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青山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癌
  • 4篇肿瘤
  • 4篇腺癌
  • 2篇胰腺肿瘤
  • 2篇细胞
  • 2篇腺肿瘤
  • 2篇消融
  • 1篇导管电极
  • 1篇凋亡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死亡
  • 1篇心脏死亡器官...
  • 1篇血浆
  • 1篇血浆输注
  • 1篇胰腺癌细胞
  • 1篇胰腺癌细胞株
  • 1篇肾损
  • 1篇肾损伤
  • 1篇肾脏

机构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巴中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吕毅
  • 8篇李青山
  • 4篇任冯刚
  • 3篇吴荣谦
  • 2篇王博
  • 2篇刘学民
  • 2篇张谞丰
  • 2篇张喆
  • 1篇刘昌
  • 1篇郑幸龙
  • 1篇刘鹏
  • 1篇仵正
  • 1篇田敏
  • 1篇张晓刚
  • 1篇向俊西
  • 1篇卢强
  • 1篇师建华
  • 1篇任一凡
  • 1篇于良
  • 1篇董健

传媒

  • 2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器官移植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应用于胰腺癌消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中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根治性治疗机会,预后较差。不可逆电穿孔术是近年来新兴的非热能肿瘤消融技术,该技术通过高压脉冲电场导致细胞膜穿孔,进而引起细胞凋亡和坏死,可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不损伤周围重要管道结构及细胞外基质结构,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特别适合胰腺癌等复杂部位的肿瘤治疗。
李青山任冯刚陈雪张喆王博吴荣谦吕毅仵正
关键词:胰腺肿瘤消融治疗
DCD供肝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DCD供肝肝移植供、受体资料。根据术后早期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并且对AKI组行AKI分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术前、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的差异。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非AKI组和AKI组不同分期累积存活率等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病例184例,术后早期发生AKI 68例(37.0%),其中AKI 1期31例,AKI 2期26例,AKI 3期11例,且发生多在术后3 d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血清钠≤137 mmol/L、手术时间>7.5 h、术中出血量>3 000 m L、术中红细胞输注量>15 U、术中尿量≤100 m L/h这6项指标为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中红细胞输注量>15 U是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61,95%可信区间(CI)1.008~1.118,P=0.024]。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表明随着AKI程度不断加重,其累积存活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AKI的发生率较高,且严重程度与受体的短期和长期预后密切相关,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万里李青山周颖王丽沙焕臣田敏师建华董健刘学民张晓刚刘昌于良吕毅王博
关键词:肝移植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不可逆电穿孔技术联合导管电极用于组织消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不可逆电穿孔是一种新兴的组织物理消融技术。相较于射频等热消融技术,不可逆电穿孔表现出消融时间短,不受热沉效应影响、不损伤组织支架结构等特点,在肝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多个团队致力于不可逆电穿孔联合导管电极用于消化道、支气管、泌尿道和心肌组织消融的研究,初步证实内镜或介入技术下不可逆电穿孔用于管腔组织消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该研究团队综述了不可逆电穿孔联合导管电极用于组织消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周一坤韩轩任冯刚李青山陈雪初大可吴荣谦吕毅
关键词:导管电极内镜介入
胰腺癌物理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2020年
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迅速,仅有小部分的患者在确诊时有机会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需要通过姑息性治疗手段获益。物理治疗作为姑息性治疗手段的一种,其目的在于控制原发肿瘤生长、缓解患者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近些年,伴随着基础科学的发展,肿瘤的物理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创新,现在已经成为胰腺癌综合治疗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包括射频消融、放疗等胰腺癌治疗相关的物理治疗技术作一总结。
李青山吕毅
关键词:胰腺肿瘤物理治疗技术姑息性治疗
高压电场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生长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高压电场作用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细胞生长、凋亡以及细胞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PANC-1细胞,将实验分为5个组进行研究:对照组细胞未施加电场处理,高压电处理组细胞分别施加250、500、750、1000V/cm场强的高压电场。通过细胞活率测定、细胞染色、Annexin V-PI凋亡检测、透射电镜以及扫描电镜等技术来研究不同强度高压电场对PANC-1细胞生长以及细胞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在场强≥500V/cm时,高压电场显著抑制PANC-1细胞生长呈场强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电场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场强≥750V/cm时,细胞坏死严重。与对照组相比,场强为1000V/cm实验组的细胞膜完整性以及细胞器结构损伤严重。结论高压电脉冲能显著抑制PANC-1细胞生长,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
柯梦云任冯刚李青山吴荣谦吕毅
关键词:高压电场胰腺癌细胞凋亡细胞器
肝癌实质细胞及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方案的优化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离培养人原发性肝癌(肝癌)实质细胞及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标本来源于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新鲜肝癌组织。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8~64岁,中位年龄45岁;肝细胞癌13例,胆管细胞型肝癌2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原代肝癌细胞及CAF。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肝癌实质及CAF的形态特征。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免疫荧光鉴定肝癌细胞标志物AFP及CAF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结果原代肝癌实质细胞培养成功率为2/15,CAF培养成功率为11/15,均为肝细胞癌。肝癌实质细胞为上皮样细胞,铺路石样分布。CAF为长梭形或多角形,呈"鱼群样"分布。肝癌细胞与CAF生长状态良好,增殖活跃,呈对数型生长,CAF的增殖能力略强于肝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原代肝癌细胞质中AFP染色阳性,CAF中Vimentin蛋白表达阳性。结论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可以成功获得高增殖活性的人原代肝癌实质细胞及CAF。
向俊西刘鹏刘鹏李青山李青山郑幸龙张谞丰郑幸龙张谞丰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
纳米刀治疗晚期胰腺癌病例1例被引量:2
2019年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升高。胰腺癌早期确诊率不高,手术治愈率较低,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效果亦不佳。相关文献报道,纳米刀作为一项新兴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在晚期癌症的局部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对我院收治的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实施纳米刀胰腺肿瘤消融+胃肠吻合+肠肠吻合+腹腔低渗温热灌注治疗,术后22 d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现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张喆任冯刚李青山吕毅
关键词:晚期胰腺癌肿瘤消融
围手术期血浆输注对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影响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对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5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术的61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有否输注FFP将患者分为FFP输注组(FFP组)和FFP未输注组(对照组)。其中FFP组383例,男303例,女80例;平均年龄(53.0±1.0)岁。对照组230例,男173例,女57例;年龄(53.0±1.0)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匹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将患者临床参数纳入影响FFP输注的影响因素,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经过PSM之后共获得147对匹配患者,匹配后FFP组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5.6%(67/1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49/147)(χ~2=4.61,P<0.05)。其中FFP组的术后腹腔积液发生率为31.3%(46/1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6%(23/147)(χ~2=10.0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18.5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Ⅳ级、ALB≤40 g/L、Plt≤100×10~9/L、手术时间>180 min、术中出血量>500 ml、有第一肝门阻断、半肝及半肝以上切除均为围手术期FFP输注的独立影响因素(OR=3.14,2.01,1.76,1.65,1.85,3.16,1.62,1.68;P<0.05)。结论围手术期FFP输注可增加肝切除术后腹腔积液的发生率,消瘦、麻醉耐受力差、手术范围大、术中出血量多为决定患者FFP输注的关键因素。
卢强李青山张静任一凡张谞丰吕毅
关键词:肝切除术围手术期血浆术后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