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思遐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单胞菌
  • 3篇铜绿
  • 3篇铜绿假单胞
  • 3篇铜绿假单胞菌
  • 3篇假单胞菌
  • 2篇蛋白
  • 2篇多表位
  • 2篇抗原
  • 2篇抗原表位
  • 2篇杆菌
  • 2篇鲍曼不动杆菌
  • 2篇表位
  • 2篇不动杆菌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因子
  • 1篇血浆
  • 1篇支气管
  • 1篇上皮
  • 1篇上皮-间充质...
  • 1篇双向调节作用

机构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冯旰珠
  • 6篇陈思遐
  • 4篇邓凯丽
  • 2篇杜兴冉
  • 2篇刘星
  • 1篇高天明
  • 1篇张扬

传媒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鲍曼不动杆菌TonB蛋白多表位的构建与筛选
2018年
目的:构建和筛选鲍曼不动杆菌TonB蛋白抗原的B细胞、T细胞表位。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TonB蛋白的小鼠B细胞及T细胞表位并人工合成相应肽段;构建重组质粒p ET28a-tonB并原核表达、纯化获得TonB蛋白;分3次以TonB蛋白在皮下免疫BALB/c小鼠,5周后收集小鼠血清并分离小鼠脾脏细胞;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B细胞表位抗体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经候选T细胞表位体外刺激后脾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量。结果:构建候选B细胞和T细胞表位各4条,分别为PB1、PB2、PB3、PB4和PT1、PT2、PT3、PT4;间接ELISA结果显示,PB3及PB4与TonB蛋白免疫组小鼠血清发生反应,其吸光度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显示,PT2、PT3及PT4刺激免疫组小鼠脾脏细胞产生的IFN-γ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出鲍曼不动杆菌TonB蛋白的2个B细胞表位PB3及PB4,3个T细胞表位PT2、PT3及PT4。
邓凯丽陈思遐杜兴冉冯旰珠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抗原表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8-OHdG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2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急性加重期组,28例稳定期患者作为稳定期组,同期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8-OHd G、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观察急性加重期组各指标在不同GOLD分级水平变化,并分析8-OHd G表达水平与CAT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浆8-OHd G、CD64指数、PCT、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稳定期组相比,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浆8-OHd G、PCT水平显著升高(P<0.05)。急性加重期组GOLDⅢ、Ⅳ级患者血浆8-OHd G、CD64指数、PCT、CRP水平明显高于GOLDⅠ级患者,GOLDⅣ级患者血浆8-OHd G、CD64指数、CRP水平显著高于GOLDⅡ级患者(P<0.05)。急性加重期组血浆8-OHd G水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r=0.419,P<0.01)。结论 8-OHd G可用于AECOPD患者的辅助诊断,其水平的高低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
刘星冯旰珠邓凯丽陈思遐翁晓芹张扬高天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8-羟基脱氧鸟苷CD64
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分泌蛋白PA3611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初步观察
2018年
目的 探讨重组蛋白PA3611能否在体外使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方法 通过DNA合成、基因扩增、载体构建、诱导表达、纯化等过程制备重组蛋白PA3611;利用CCK-8法检测PA3611刺激对支气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镜下观察经PA3611作用后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运用Western blot法和qPCR法检测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E-钙粘蛋白(E-CAD)与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 DNA测序证实成功制备重组蛋白PA3611;重组蛋白PA3611刺激能抑制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增殖(P〈0.05),诱导其细胞形态学发生EMT变化,抑制E-CAD表达及促进α-SMA的表达(P〈0.05).结论 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分泌蛋白PA3611可以诱导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EMT,其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陈思遐邓凯丽沈自燕冯旰珠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上皮-间充质转化
栀子苷对RAW264.7细胞胞饮和噬菌功能双向调节作用的初步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栀子苷对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活性和内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判定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下栀子苷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根据CCK-8检测结果,挑选适宜浓度栀子苷与RAW264.7细胞共孵育24 h后,检测RAW264.7细胞对中性红溶液的胞饮活性;进一步以2 mg/mL栀子苷与RAW264.7细胞共孵育后,检测RAW264.7细胞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吞噬活性及胞内细菌存活情况。结果:栀子苷的细胞毒性小,在0~8 mg/mL浓度内对RAW264.7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2 mg/mL的栀子苷与细胞共孵育24 h后可明显促进静息状态下RAW264.7细胞的胞饮活性;2 mg/mL的栀子苷抑制RAW264.7细胞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吞噬及胞内杀菌作用。结论:栀子苷对RAW264.7细胞的胞饮和噬菌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沈阳陈思遐冯旰珠
关键词:栀子苷RAW264.7细胞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8年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革兰阴性菌之一。PA分泌多种毒力因子,包括绿脓菌素、弹性蛋白酶、Ⅲ型分泌系统的毒力因子等。群体感应系统和生物膜也在PA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将近年来与PA毒力因子有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陈思遐沈自燕冯旰珠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
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OMP33-36抗原多表位的构建与筛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筛选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outermembraneprotein33×103~36×103,OMP33-36)抗原的B细胞、T细胞表位。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OMP33-36蛋白分子小鼠B细胞及T细胞表位并人工合成相应肽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0a—OMP33-36并原核表达、纯化获得OMP。。蛋白;以OMP33-36蛋白免疫BALB/c小鼠,5周后收集小鼠血清并分离小鼠脾脏细胞。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B细胞表位抗体水平,双夹心ELISA法检测经候选T细胞表位体外刺激后脾细胞分泌IFN-γ量。结果构建候选B细胞和T细胞表位各3条,分别为PBl、PB2、PB3,PT1、FF2、PT3;间接ELISA结果显示,PB1及PB2与OMP33-36蛋白免疫组小鼠血清发生反应,其A450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双夹心ELISA结果显示,PT3刺激免疫组小鼠脾脏细胞产生的IFN.-γ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出鲍曼不动杆菌OMP33-36蛋白的2个B细胞表位PBl及PB2,1个T细胞表位PT3。
邓凯丽刘星陈思遐杜兴冉冯旰珠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抗原表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