期中胸径连年生长量波动较大,12年达到峰值1.95 m/a;平均生长量波动较小,总体稳步生长,保持在1.75~2.03 m/a之间。15年香樟单株的总材积生长量达到0.359 25 m^3;材积的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在15年的生长期内未相交,说明香樟人工林未达到材积数量成熟,材积平均生长量未达到最大值,香樟的主伐年龄应在15年之后。
谭桂菲武建云吴际友吴建文钟连香黎贵卿曾怡嘉王军锋
关键词:香樟人工林
火麻仁油总酚含量福林酚测定法的优化被引量:29
2021年
对火麻仁油的多酚提取及福林酚(Folin-Ciocalteu,FC)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含量的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方法为:吸取0.5 mL 80%乙醇溶液加入到0.25 mL油样中,在室温下(25℃)混匀,以4000 r/min离心15 min,提取3次后合并上相定容至1.5 mL。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火麻仁油多酚提取液中加入0.1 mol/L福林酚试剂3.5 mL,反应10 min后加入7.5%碳酸钠溶液2.5 mL,暗处反应1 h并于765 nm处测定吸光度。对优化方法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没食子酸浓度在10μg/mL~80μg/mL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86),该方法测得加标回收率为(104.41±1.98)%,同一样品重复测定6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2.20%,0~3 h内测定吸光度的RSD为0.92%,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可作为火麻仁油的酚类油脂伴随物含量的有效的分析测定方法。
谭晓舒吴建文梨贵卿汤星月陆顺忠李秋庭
关键词:火麻仁油总酚没食子酸
15年生香樟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被引量:6
2017年
通过对湖南省黄丰桥国有林场广黄分场15年生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人工林进行调查,采用样方收获法对其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樟单株生物量随着胸径的增长而增加,不同径阶单株植物的生物量差异明显,其生物量在各器官上分配为干材>根蔸>枝条>叶>干皮>粗根>中根>细根。各器官生物量与测树因子D2H间存在密切关系,拟合的回归模型精度均为0.9以上。香樟乔木层平均生物量为183.19 t/hm^2,分配规律为干材>根蔸>枝条>叶子>干皮>粗根>中根>细根;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为126.90 t/hm^2,地下部分生物量为56.29 t/hm^2,分别占乔木层生物量的69.27%、30.73%,且地上部分生物量是地下部分生物量的2.3倍。林分的平均生产力为14.00 t/(hm^2·a),表现出较高的生产力;其中乔木层为12.22 t/(hm^2·a),占林分总生产力的87.29%,林下植被层为1.78 t/(hm^2·a),占总生产力的12.71%;林分中生产力在各层中的分配规律大小依次为:乔木层>灌草层>凋落物层,分别占林分总生产力的87.29%、8.79%、3.93%。
谭桂菲安家成黎贵卿王军锋陆敏吴建文曾怡嘉吴际友
关键词:香樟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
富马酸改性松香制备的水溶性树脂的性质比较
2021年
选择4种不同来源的松香,与富马酸发生Diels-Alder加成反应后,制备富马酸改性松香树脂。对不同松香制备的改性松香树脂的性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以马尾松松香为原料制备的水溶性松香树脂,性能优于其它3种,应用效果更好。
关继华汤星月黎贵卿吴建文陆顺忠
关键词:富马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